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家马鲁生活照
和杨杰见面已经有20年了!那是2000年夏天的日子,我们一起参加了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处长班的培训,作为同学很幸运,又在一个宿舍,“同居”了三个月。那时我们年轻力壮,都是单位的骨干。虽然是脱产学习,但大多数同志都是两头兼顾,每天忙得不开心。下课铃一响,一蹬自行车就跑到办公室,在宿舍自习的时间很少。有一天为了清洁,在学校宿舍整理了会议资料,碰巧杨杰也来了。我们初次见面时,那时的她清秀敏捷,齐刷刷地留着短发,一套兰色西服,非常朴素干练。她看到我很忙,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就走了。她似乎不是一个与人交往活跃的人。三个月后同居的时间不多,彼此不太了解。转眼学习就要结束了。在结业的班会上,她说我会给所有同学写一封信作为纪念。大家都很惊讶。要不是那句话,我们分别得到了她的默报。真的人没有容貌,海水不可估量。平时沉默寡言的杨杰第一次让我刮胡子!
绘画:杨杰书法作品
学习结束后,我同学们的友谊持续了下来,但接触反而多了起来,不时聚一聚。有一次闲翻杂志,看到了她的一篇散文《彼岸》。那美丽的文字、火热的感情、人生哲理从道中进入了我的心。那篇文章的主人公和那个时代的那个城市令人难忘。人俗话说文字和那个人一样。杨杰平时看起来很平凡,但散文写得如此随意,让她感受到了丰富美好的感情和纯真朴素的心。因为对文学的共同爱,惺惺相惜,欣赏,我们的心更加接近了。凭借“物以类聚,人以类聚”、工作上的交流、生活中的倾诉、同样的价值观和处世风格,我们逐渐成为了默默无闻几天不见的闺蜜。几十年风雨同行,彼此温暖,情同姐妹。我的女朋友圈中有温和沉着、豪放的侠气、雄姿,杨杰始终是温顺温柔的小弟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她很少提起,更多的是微笑倾听。张海老师在《墨的力量》对杨杰的评价是正确的。好朋友范妙云前几天和张海老师谈了杨杰,张说:“杨杰正直,没有心思见别人。”我们共同的朋友张锐也对杨杰说,有“纯粹”的东西,我非常同意。单纯、清纯、纯洁、纯洁、纯洁、不光滑、世故、不自以为是、不锋利、不拐弯抹角、诚实执着、诚实厚道,身上的书生气更浓,火焰稍淡。
我同学的时候,杨杰是星联的秘书长,第二年我们同时登上了领导岗位。后来她又去省社科联工作,十年后从社科联主席一职回到省文联主席一职。我从省委到省政府厅,又到省委巡视组工作。不管工作机会如何变化,我们一直携手同行,似乎没有再分开。与其说是好朋友,不如说她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2010年秋天的一个周末左右,我问她:“你在忙什么?”发了电报。“杰说:“我将在甘肃参加‘叶婉鉴四省女子书法展活动’。”我说:“哦,太好了。我以为我会和你一起去一次!“她立刻认真地邀请了我。“如果你能来,可以立即预订机票,一起参加活动!”“这次去旅行有点唐突,但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认识了另一个杨杰。在四省女书数十人活动期间,我深深感受到杨杰在全国书界,特别是女性书界享有的尊敬和认可。当时甘肃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书协主席蒋介石说,杨杰主席的书法很有力,通过纸等,很多男同志也很难实现她的造诣。就像山区一样,杨杰无论工作多忙,业余时间都坚持练习书法,其实她的书法水平怎么样,我也只是感性的认识。这次听了圈内专家的评价后,我发现杨杰已经成为河南书法的人物。
图:杨杰书法作品
不久前,我到当年党校同班现又做了邻居的同学家玩。进门我眼前一亮。其大厅中央悬挂的,正是当年杨杰赠送给同学的作品。虽然经过二十年的研磨,杨杰书法早已今非昔比,由河南出彩到全国认可,早已颠覆和超越了当年。但那时作品的柔美委婉流畅拙朴,仍然给学友家增色不少。而且这幅保存了20年的作品既承载了浓浓的同学情谊,也有同学对杨杰这个人的肯定。
尽管杨杰早已是声名鹊起,成为河南的文化名人,但她始终是低调做人、谦和待人,她的笔名也自谦“懒人”、 “愚人”。几十年如一日砚边笔耕不辍,何“懒”之有!挥墨走龙蛇、下笔写华章,“愚”在何处?能在人才济济、高手如林的河南文艺界担当重任,能在泱泱书法大省中独树一帜、扛旗领军,肯定是既有组织的慧眼识人、知人善任,也有同道的广泛认可、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她多年不停脚步的修炼提升和努力奋斗。还是张海主席说的真切:“墨虽无言,却最是有情。”“多年来砚边求道,率性而为,默默耕耘,无问西东。反倒是这种不是非要怎样的无心插柳的心态成就了她。踏踏实实工作,竭尽全力去做事,组织自然青睐她;平平静静写字,即使废纸三千也不改其志,书法也没有辜负她”。几十年的修炼沉淀,终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2018年11月,她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展。是时她已从文联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她总是那么自律,丝毫不愿占职务的半点便宜!那次展览可以说震动河南书坛,也在我们省直机关的圈子里引起不小的震动。由于杨杰低调,从不刻意宣传自己,也没有举办过个人的展览,许多人甚至认为她这个书协主席就是领导兼任一下而已。及至看到她那些功力深厚、大气磅礴的作品,大家立刻就被震撼并为之折服了。那天我与先生、儿媳、孙女前往观看,与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不期而遇,赵部长也是趁周末有暇带着孙子前往参观的,我们一边观看一边赞叹,并在大作品前与作者合影留念;我先生频频拍照;记者儿媳说“好震撼”;小孙女东张西望,看到络绎不绝的人群兴奋不已。实话说,那次我又对杨杰有了新的认识,一个柔弱女子,是如何创作出这样气势恢宏、酣畅淋漓的巨作的?而且能够真草隶篆芳菲竞妍,激情飞扬横扫千军,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书写啊!钦佩之余又十分心疼。此后我成了她的铁杆粉丝,她的展览应邀到黄河科技学院、到她故乡济源展览,我都和朋友们主动追随捧场。2019年11月,“未央——杨杰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我又见证了她艺术生命的再次璀璨绽放。如潮的观众,如潮的好评,北京展获得巨大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高光时刻,是她几十年默默耕耘不懈追求的回报,荣誉也属于河南。
杨杰的微信名为“树”。开始,不解其意,读了她的散文《树盟》之后,才理解了她对树的礼敬和热爱。在这篇散文中,对树从品种、生长、作用以及品格,描写的淋漓尽致。与其说写树,倒不如说喻人。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对我影响至深,杨杰的这篇《树盟》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明白了,她的柔中有刚,她的默默奉献,她的正直独立,都是有出处的,因为她心里有棵树——伟岸但不高傲,婀娜但不谄媚;无论在山间还是在市井,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春开花、夏布荫、秋结果、冬自藏。植根大地,周而复始的为大地奉献。杨杰爱树,自觉以树为模,久而久之,她身上自然也具有了树的品质。作为曾经的省文联主席,切实当好为各种“家”服务的大管家,她甘为人梯的精神被人称道。期间,河南文联的工作可圈可点之处多多。应该说有了很大跨越。到了二线之后,她更关注新人的培养,对后浪们关爱有加。不仅常常无偿为新人题写书名展标,书评作序,对新人给予指导提携鼓励,还出资一百万在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设立奖学金,奖励新秀。我们知道她不是个富有的人,儿子在外地工作,已经成家还在租房,能拿出这么多真金白银真不是一件易事。由此可以看出她的情怀和精神。
“树长到参天,需要多少年呢?树永远不急功近利,它有无比的耐心,一定要缔造最好的自己。”(杨杰《树盟》)杨杰就是我们身边的一棵树,她平凡、朴实、低调,但她绽放的花朵给我们美的享受,她奉献的果实让后人受益,她不断锤炼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放弃,永不敷衍”,必然会为艺坛贡献一个最好的杨杰,我深信不疑。
|编辑:吴伟楠
每日浏览更多新闻资讯 关注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官方头条号:大湾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