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埋葬冬天’埋葬冬天歌词汪苏泷

时间:2022-12-14 01:27:1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经常观看古装历史剧的人,就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地主们坐拥金银珠宝,生活纸醉金迷,衣不愁食不忧,而普通的劳苦大众却连一个最基本的的遮蔽所都没有,只能流浪街头,甚至冻死在外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就是这种场景。

更窒息的是,农民即便是在这么悲苦的情况下,还得忍受地主惨无人道的压榨。每每看到这样的画面,就禁不住想为农民打包不平,更恨不得把可恶的地主“大卸八块”,偶尔“入戏太深”也为农民出谋划策:没有房子,也可以去挖个地窖,冬暖夏凉,至少冬天不会冻死在外面。是呀!为什么古代人宁愿住着破烂的茅草屋,冻死在外面,也不去挖个地窖避避寒?

难道是古代没有地窖吗?

其实,早在原始农业后期(距今约7000多年)我们的先民为了解决余粮问题,就开始想办法存储粮食,最后,他们想到建造地下窖穴来储存粮食,他们把涂了泥巴的干草涂抹在窖穴内,并用火烤干窖壁,然后在地面上搭建小茅草棚顶用来防雨落入窖穴。

在《诗经》中也有关于地窖的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入凌阴。”意思是在夏历十二月的时候,把河水中的冰块凿出来,然后在正月的时候将冰块藏入冰窖,用来储存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到了北魏时期,地窖还可以用来藏酒,“地窖着酒,令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而清朝则有了地窖住人的记载:“吾乡贫民,冬月操作,惧寒僵手,则为地窖以居”。如此,便可知我国古代不仅有地窖,还有地窖住人的现象。

那就在自家土地上,选一块地方,挖个地窖,搬进去住,不行吗?

在古代,农民把土地看的比他们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民以食为天”不要说是在古代农耕社会,即便是今天,这一说法仍然存在。种植粮食必须依靠土地,就是那点少的不能再少的土地,时不时还要遭遇洪水、虫灾各种自然灾害,连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都是个问题,他们怎么舍得在土地上“瞎捯饬”,更别说,大多数农民连属于自己的土地都没有。

正如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说说的那样,一些地方富豪,和官府勾结,在雨季的时候炸开堤坝,人为地制造自然灾害,迫使农民破产,从而达到兼并农民土地的目的。农民只能被迫沦为佃农,为地主种植土地。

找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挖个地窖,谁也管不着?

在古代每一寸土地都是有严格的管理的,繁华的地方,寸土寸金,都被地主们严格管控着;偏远的地方,人烟稀少,大多是一些蛮荒之地,是朝廷用来开疆拓土的,也是战争多发地带。盗窃,土匪,强盗常常出没,而且气候、环境恶劣,疟疾等不治之症发生的频率极高。而且,对于安土重迁、宗族观念极为强烈的古代人来说,那是祖辈生活的地方,是生养自己的根基,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故乡,除非不可抗因素,比如,战乱、灾荒。

即便是抛开所有这些不可抗因素不谈,相较于菜窖和酒窖,挖一个可以容的下全家人居住的地窖是一个难度系数极高的工程。

在古代,普通人家的地窖分为圆形和方形的两种,非常简易。圆形的地窖可以是直接挖成,在洞口覆盖碾盘之类的东西,方形的适合水层浅的地方,挖好后需要在上面用木棍做撑,覆盖秸秆之类的,再在上面覆盖上土,承重量有限。

人们通常用它们来储存萝卜、红薯等新鲜的蔬菜和酒。地窖深两米左右,地窖的大小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以及需求来决定的。圆形的地窖面积很小,里面能存下的食物少之又少,相比之下,方形的地窖稍大一些,只够存储东西。即便是最小的菜窖也需要全家几个劳动力一起工作,半个多月才能完工,还得是食物供应充足的情况下。

这两种地窖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结构简单,直上直下,面积小。如果真的要进去睡觉,顶多也就只能容下一个人,要全家人一起住进去,根本不可能。而且这种菜窖,由于里面放的大多是蔬菜,蔬菜长期密封,无法接收到太阳光照,会消耗氧气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地窖里面的空间本身就小,里面所含的氧气本就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氧气会被大量消耗,同时产生大量废弃,人住进去很容易发生缺氧等不良反应,甚至会晕倒在里面。

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窖必须要经过专业的检测,同时具备通风、防水防潮、安全的功能。

古代地窖,很少出现在南方地区。这是因为我国南方气候潮湿,夏季雨水较多,河道众多地下水埋藏非常浅,想挖一个2到3米的地窖,往往还没挖完,就可以看见水了。

再加上,古代社会限于生产条件等限制,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小,植被覆盖率较高,空气潮湿,土质疏松,地窖在这种气候下,会变得阴暗潮湿,很容易滋生老鼠、蛇、蜈蚣、蜘蛛、蝎子这类东西,根本就无法居住,一旦碰上雨水较多的季节,地窖很容易就会坍塌。

地窖多出现于古代的中原地区、北部和东北部大部分地区。这里四季分明,空气较为干燥,冬季极为寒冷漫长,冬季食物、蔬菜很容易被冻烂,所以人们常常挖地窖。

在这里建一个完整的适合人居住的地窖需要层层工序。在搭建地窖之前,首先要进行选址,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对选中的地址进行勘测,观察地下水的深浅,地质结构,土质疏松程度,找专门的人来设计适合的窖洞结构,形状,紧接着需要根据设计好的形状,在地下凿洞,这个过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坍塌。

最后,还要进行严格的检测,检查通风情况,防水防潮情况。稍有不慎,“窑洞”就会变成“坟墓”,可见其工程难度不亚于在地面上修建一座宅院,这对于本不富裕的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且不说有没有钱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干体力活,最需要的是力气。常言道:“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这些劳苦大众,经常食不果腹,甚至几天才吃一顿饭,哪里来的力气干活?即使,有力气,对于甚至连生产工具都被地主夺走的他们来说,修建地窖所需要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也无法满足。

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避寒的?

同样不能修建地窖,有的人被冻死了,有的人却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他们之所以会被冻死在街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饥饿。常年的战乱,灾荒,繁重的赋役,地主的剥削,让他们没有可以度过严冬的食物。

我们都知道食物可以提供一个人正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些能量在身体内进行转化,最终可以为人的身体提供热量。就好比,冬季,我们在天气很寒冷的情况下,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饭后,就会感觉瞬间没那么冷了,身体也会慢慢热起来。

在古代社会,即使是最为贫苦的大众,他们也有一套御寒方法。虽然相比较达官贵族,他们的御寒物品可能没那么丰富,但是这些御寒方法在寒冷的冬季,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们通常会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来抵御寒冷。

他们一般是用柴火烧过之后的炭,然后将炭放在或盆中烧,来取暖,也会把芦花、柳絮放进被子里面来取暖,另外还会用干草来御寒,在床上铺上一层厚厚的干稻草,让床变得的柔软和保暖一些,后来人们发现鸡、鸟类的羽毛,放进被子里面也有保暖的效果。

而且,冬天古代贫苦大众是不会轻易出门的,它们一般都会一家人围在床上,旁边放上一盆木炭。另外,还有一种御寒神器:火炕,也就是我们东北的炕。它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如在《旧唐书》中“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在宋朝范成大的诗“稳作被炉如卧炕”都有提及。人们通常是在灶膛里烧火,灶膛里的热气会通过专门的通道进入床下,从而达到御寒的效果。

总而言之,古代人就算不挖地窖,也有足够的智慧来抵御寒冷。与其说他们是冻死在街头,倒不如说他们是饿死在街头的。因为没有食物而生生饿死在街头,这种情景放在今天,对于衣食无忧的我们来说,简直难以置信!“生逢盛世,岂敢不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就要勇挑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做时代的“弄潮儿”。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