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
巍巍丰碑,耀我中华。77年过去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已成为所有国人永恒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将凝聚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升腾为中华民族的梦想!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那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回首往昔,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曾洒下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他们不畏牺牲,用血肉之躯捍卫着正义与和平。
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长眠于此。作为后人,我们不断追寻着他们的故事,传承着他们的精神……
“唰、唰、唰……”位于邯郸市中心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保洁人员的扫帚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党委书记杨俊岭一大早便来到园内,巡视着各项工作的开展。
“我曾对工作人员说,即便是日常的清扫工作,我们也应该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心。”杨俊岭告诉记者,他是2019年调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党委书记岗位工作,对于“褒扬烈士,教育群众”这项光荣又神圣的使命,他十分敬畏,但却并不熟悉。
从零开始,三年来,杨俊岭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追寻着先烈的精神,践行着党的使命。
走近革命先烈 成立研究会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承载着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历史。杨俊岭深知自己肩头的责任,虽然刚入手的工作还不太熟悉,但由于他从点滴细节开始抓起,行政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们工作的核心就是要讲好英烈故事,走好红色传承之路。”除了行政工作外,杨俊岭深知园内工作的重心。
记者注意到,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了很多本大部头的书。先不论读起来如何,看书的重量拿起来都费力。“我来到陵园工作的时间不长,得抓紧‘补课’才是关键。”杨俊岭对记者说。
杨俊岭研读革命历史书籍不是论本数,而是论斤数。为了学习和掌握在晋冀鲁豫革命边区展开的战斗战役,他坚持“啃下”十几本大部头书籍。随着对历史的研究和工作的推进,他意识到,园内史料室的资源相对有限,给搜集烈士资料、深挖革命历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此,杨书记不怕麻烦,利用多方力量,向研究红色历史方面的相关专家、教授和有识之士请教学习,为我们的史料搜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副主任王邯生告诉记者。
杨俊岭介绍,他每每向专家和学者们请教时,他们都非常支持,愿意贡献手中的珍贵资料。久而久之,也让杨俊岭萌生了创立红色历史研究会的想法,以便为更多的团体和有识之士提供研究革命历史的平台。
经过不懈努力,2021年12月22日,在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指导下,河北省晋冀鲁豫边区革命历史研究会由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邯郸市博物馆、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和邯郸市部分红色革命文化研究专家联合发起成立。
该研究会下设研究中心、初心剧社、初心书画社和初心诗社等部门,吸收晋冀鲁豫地区史学专家、文艺专家、书画诗词名家和热衷红色事业发展的企业家为会员。
“研究会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在搜集烈士资料工作中的不足,这一举措对研究和宣传晋冀鲁豫边区革命历史、弘扬红色革命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邯生介绍道。
寻访烈士足迹 填补史料空白
“我们说史料是珍贵的,是因为我们想要完全搜集到每一位烈士的全部资料是不那么容易的。”杨俊岭感叹道。
但为了让每一位烈士的故事能够尽可能地完整,他始终在努力着。
“今年是何云烈士牺牲80周年,我们在园内举办了何云烈士事迹展。”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革命史料研究室工作人员温如涛告诉记者。
在园内,我们看到了相对完整的何云烈士专题事迹展,但在这背后却是杨俊岭和史料研究员们付出的不懈努力。“为了完善何云烈士的资料,我们历时五天时间,奔赴绍兴、上海、南京和武汉等地,追随烈士生前的足迹。”温如涛回忆道。
据他介绍,外出寻访前,杨俊岭和研究员们便开始加紧梳理何云烈士现有历史资料。“由于外出时间有限,我们必须在前期规划好路线并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做好联系。杨书记虽然不能一同前往,但前期的规划与安排他都是亲力亲为,如果没有他的沟通与协调,我们的寻访工作也无法顺利完成。”温如涛告诉记者,即便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充足,但紧张的时间安排,也使得他们除了在搜集资料就是在跑路赶车。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寻访他们征集到了史料十余份,文物实物三件(何云故居建筑构件)。“我们都知道何云烈士在武汉时期参与创办新华日报,并担任国际新闻版的主编,但我们在保存下来的报纸中没有见到过何云烈士撰写或编辑过的文章。而这一次寻访却意外在民国期间出版的《群众》杂志合订本中发现了何云烈士署名的文章六篇,填补了史料空白。”说到这意外的收获,温如涛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群众》杂志是当时的党刊,何云烈士的文章深刻分析了当时的国际战局,并影射出当时战争及敌后根据地的发展情况,为当时的革命历史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致敬革命先烈 坚定党的初心
在杨俊岭心中,搜寻和研究革命先烈的事迹,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所以,在开展搜寻和研究工作的同时,他始终在思考新时代下弘扬革命精神的新思路。
“不懈地探索创新是弘扬烈士精神的必经之路,新时代、新故事、新内容必须要有新语境和新表达。”杨俊岭坚定地说。
为此,他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介、新技术和新手段,依托研究会的各职能部门,通过举办展览、出版书籍和编排剧目等形式来宣传烈士事迹和伟大精神。
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由初心剧社创作并排演的大型音画情景剧《左权将军》,该剧在活化烈士事迹的同时,使人们对左权将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曾经在园内担任讲解工作,对于左权烈士的事迹我已记不清讲过多少遍了,但这一次作为演员参与剧目排演,深挖左权将军的事迹,我的理解和认识再一次被加深。”《左权将军》剧中,将军夫人刘志兰扮演者付瑶瑶告诉记者。
而在剧目创作和排演中,杨俊岭和所有参与人员的敬业与奉献精神,也让她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这部剧的剧本创作者为了更加贴合历史和深刻反映左权将军的英雄事迹,不断搜集和研究史料,对于剧本大大小小的修改不计其数。”付瑶瑶回忆道。
作为刘志兰的扮演者,参与整个剧目的排演后,她再次深刻体会到了左权将军的家国情怀。
采访结束后,记者漫步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看到园内增加了多处烈士纪念展,左权将军纪念馆也正在展开重新布展工作,其中增加了左权将军军事著作、指挥百团大战时期使用过的煤油灯等不少新的文物。
“保护挖掘红色资源、宣传弘扬红色文化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搜集和挖掘到的珍贵史料如果只是保存在文物库里,那便失去了传承的意义。”杨俊岭如是说。
时移世易,山川巨变,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中华民族再一次唱响了新时代的高歌。而我们永远不会忘却的是,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那一座座犹如星光般璀璨的丰碑……
本文来自【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