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意,终会看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一撇一捺是个“人”。人和人之间要互相依靠,互相支撑,你给予真心,自然会收获真心。
一撇倒下,一捺也必定倒下,只有相互扶持,才能走过这漫长岁月。
03
一撇一捺是八字,
八面玲珑不如本真做人
知乎有人问:“都说人要活的真实,但什么是真实?”
有人回答:“真实,就是敢于直面内心的懦弱,敢于对抗世界的残忍。”
人这一生,会面临很多的选择,但真实从来都是第一要务,对人要真,做事要真,用情更要真。
在金庸笔下,韦小宝可以说是最不像英雄的英雄。
他文不能捻笔,武不能拉弓,不学无术,油腔滑调,但就是这样一个众人眼里的“流氓痞子”,却成了读者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归其原因,不在乎他八面玲珑的外表下,有一颗真实的心。
和康熙相处时,韦小宝常有“拍马屁”之嫌,卑躬屈膝,尽显奴才之姿,可他心中亦把康熙当做自己真正的知己,面对一次次危机,他总会挡在康熙身前,哪怕再害怕,也要护得朋友安全。
与友人相交时,韦小宝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尽显圆滑之姿,可一旦朋友深陷困境,他总能挺身而出,甚至为朋友担风险、丢官职也在所不惜。
面对大是大非,韦小宝有节有义;面对恩怨情仇,韦小宝有进有退。
在那个黑白难分的世界里,众人皆浑浑噩噩,只有韦小宝活的认真,笑的放肆,走的潇洒。
其实,真正为人处世的智慧,从不是八面玲珑,而是返璞归真。
《庄子》一书中说道:“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活得真实,不虚荣不贪恋,脱去虚伪的外衣,才能守护真心与幸福。
真实,永远是人最宝贵的品性。
04
一撇一捺是入字,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
听过这么一句话:“入世者聪,出世者慧,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
人生的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争为欲之所安,随则心之所静。
1927年,23岁的常书鸿赴法留学,不经意之间被一部《敦煌石窟图录》的画册所吸引,至此深陷敦煌美景之中。
以后,他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带领着第一批志愿者前往敦煌,清沙筑墙、整理资料,十年如一日,进行着艰苦的拓荒工作。
抗战胜利时,国民政府下达撤销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命令。
常书鸿知道,失去保护的敦煌可能会遭受盗劫、破坏等劫难。
于是他变卖了所有家产,四处奔走呼号,终于保住了研究所。
到1948年,常书鸿协同研究人员完成了“历代壁画代表作品选”等十几个专题,选绘摹本800多幅,为敦煌的保护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的几十年,常书鸿带着女儿继续些自己的事业,致力于文物保护的同时,还弘扬着敦煌艺术文化。
常书鸿的生命中,只有“敦煌”两个字,在他与世长辞后,人们在他墓碑上刻了五个字——“敦煌守护神”。
当一个人历尽了忧苦患难之后,便能看透世间的狭隘与无常,只有这样才真正会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样的人,值得尊敬;这样的灵魂,值得拥有。
顾随曾对叶嘉莹说:“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
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出世”的风骨与“入世”的决心,唯有如此,才能在逆境中前行,在时代的寄托与烙印下,守护自己的理想,追求人生的信念。
一撇一捺,既为“人”,又为“入”。
“出世”并不是五蕴皆空,而是在喧嚣中寻得安宁,屏蔽喧嚣,认清自己;“入世”也并非肆意而为,而是踏踏实实做事,无愧于心,活得真实。
人在天地间,入世时,要活出精彩;出世时,要无悔一生。
人生最好的状态,便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入世之情,成出世之道。
择一事而终一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便是对人生最大的尊重。
看过这么一句话:“人字好写,却难做;人字好念,却难懂。
人生在世,越是人情世故,越应该懂得分寸,越是世态炎凉,越要明悟人心。
当一个人承受过生老病死的痛苦,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的抉择,便会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人生旅程如何,都要明白:悲喜无常皆寻常,天不渡人人自渡。
越是迷惘之时,越要问问自己,心在何处?
越是彷徨之际,越要看清真实,坚守本真。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智者不会成群,善事总有人帮,自己的道路,何必在意闲言碎语,只要倾听自己的内心,沿着追求的方向坚定去走,便可一生无悔。
人生苦短,提笔而书:一撇起,一捺落,做人只需问心无愧;一笔动,一划停,人生终要脚踏实地。
生命是一场轮回,你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如何演绎你的故事。
悲喜,成败,是非,曲折,皆在这一撇一捺之间。
愿余生,你我能挺起脊梁,守住底线,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堂堂正正,活好一个“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