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又被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发生于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压迫的一场革命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仅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也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历史奇迹。
1946年夏,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自恃部队规模优势、装备优势,向晋冀鲁豫中原解放区发起猖狂进攻。据统计数据显示,此时国民党军队的正规军有430万人,而解放军的部队人数规模仅有127万人。然而,到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国民党正规军部队仅剩下203万人,而解放军部队人数则扩充至340万人,战争力量的天平已然发生扭转——而造成国民党部队和解放军部队此消彼长的原因,正是因为解放军对国军俘虏的收编,将国军的俘虏部队转变成自身可投入战场的有生力量。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据统计,在辽沈战役中,我军共计歼灭国军47.2万余人,俘虏32.43万人;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共计歼灭55.5万余人,俘虏33万余人;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共计歼灭国军52万余人,俘虏25万余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其他形式的投诚、起义的国民党部队人数。而这些数次规模如此庞大的国军俘虏,则成为了日后解放军壮大自身部队的重要力量,为1949年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俘虏转变成部队的有生力量,一直是现代战争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难题,而解放军能够将如此规模庞大的国民党俘虏部队进行收编,并转变成解放军部队的有生力量,这其中恐怕离不开毛主席早在1945年时提出的《中共关于处理国民党军队被俘人员的指示》。在这份《指示》当中,就有将国军俘虏进行收编和改造,并最终将其纳入我军,投入战斗的“三大招”。
(国军俘虏部队)
毛主席提出,对国军俘虏进行改造和收编的第一大招,便是将此前俘虏的“释放制度”转变成“改造制度”,这是我军自1927年成立以来,对待俘虏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早在1934年红军时期,我军确立的对待国军的俘虏原则是“一律遣散”。因为我军深知:国军有相当一批部队的兵员,都是靠“抓壮丁”的方式来获得的。这些扛着枪和红军作战的国军普通士兵,有很多也是身不由己加入国军队伍,被迫背井离乡的农民。将这些国军俘虏释放回去,既能让这些农民重新回到自己的家乡,恢复农业生产,同时也可以将红军的军风军纪通过口口相传,让更多的人知晓红军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然而,战争的形势在1945年前后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一,经历八年的抗日战争,虽然我军也从最初的几万人的八路军部队,扩充到了几百万人的部队。但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我军也损失了一批自长征以来,作战经验丰富的士兵,并且和国军士兵在相对数量上具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因此,兵员数量上的扩充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其二,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是以轻步兵为主要兵种,以游击战为主要战术,而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军因获得了美帝国主义的武器装备支持,以火炮部队、坦克装甲部队为代表的高级兵种部队人数得以扩充,这让我军在高级兵种部队的人数和质量上和国军存在差距。因此,我军在面对新的解放战争形势时,也需要吸纳国军中出身高级兵种的俘虏,从而让我军的解放军战士更快地掌握火炮、坦克这些现代化的作战武器。
(我军进行收编的国军俘虏部队)
造成我军改变对待国军俘虏政策的,除了部队建设本身的内在需要外,还有两条重要的外在因素:其一,解放战争初期,有相当一部分的解放军老兵,是在长江以北地区进行作战,并没有在长江以南气候湿润,地势多河流的地区进行作战的经验,而国军部队的士兵则因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在中国的江南地区,因此也就更有水性,尤其是擅长两栖登陆作战。在1949年4月爆发的渡江战役中,有不少解放军的先头渡江部队,正是接受我军改编的国军俘虏。其二,因为长达八年抗日战争对华夏大地的蹂躏,当时的乡村地区民不聊生,兵乱、饥荒横行,如果像红军时期那样将国军的俘虏都遣散回乡,那么这些回乡后没有土地,或者耕地荒芜的农民,要么会变成饥饿的流民,要么就会上山变成土匪,从而更进一步加剧华夏的动荡。
虽然毛主席在1945年决定将对待国军俘虏的“释放制度”转变成“一律不放,留下任用”的改造制度,但是我军对国军的俘虏管理也绝非是“一刀切”,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处理方式。对于一些确实老弱病残,不适合再上战场的国军俘虏士兵,我军会进行优待。对于一些家庭中有特殊情况,无法再上战场的国军士兵,我军也并不对进行强制。这更能凸显出我军对俘虏管理“人性化”的一面,让我军优待俘虏的名誉在国军军中也广为流传。
(国军俘虏部队)
而毛主席对待国军俘虏的第二大招,便是“审查与任用”相结合,“批评与团结相结合”。在我军出台了“留用俘虏,进行改造”的方针后,加入解放军部队的国军俘虏也是越来越多,这就难免会造成鱼龙混杂的情况。在接受改编的俘虏队伍中,难免会有一些冥顽不化的国军士兵,或者是别有用心的国民党特务,这些人在俘虏队伍中的存在,难免会成为我军开展军事行动的不安定因素。在莱芜战役期间,陈毅、粟裕曾在坦埠一地遭遇险情,指挥所多次暴露在国军轰炸机的视野之下,而其中缘由正是因为有一名被我军俘虏的国军排长暴露了我军的行动踪迹。这一次遇险的经历,让陈毅、粟裕二人刻骨铭心,也从此以后加紧了对国军俘虏的审查和甄别,一旦发现有特务或间谍混入俘虏队伍,我军便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排查,从而将战场上情报泄露的风险降至最低。
而“审查与任用”相结合,“批评与团结”相结合的本质,依然是对国军俘虏部队士兵的思想教育。只有让这些国军俘虏士兵相信马列主义,相信我党是一支为人民幸福事业而奋斗的党,相信我军是一支为中华民族谋求解放和复兴的军队,他们才有可能加入人民的队伍。而对国军俘虏士兵开展思想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便是“诉苦会”。所谓“诉苦会”,指的就是把国军的俘虏士兵们凑到一起,开一个小会,会上这些国军士兵可以畅所欲言,谈自己曾经在国军部队中遭受过的欺压,谈自己曾经在地主、工厂主那里经历过的压迫。昔日里,这些国军士兵在高官和地主的压迫下噤若寒蝉,稍有怨言轻则打骂,重则可能直接丢掉性命。而我军召开的“诉苦会”,则能让这些被俘虏的士兵将曾经憋着的一肚子火都释放出来,也更能从中体会到我军的民主,从而坚信我军是一支真正为人民谋求幸福的队伍。
(国军俘虏参与诉苦会)
毛主席对待国军俘虏的第三大招,便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通过我军审查和教育的国军俘虏,都会被正式纳入解放军的革命队伍。而这些俘虏在被纳入解放军的革命队伍时,在待遇方面、承担作战任务方面,与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没有任何差别,这更能突显出我军“官兵平等”的军队理念和革命信仰。据记载,1948年——1949年淮海战役爆发时,华东野战军曾在攻打黄百韬兵团时,俘虏了一名国军士兵,后来这名国军士兵接受了我军的思想教育,成为了解放军战士中的一员。而等到我军打黄维兵团时,这名国军士兵便奋勇杀敌,竟然在这一战中成为了战斗英雄,而这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大决战》中,国军士兵“丁小二”的人物原型。此消息一出,不仅解放军内部十分震惊,此后解放军中的国军战士均以此为榜样,到战场上奋勇杀敌;就连国军的军队士兵,也被我军宽厚的用人方式所折服,更有相当一部分国军中低级士官因此投靠解放军,在解放军这里重新从一名士兵干起,再立新的功勋。
正是靠着毛主席改造国军俘虏的“三大招”,国军的俘虏们才从战场上一战击溃的士兵,变成了一支和解放军一样的钢铁之师,或许人类战争史上最强大,最令人钦佩的心理战术,也莫过于此。据统计,从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到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军共俘虏国军士兵425万,其中有280万人加入解放军,改造率高达65.8%。这样的数字,就是解放军在战场上无坚不摧的历史见证,更是人类战争史上难以再现的世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