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时期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开始,纤细的丝线在巧手的匠人手中,经天纬地、花样频出,串联起一幅名为“华夏”的服章。
如今,我们已经习惯用“绫罗绸缎”,来形容那些光鲜奢华的丝织品,可这些华美布料中的经纬乾坤,又岂是寥寥几笔就可一带而过的。今天我们就从细微之处着眼,带大家去看绫罗绸缎下的微观世界。
在正式探索织物世界之前,我们先需要认识下这个世界的三位“大佬”:平纹、斜纹和缎纹。
织物世界纷繁复杂,究其根本,不同点在于其编织方法。而“平纹、斜纹、缎纹”合称“三原组织”,织物的各种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复杂组织、提花组织都是以这三种为基础进行变化和组合形成。
如何区分这三位“大佬”呢?
我们只需要记住:
经线和纬线一上一下相间交织的是平纹;
经线和纬线交织点连续成斜线的是斜纹;
每间隔四根以上的丝线发生一次经线与纬线的交错,且这些交织点为单独的、互不连续的、均匀分布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的是缎纹。
认识了这三位“大佬”,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织物世界探索啦!
“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
——《释名•释彩帛》
绫是斜纹组织的织物,其质地轻薄,织物表面呈山形斜路,纹理像冰凌,故称“绫”。
图|江宁织造博物馆藏 元代 织金绫卧兽纹大袖袍
绫盛行于唐代,其中以缭绫最为著名。缭绫质地细致,文彩华丽,产于越地,是唐代贡品。白居易专门为它创作了著名的《缭绫》诗篇,“异彩奇文相隐映,转则看花花不定”,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缭绫,就呈现出不同的异彩。
图|元代 织金绫卧兽纹大袖袍 局部
绫作为斜纹织物与平纹织物相比,在组织循环内交织点较少,有浮长线,织物的经、纬纱密度较大,织物柔软,光泽较好,但坚牢度不如平纹。
炎炎夏日、酷热难当,再穿着传统致密严实的布料肯定已是不合时宜,此时纱罗质地的轻薄夏装就适时登场啦!
说是“纱罗”,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织物,但都有着质地轻薄透气的特点。
罗是一种“绞经组织”织物,织入数根奇数纬纱(如三根、五根、七根等)后经纱绞扭一次的,称为罗。绞经组织的特点是能使织物表面呈现清晰而均匀分布的纱孔,因此质地轻薄,透气性好。
图|菱纹提花四经绞罗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罗出现的历史较早,到汉代时已经能织出复杂的罗,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四经绞罗,宋代时罗织物更是风靡一时。明清花罗织造技术更加完善,品种丰富。罗用于上自帝后下至文武官员的朝服、礼服的制作。产于杭州的杭罗,质地刚柔滑爽,穿着舒适凉爽,且耐穿洗,成为宫廷衬衣面料之一。
图|四经绞罗的组织结构图
“纱”常见的有方目纱和绞纱两种类型,方目纱属于“假纱罗”组织,即经丝垂直平行与纬线交织成平纹,经与经不相绞扭,织物表面呈现出均匀透明的方孔纱眼;绞纱是指相邻的经线每隔一根地纬就相互绞扭一次,使之出现均匀的网眼状纱孔。
图|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 山东博物馆藏
正在山东博物馆“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中展出的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便是一件以平纹假纱组织为地、绞纱组织显花的纱裙作品佼佼者。
虽然我们现在常用“绸缎”来做为丝织品的统称,但“绸”与“缎”却是两种不同的织物工艺。
先来说绸,绸是采用平纹组织或变化组织,经纬交错紧密的丝织物。其特征为绸面挺括细密,手感滑爽。
图|大红色绸绣过肩麒麟鸾凤纹女袍明代山东博物馆藏
而缎则是经纬线交织位置按一定规律分散,且有较长的经线或纬线浮现于表面的缎纹组织织物,表面平整光亮,手感柔软,外观富丽。
图|蓝色缠枝四季花织金妆花缎裙山东博物馆藏
缎的枚数有5、8、12、16等,枚数越多,浮线越长,5枚缎的浮线最短,其缎地上的花纹稳定牢固。缎类品种主要有:妆花缎、织金缎、织金妆花缎、暗花缎、闪色缎、遍地金缎、素缎等。
锻织物在明清时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它是丝绸产品中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为高级的大类品种。其特点为平滑光亮,质地柔软,花型繁多,色彩丰富,纹路精细,雍华瑰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除了常见的“绫罗绸缎”,织物世界中还有绢、锦、缂丝等等各有千秋的工艺产品。想要细致的了解它们的内在结构,亲手触摸感受不同面料的别样风情,就抓紧时间来山东博物馆“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一探究竟吧!
「展览信息」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
展览日期:2020年9月29日-2021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二层12号展厅
来源: 山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