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1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王旭)传统民俗主要是农耕文明的结晶,在传统民俗正在加速流失的当下,如何让传统民俗中的优秀基因传承下来,以服务于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民俗学专家林继富给出答案,让一部分优秀传统民俗在创新中转化,成为新农村居民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以此来完成传统民俗的传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在座谈会上。 记者万建辉 摄
经过一年多筹备的“百年民俗湖北记忆”影像展,7月10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临展馆开幕。7月11日上午,参加影像展开幕式的全国民俗学专家学者,齐聚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举行的“我们的节日——2022中国(湖北)节俗座谈会”,就传统节日民俗的过去与未来发表见解。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表示,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形态硬件上的振兴,更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一方面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形式必然进入新农村,同时传统节日及其民俗对接新农村也是必然的。
林继富还担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他说,传统节日是在特定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方知识、地方生活形态,交织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蕴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丰富知识,这些生态知识是传统节日得以发展的基因。新乡村建设需要挖掘传统节日中包含民众与自然关系的有益经验,并在新乡村建设中传承和发展,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新乡村生态。
如恩施白杨坪的新乡村中流行传统戏曲,这些地方戏曲与土家人的祖辈血脉相通,是在与祖辈对话。云南普洱镇沅新乡村建设,从哀牢山下山住进新乡村的拉祜族居民,把山上的祭龙树仪式带进新乡村,仍保留拉祜族的畲自巴节。
如今许多地方都在以传统节日作为乡村文化品牌开展建设,湖北省实施的“一村一品”就包含了不少的传统节日,如恩施的“女儿会”等。在江西万安夏木塘村,那里有古树与茂密竹林掩映,几年前那里建设成了中华民间游戏村,村里架起了各式秋千,竹子做的儿童蹦床,保留传统儿童游戏民俗,吸引各地游客前往体验。
林继富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与这些节日有关的民俗不仅少有流失,反而通过媒体、网络等新传播手段,大量重回人们的节庆生活,还产生了与之相关的许多新民俗。一些节日的民俗,如春节期间的祭灶神,由于新农村广泛使用燃气灶,没有了土灶,这一民俗可能要流失,但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转化,还有可能传承。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