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
——萨卢斯特
2022年,是明在这种游戏里装作一个真正的士兵的第14个年头。他有点累了,或许是被生活吃干抹净了所有的兴趣,或许是同好的逐渐远离,亦或者,早就因为种种七颠八倒的事情,磨灭了在这个圈子里潜心钻研的激情。
若不是还有战队里那些并肩作战多年的好友,还有那维护了几年的服务器,明可能会离开的更早。
这种游戏,是什么游戏?用业界标准来衡量,可能得称它为“硬核军事模拟类游戏”,或者通俗点讲,就是战争模拟器。
不过在明看来,这些游戏已经超越“游戏”本身,成为了某种麻醉剂,能让每一个投入进来的人,好似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像是权力、技术,甚至优越。零零总总算下来,明已经在这类游戏上面花费了近两万小时了。
假作真时
明在2008年获得了人生的第一台电脑。如同大多数男孩子喜欢的那样,他在影音店搜罗了所有用“枪”作为封面的游戏光碟。就这样,他遇见了《闪点行动》这款游戏,封面中的坦克、飞机、直升机,满足了一个孩子对于军事的所有幻想。
这款游戏,如今更名为《ARMA: Cold War Assault》,成为了《武装突袭》系列(ArmA: Armed Assault,简称ARMA)的开山之作。它自带的任务编辑器、众多的载具兵种,几乎可以实现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且模块化的损伤效果,在那个年代,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明在里面,实现了钢铁洪流,实现了百万伞兵抢夺机场,只要明能幻想到的战争场景,它都能做出来。
后来没过多久,ARMA系列发行商波西米亚互动工作室(以下简称BI)的新作《ARMA: Combat Operations》的中文破解版也出现在了网络上。
相比于《闪点行动》,新作有了更加出色的物理模拟引擎。而通过这款游戏,明第一次接触到了军事模拟这个圈子。在当时,开放、包容、严肃活泼一直都是圈子主基调,许多同好在论坛里谈天说地,从一场游戏的战术制定聊到模组开发,从线上的模拟任务到现实的“下场”对抗,从国内军事历史侃到国外。有非常多的极为优秀的网友,组成了一个异常活跃的群体,虽然争论从不停息,但大家都止步于就事论事的阶段,从不会上升到人身攻击。
大家的心里都悬着一根底线,这种互相尊重的氛围,对明有着极为重要的启蒙意义,让他能够十几年都投身进这个圈子,坚持做了很多想做的事。
中国虚拟军事网(VME)在关服多年后,在2020年苟延残喘般重新开启,可惜早已物是人非,新的回复也大多都是老玩家惊诧于论坛的复活,而铁血网也已经停止了呼吸
围绕着VME这个论坛,加上铁血网、百度贴吧,各路大神齐飞。明加入了一个老兵创立的战队,他是真的退役老兵,有着非常扎实的军事理论基础,而且爱钻研。退伍后,老兵在这款游戏中找到了第二春,创立战队、录制教程、编写任务,他带着战队里的人,将“严肃活泼”发挥到了极致:任务中尽一切可能拟真,从呼号到上下级关系,一切都尽力还原,让那种沉浸感的氛围达到极致;而在平时,队员们则是插科打诨的好友。
在2011年,老兵就出了很多系列教程
明在这里找到了归属,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学生,但是战队里没有一个人在意这件事情,反而是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明早早地就了解到,军旅生活的酸甜苦辣。每次任务后,听老兵们讲当兵的那些事,仿佛明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士兵。
这样一个群体,在模拟真兵方面毫不含糊,战队从上到下,班连排营团样样不落,从宣传口到指战部都有模有样,虽然只是玩家,但却有着远超松散群体的纪律性与默契性。假作真时真亦假,渐渐地,有些人迷失了。
春风得意
随着游玩的深入,明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大头兵。他已经考核完了所有的资质,像是班用机枪手、精确射击手、班长指挥等技能,他都熟稔于心。
明想学的还有更多。
明开始跟着导演组的“老屁股”们学习,尝试编写更加专业、拟真的任务。从任务代号到脚本编写,这都是明从未接触过的。在导演圈子里,一直有一个真实行动被反复复刻,可谓是成为大导演必经的试金石,这就是“艾琳行动”。不过大多数人对“黑鹰坠落”这个词更加熟悉。《黑鹰坠落》这部电影常被军迷津津乐道,里面从行动到装备都值得被考证推敲,对于编辑游戏任务也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从《ARMA: Cold War Assault》到《ARMA2》,每一版游戏都会有导演去复刻一遍。当然,只有《ARMA1》和《ARMA2》能够真正实现直升机尾翼受损,机体盘旋坠落的效果。每次复刻任务,出现 “super 61 going down”的时候,都是全局最高潮的时候,也是导演任务进入最困难的阶段,不仅考验着导演多线程处理能力、脚本编写能力,同时还考验着下地玩家的凝聚力、执行力。
仍存在于群文件中的远古任务截图
经过半年的学习,在《ARMA2》仅能使用2D编辑器的情况下,明已经能够用一下午时间,熟练地制作出两个小时长度的任务。但是当他第一次执导“艾琳行动”的时候,他还是紧张了。三个战队共计约有70多号人,在机场等待着明喊出“艾琳”,伴随着汉斯季默制作的浓郁中东风味的《The weapon hunger》,任务开始了。
当然,任务中没少出现小插曲,甚至仅“被迫”坠毁了一架黑鹰直升机。但是最后大家的评价都很高,玩的都很开心,老兵也对团队里多了一名“合格”的导演感到由衷的开心。
2013年,《ARMA3》正式上线,带着更加方便的编辑器功能、宙斯功能以及开发工具来到了大众面前。2015年,当3D的伊甸编辑器上线后,明导演任务的能力更上一层楼,他已经成为了几个战队里最抢手的导演了。
有趣、有新意以及意想不到是他最出名的任务风格,每次都会有三四十号人前来捧场,甚至于,很多玩家只在周末明有时间做导演的情况下才来玩。虽然只是一个高中生,但是明已经能够轻松驾驭五六十人以上的大任务了。
明还做了许多恐怖任务
但是明从来不拘泥于此。在《ARMA3》上线后,凭借着相较于前作更加简单易用的开发工具,辅以steam创意工坊的升级,该作的模组数量急剧上升,出现了大量的优质模组。明所在的战队,也有许多VME论坛上的大佬,他们联合创作了非常多的优质模组,例如广受国内外玩家好评的VME PLA。在老兵的推荐下,明跟着其中一位作者K开始了学习。
K编写的教程,一共有近两万五千字
像是3DMAX、Blender等的软件,明闻所未闻,但是好在K的教程非常详实,甚至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掌握大部分技巧。明最初的模组,做的是武器模组,因为有现成的模型可以下载,只需要绑定动作骨骼、设计贴图以及编写武器性能,就能产出一个武器。
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明都会去做一会儿模组,这已经成为学习后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也是难得的能够真正投入在其中的、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明现在的武器包订阅人数
明在这个圈子里逐渐出名了,不仅导演能力有目共睹,并且制作了很多广受欢迎的模组。他从一个编程小白高中生,自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写出了不少在BI官方论坛上也备受赞誉的脚本。从VME时代,一直到2018年,整个战队乃至圈子蒸蒸日上,虽然偶有因为游戏战术上的争执,但总体氛围仍是非常和谐友善的。
老兵的战队,不断地吸纳新人,扩充了更多的游戏,例如《战术小队》、《数字战斗模拟世界》(DCS)等等,都有了独立的服务器与群组,还有了自己的网站和宣传视频,并且多次与外国战队联合任务。贴吧还组织了一次非常大规模的多战队联合行动,复刻的仍然是“艾琳行动”。
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制作模组
黑云压城
灾祸的种子早已埋下。明顺了愿望,去了部队,在部队的这两年,明偶有能够打游戏的时候,只得在周末闲暇时看看战队里说了些、玩了些什么。老兵因为家庭原因,与明同期退出了战队一线,其他的老玩家,也都因为现实原因慢慢离开了管理层面。
事情就是这样开始乱了。
从第一代至今,情况反而更糟糕了
当主心骨逐渐的退入幕后,被压下来的分歧便浮出水面。早在2015到2017年,陆续有大型战队因为争执分崩离析,形成了零零散散的小战队,而这些小战队质量参差不齐,经常有半瓶子水咣当、散播谣言、攻击其他战队的事情发生,甚至采用了“打服”这种违法行为来遏制其他战队发展。
老牌大型战队的崩溃,一样冲击到了老兵的战队。那些四散的队员,逐渐地带着原有战队的理念涌了进来。在主心骨都还在的时候,大家能够互相包容吸收。但随着老玩家逐渐淡出,分歧越来越明显了。
例如,有的成员,为了更拟真,一定要收集个人信息作为报名表,并且要求玩家在平时也要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和等级制度。为了这件事,战队曾在2018年初大吵一架,这些追求等级分明的成员离开了。这种等级制度加上收集详细信息的风格,可以说是某些老牌战队的糟粕,在如今显得格格不入,但是仍有人中意这一套形式,仿佛自己借此能够掌握某些实质性的权力。
再比如,随着战队基数不断变大,服务器不断地升级,众筹早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就算有老玩家每年捐赠,但是仍然入不敷出。服务器负荷非常大,极大地干扰了玩家的体验。就有人提议开盈利公开服务器,但这一提议被老一批的管理层拒绝了。新的管理层自身也分成了两派,为这件事,吵了整整两个多周。
最后的结局,便是老兵出了更多的钱来维持服务器的运营。但因为这次吵架,元气大伤,许多陈年往事都被翻了出来,整个战队离开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并且,此次之后,《战术小队》和《DCS》的组彻底分割,成为了完全独立的组群。贴吧在同期也吵得不可开交,各种类型的的战队如同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但大多数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力,甚至有的战队通过是盗图来维持形象。新玩家难以辨别好坏,特别是对于这种需要学习门槛的游戏,如果开始碰到了非常差的体验与指导,便会给他们留下非常恶劣的印象,转而放弃这款游戏。新玩家的数量越来越少了。以至于打折后,各战队加起来的新玩家数量,仅仅只有几十人。
崩溃的旋涡越转越大,已经出现过了多次公开服务器的财务卷钱逃跑的事情,金额虽然不大,但人人自危,互相之间的不成文的默契已是气若游丝。
同时因为许多模组制作者的离开或是弃坑,很多关键模组停止了维护,甚至被隐藏起来。私人模组的风气逐渐流传起来,潜伏进其他战队偷取模组牟利的行为越来越多,而刻意隐藏某些本应开源的模组,更是加剧了这种茧房与冲突。
明在部队里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看着曾经并肩“奋战”的“战友”逐渐离开,他什么也做不了。等明退伍后,战队里早已没有什么大任务了,仅仅在每周末有一个十几人的小任务。而他的合作模组,也早就被下架了,那几个作者,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便离开了。总有人用着别人的模组,但却指手画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指导工作。
国内的模组作者越来越少了。
波澜起伏
明退伍了,但他放不下这个战队。他带着还在玩的人,组建了一个新的战队。以极快的速度,将战队图标、训练大纲、训练基地等事宜重新整理上线。明为了新战队,又去请教老技术,学会了开服。伴随着招新的不断进行,加上2020年疫情影响,新玩家数量增多,属于明自己的战队,从20人逐渐扩充到了400多人,鼎盛时期有着500多人的常驻玩家数量。
总共约有十万字的教程,能够方便的指导新教官与玩家,可以说是目前最全面的手册
同时,明邀请了许多国内外的模组作者加入,战队的可玩性直线上升,出了非常多的定制“阴间”模组与枪械,同时有很多有趣的脚本也整合成为了便携易用的模块。导演组也吸收了很多资深玩家,同时也一起编写了编辑器教程、导演教程等手册。
在明的战队里,仍然坚持着平等尊重、严肃活泼的风格,这里不存在等级制度与某些优越感,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商量着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军迷圈子里莫名的优越感、趾高气昂的纠正风不曾出现过一次。
那种感觉好像又要回来了,明也曾幻想着能够重新回到2018年以前的那种合作友好的氛围。不过看到隔壁仍在党同伐异,明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只希望自己的战队能够活得再久一点。
某次明摆放的任务场景
可惜好景不长,在2021年初,曾经最亲密的朋友,突然写了千字长文痛斥明的种种“劣迹”,当时明忙于考试,并没有看到消息。等看到消息时,朋友已经离开了。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甚至都不是因为分歧,里面的所有指责都是莫名其妙的。
例如,明被指私吞服务器公费,但实际每次众筹记录都是在线文档实时更新,并且几乎从没收齐过,仅一年明就垫进去了一千多元补漏。虽然半年后,朋友道歉,表示“当时歪屁股写的”,当时也并没有造成实际影响,没有造成其他人离开。但是这次真的伤透了明的心,他理解了当年老兵和其他人站在风暴中央的感觉,也理解了他们退出的原因。
明头一次感到了无力。
但是明割舍不下,那些万字手册,是他一点一点收集资料整理起来的;那海上基地与训练场,也都是在凌晨的屏幕前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战队里每一个人,明几乎都聊过带过;五六百个PBO任务文件,构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经历,是他们几百个晚上共同任务的印记;而这个服务器里,每一次优化日志都留下了大家共同努力前进的脚印。
明舍不得。
结
说来可惜,现实生活挤兑了所有娱乐的空闲。愿意踏足这类游戏的玩家越来越少,原因可能是因为环境,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毕竟圈子里的环境有目共睹,而这种游戏的学习门槛也在那里摆着,这个时代,难有好好讨论的氛围,一不留神便滑入了恶性循环的陷阱中。
明还会继续运营团队的,毕竟从这里才能获得久违的快乐,哪怕仅仅是拍拍照。
有什么能比做一个“真兵”更有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