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信佛起个善良微信名字】我在乐山大佛面前虔诚地念一声:阿弥陀佛

时间:2023-05-04 01:12:3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12年,受朋友之约,去成都旅游,特意到乐山大佛一观。这一天,天气很好,朋友告之,上山虽然可与佛直接接触,但无法观看佛的真貌。只有乘船游江,可以一睹佛容。

于是,几位友人一并乘船,游船上行许久,掉头下行,在大佛前的江面停留,供游客拍照纪念。

我与友人拍了几张照片,就停立在船头,向大佛眺望。山路上人流不断,大佛下边有许多游人向上张目,却难得一见佛容。我们在江上可以清楚地观看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位于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我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经查询有关资料:弥勒佛 (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 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婆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笔者去过很多寺庙游览,发现几乎所有佛教的神像面貌都与中国人很相像。不知这些神像传进中国的时候,就是以中国人的面貌塑造的,还是佛教传中国以后被汉化了?

乐山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佛,也就是将佛刻在石龛里,以避免风雨侵蚀,可见古人是很聪慧的。据专家考证,这些石龛佛像多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属于珍贵的文物。

在凌云寺右侧的灵宝峰上,有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仿。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时间攀登此峰,欣赏这座古塔。凌云寺左侧的江水中有一座孤独的山峰,叫乌尤峰,山上建有唐朝时的乌尤寺。 此次游览计划中没有登乌尤峰的安排,只能远远眺望它的朦胧伦廓。

乐山大佛是一座雄伟的塑像,它依岷江的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大佛正襟安坐,造型庄严。大佛足踏大江,双手抚膝,神势肃穆。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到也恰如其分。

资料介绍: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加上石龛中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佛像雕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宋时称“天宁阁”。明末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阁楼虽然不见,但雄壮的大佛仍巍然屹立。

“乐山大佛”的官名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1989年,发现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对这个官名予以确认。大碑高6.6米,宽3.8米,面积25.08平方米。是研究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文献。

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记载了大佛是海通和尚发起建造的。海通,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因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至船毁人亡。海通和尚欲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杀水势,永镇风涛。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地方贪官索贿营造经费,海通严词拒绝“自目可剜,佛财难得”,贪官威胁道:“尝试将来”。海通从容“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专诚忘身之行,激励众心,克诚其志。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始建,修到肩部时,海通圆寂。工程中断约十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当大佛修到膝盖时,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续建大佛。经三代工匠的努力,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韦皋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载录了开凿大佛的始末,原碑尚存大佛右侧临江峭壁上。

这一段历史记载说明了一个道理,海通和尚代表着正义,无视于贪官污吏的强权勒索及恐吓。海通去世后,大佛历经数十年终于建成,其中劳动人民对佛教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功不可没的。由此,笔者想起了一个伟人的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乐山大佛的建造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谁是真正的佛,人民群众才是真佛!

资料记载:乌尤山与凌云山并肩立于岷江之滨,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林木茂盛。山上有盛唐所建的乌尤寺,和凌云寺毗邻,两山之间隔一水,有吊桥相通。乌尤寺,顺山势所建,曲折高低,玲珑雅致,别具一格。除了佛殿以外,还有旷怡亭、听涛轩、尔雅阁等精巧建筑。现存庙宇系清后建筑,保存比较完整。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的地方。凌云山有9个山峰,最高峰140米。峰峦错落,草木葱茏,俯视浩瀚三江,如仙山圣水。凌云山紧傍岷江,上有唐代所建凌云寺。

宋代文人邵博赞美道:“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之胜曰凌云”(嘉州就是乐山)。乐山大佛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体态雍容,神情自若。好似有无穷的功力,在保佑着过往的船只通过。

  游船上的导游让向远处眺望观赏一个奇景-睡佛。睡佛是1989年一位广东游客发现的,现在正为这个发现权打官司。乐山大佛背后的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结合为一体,远观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睡佛仰面朝天,慈祥凝重,体态十分逼真。

有关乐山大佛的建造,有一个感人的传说故事。传说唐初,凌云寺住持海通和尚见凌云山下三江汇流,水深流急,波涌浪翻,常吞行船,危害百姓。海通认为三江水势猖獗,必有水怪作恶。只有在山崖上刻造佛像,借菩萨的法力,才能降服水怪,保佑来往船只不再受害。

  海通请来名匠石诚和石虚,谓之:“吾欲在凌云山崖造佛,以镇水怪,请二位商议。”

石虚说:“三江水怪,十分凶狠,只有造千佛才能把它镇住。”

和尚见石诚不言,问之:“诚师,你意如何?”

石诚答曰:“可借山势造一大佛。”

石虚摇头,说:“山崖甚高,石质太硬,造大佛何时可成?”

石诚说:“石硬抗风雨,佛大可镇妖。时日虽长,持之可成。”

和尚说:“可也,诚刻大佛,虚刻千佛。”

言罢,海通出外化缘。诚、虚二人各自造佛。石虚选择地势显眼,石不太坚的沿江红砂岩开工,其先刻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又刻观音慈航普渡,再刻十八罗汉降龙伏虎,续刻普贤指点迷途,两年即将完工。石诚选一高处硬质山崖,与徒弟搭建攀岩雕佛。石虚刻完千手佛,石诚连一只佛脚也未刻完。

石虚讥之:“吾二年刻千佛,尔两年未成一足。”

石诚大笑,毫不气馁地答道:“尔千尊佛,万尊佛,抵不上吾大佛一足。”答毕又继续雕佛。

  老和尚请来许多能工巧匠与石诚一起雕佛,百姓纷纷帮忙,烧茶、送饭者众。凌云崖上,锤声如雷,岩片似雨。

  崖下深潭之水怪,被造佛工程吓得胆战心惊。妖怪涌起巨浪,欲将造佛工人卷到水里淹死。石工们拣起石块如冰雹般砸向水面,很快就把水怪埋葬石底。从此山崖下风平浪静,大佛形日渐显形。

嘉州一贪吏闻听老和尚化缘银两许多,便带官兵来寺,喝到:“胆大和尚,尔建佛未报官,目无王法,罚银万两,三日交齐。”

老僧说:“修佛乃为镇压三江水怪,解除百姓苦难,吾化缘修佛之银,不可动!”

官吏恐吓:“如不交钱,即剜尔眼。”

老和尚无惧曰:“吾宁将双目剜之,也不可动修佛之银!”

言毕,老僧自剜双眼,盛于盘中,端送官吏。官吏吓退移步失足落崖溺水而亡。 贪官刚一落水,盘中一对眼睛又飞回和尚的眼眶里,更加明亮。其他贪官污吏闻之,再也不敢向老和尚敲诈了。

一日,老和尚知己寿命将终,召弟子和石工至床前,说:“吾将寿终,不见佛成。吾死,你等要续造大佛。”言毕,圆寂。

老和尚死后,徒弟们领着石工继续造佛。不久,石诚死,其徒弟们仍旧继续雕佛。代代相接,历经90载,大佛终成。

悲喜剧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既弘扬了海通和尚的无畏精神,又歌颂了以石诚为代表的劳动人民锲而不舍精神与追求,又一次体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寓公移山和铁棒磨成针的道理。

我们从船上下来,在去青城山的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信佛,但乐山大佛的雄伟,却让鬼神皆惊。在都江堰我已经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在乐山大佛我再一次被震憾了。如此巨大的工程,建造时间如此漫长,修建的地方如此惊险,是世界上最难解释的奇迹。

在惊险之处建大佛,如果没有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雄心,是无法进行施工的。修建时间如此长久,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也是无法坚持下来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恒心。大佛的建造技艺如此之完美,如果没有高深的科学技术支撑,也是无法长存于世间的。看到这个伟大的艺术奇迹,我为之而震惊,也为之而骄傲,更为海通和尚那种善良而敢于献身的精神而赞美。我虽然一生不信佛,但我在佛前虔诚地念一声:阿弥陀佛!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