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网民,对自己说& amp# 039;清风& amp# 039;& amp# 039;明月& amp# 039;给你做两组字,《西游记》里,吴长官的看门少年,一个是& amp# 039;清风& amp# 039;一个是& amp# 039;明月& amp# 039;的总和。

拿人参果给唐僧品尝的童子

说起清风明月,在清朝,这可是要杀头抄家的,因为这不仅仅是指风花雪月,还有一段悲惨的历史典故呢。

清朝大思想家吕留良

清朝时有个学识渊博,不肯为官的思想家,大文人,名叫吕留良。康熙十九年(1680年),他于吴兴妙山筑“风雨庵”隐居讲学,门人弟子众多,影响很大,以“天盖楼”为名著述授徒,被人们尊为“东海夫子”,一般读书人颇以被举荐应试为荣。他以死拒康熙为官 ,二十二年(1683 年)病死,终年五十五岁。著作有《文集》八卷、《续集》四卷、《诗集》七卷、《集外诗》一卷、《惭书》二卷、《论文汇抄》(不分卷)、《四书讲义》等,并选评《八家古文精选》。

在吕留良死后45年,因他的学生曾静受他思想影响,投书反清,被逮捕入狱。雍正为了清除吕留良反清思想的影响,命全国各级学校,让所有学生签字保证自己拥护朝廷对吕留良的处置。如不同意的话,雍正特别谕示:“其持有不同意见,独抒己见”。明眼人早就看透这不过是雍正所设的一个诱人的陷井,是引蛇出洞的圈套。

雍正十年(1732年)十二月,正式定案。命将已故之吕留良、其子吕葆中、其已故学生严鸿逵从坟墓拉出来示众。另一子吕毅中、严鸿逵之学生沈在宽斩立决,吕、严两家之孙辈,人数众多,发配为奴。众多学生受到牵连,吕留良之诗文不必销毁,其财产令浙江地方官变价充本省工程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影视作品中,多次有江湖女侠吕四娘反清复明,暗杀雍正的剧情,这个传说中的吕四娘,就是吕留良的孙女“吕氏孤儿”。她习得一身功夫,为了报仇混入宫中,杀了雍正。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这是吕留良写的诗句。“清风”指的是清朝,“明月”指的是明朝,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抵制清朝、眷恋故国的心情。由于汉字的特殊结构,使它具有丰富多采、精炼巧妙的特点,文人士子往往利用这些特点,借喻讥识,抒发感情,表现出许多聪明机智。

例如,雍正时,庶吉士(新进士被选入翰林院的蔗常馆学习)徐骏由于写过“明月有情远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被告发。在刑部审讯时,有的官员认为他是“实出无心”,可是结果还是以“于诗文稿内造为讥讪悖乱之言”的罪名,依照所谓“大不敬律”而被杀了。

乾隆时,有一个生员写了首诗,其中有一句是“ 桥畔月来清见底”,又在-篇文章中写了“玉盏常明”等字句。有人进行挑剔,说这“清”字“明”字是有所指的,并且寓有褒贬。当地知府派人前去逮捕、抄家,差一点被判了死罪。

此外,还有人写了“风雨从所好,南北杳难分”,也被认为是以“南北”影射“明清”,被看作是蓄谋反清。类似这样吹毛求疵,而造成的冤狱,为数是不少的。

这种情况引起人们极大的不安。乾隆年间,有个当过协办大学士的大官僚,名叫梁诗正,他当时谈到自己的“经验”,说:笔墨容易惹祸,人心是难测的,所以他在当官的时候,从来不以文字同别人交往,凡是没有用的底稿,都要烧掉,以免后患。

在这说个笑话啊,我就见过很多谈恋爱的,因为对前任留下日记,微博,朋友圈之类的印记,引起吵架猜忌。所以善意提个醒,有了新朋友, 别忘销毁以前的照片,文字记录啊,以免引起后面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