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牺牲后的第116天,女儿李成站在他守护多年的十字路口。白敬慕、荧光绿、第二代交警们隔着时空做了同样的“温暖手势”。这个场面是特别的父女“铜框”,使警察号“111871”的故事得以续写。
异性。回答者公岛
2021年10月3日凌晨,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和三高速公路大队二中队连长李正在营救执法对象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年仅55岁。此后山东省人民政府将李英推举为烈士。
许多青岛市民对这场暴雨中的“警察”印象深刻。他牺牲的那座桥下还有不断放着的花。永远停止的微博上写道:“郑叔叔,我想看经常去山东路上的司机。”的新评论时有出现。
爸爸离开的那天是异性的28岁农历生日。重聚被悲伤取代,但激情已经继承血统,决定跟随父亲加入经营。"决定继承并完成父亲热爱的事业."
永久保存的“111871”打开了“191151”的新生。
“看爸爸指挥是一种乐趣”
山东公路和延吉路的交叉口,理性站在万峰的人群中,但心中——是父亲多年来守护的“阵地”。
如果是十多年前,她会特别期待太阳落下的那几十分钟。破碎的余辉在海面上不停地跳跃,父亲李英披着夕阳站在这里。戴着白手套、小口哨、荧光绿色背心,用他特有的手势指挥着汽车往来。那时,年轻的异性经常在去图书馆的路上驻足欣赏。"看爸爸指挥是一种享受。"
正在工作的李正。回答者公岛
2005年10月,李正从一名汽车士兵转业到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继前四方大队人民路中队、市北大大学辽源路中队、2017年6月,转业到同一三个高速公路大队。看路标就成了“路标”,他称之为“专业对口”。
青岛的道路贯穿山脉和海底,承载着整个城市旺盛的脉动,他最经常巡逻的这个十字路口是青岛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交叉口,细腻的道路毛细血管网从这里流入主动脉,平均每分钟通过500多辆车辆。
交通也意味着可能的拥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李英根据日常观察和工作经验,结合初音和手势,制作了3种10种“温馨提示手势”,比寒冷的警告提高了一些温度。
肩扣,斜向下拉,请系好安全带。紧握一拳,提醒正确使用灯光。司机符合我的位置后,微笑着竖起大拇指。高大苗条的人物就像车流中央的郑海信针,经常来往的司机都知道李冲。"如果哪里堵了,这个队来了就能很好地沟通。"
经常,李春没有时间照顾女儿的到来,什么时候离开,但对异性来说,这是父女之间“有限的亲子时间”。但是,2021年10月3日,李英在救助执法对象的过程中不幸牺牲,这一场面永远成为绝版。
李正。资料来源:“山东公安”官方微信公众号
对于那午夜的完整经历,李成从当时和父亲一起巡逻的辅警张成成那里得知。那天凌晨1点左右,他们开着警车在深海高速公路上巡逻时,发现一辆黑色轿车非法停在紧急车道上,没有打开闪光灯,也没有放置三角形警示牌。
李勇和张成公立即上前调查,敲了敲窗户,车内没有反应。仔细一看,司机正在睡觉。“醒醒!”两人喊着叫醒司机,车门一打开,酒劲儿就扑到了脸上。司机发现涉嫌酒后驾驶,李英拿出了酒精测试仪。突然,司机从护栏缝隙中逃到护栏外,抓住甲板,半身悬空,随时可能坠落。
“快回来!“李正上身伸出护栏,抓住司机,用力向上拖动,大声喊道。”拉不动了,快点!“”张成功飞快地跑过来,在利用的同时紧紧抓住司机的手腕。司机脱离了危险,但由于艰难的挣扎,李晶失去了重心,从护栏边缘掉到了桥下。凌晨1点45分,120救护车到达事故现场时,李英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那天是异性的农历生日。凌晨5点,睡着的她和妈妈被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惊醒。父亲的“受伤”消息、陌生的街道和不安开始层层铺垫。终于到了医院,几辆警车在晚上露出剪影,粉碎了她心中的所有侥幸。
再次
次见到的父亲,安静地躺在窄小的病床上,胡茬根根分明,布满下巴,李圣感觉那张脸既熟悉,又陌生。“那一瞬间,我发现我爸真的老了。”闲不住的“浇警”涌哥
在妻子陈瑛眼里,李涌是个“闲不住”的人。
在家休息时,工作电话一个接一个,哪怕不是他出外勤,逮着空也要去路上瞅一瞅;难得一家三口凑齐了出趟门,李涌总会在后备厢里放一套维修工具,带着他的警官证,在道路拥堵时帮一把。“他眼睛‘尖 ’,路上哪辆车车门没关好、哪个轮胎快没气了,他总是一眼就能发现。”
在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二中队,李涌的办公桌和储物柜至今还为他保留,每个小物件都投射着主人的过往。
李涌曾经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他的执法记录仪、地图和挂满茶渍的大水杯。新京报记者 薄其雨 摄
储物柜里的被褥是李涌生前整理好的,按照他在部队的习惯,叠得方方正正,就像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咱是军人出身,就得有军人的样子。”
桌上的黑色挎包里有两副白手套,满是泥印,磨损严重的手指部位,记录着他打手势之外的每一次躬身。遇到路上爆胎的驾驶人,他总能二话不说钻到车底帮人家换轮胎,无论冬夏。
挎包旁卷着一大一小两张地图,大的是用电脑标注打印的,小的画满了圆珠笔痕迹。高速路上路况复杂,李涌自费学习玛雅三维动画制作技术,通过数百次上路勘查,摸清辖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再结合特有的地形地势,绘制出更为详细的高速公路交通图,队里每次来了新人,这张地图就成了他们熟悉路况的第一位老师。
两桶红烧牛肉泡面上方,挂着他的警服,警号111871。张成功记得,李涌曾经告诉他,自己手机软件里的很多密码,不是生日不是纪念日,就是“111871”,“李队把自己人生的绝大部分都交给了工作和他人,还有一部分留给了家人,仅剩一点留给他自己。”
李涌曾经穿过的警服,至今仍存放在他值班室的衣柜里。 新京报记者 薄其雨 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李圣说,这句话是爸爸常挂在嘴边上的,他也切实以此为人生信条,“他总说,如果纠正过一次不安全驾驶行为,可以换来一个家庭的平安幸福,那么每一次的重复,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2021年10月31日,李涌的追悼会上,来告别的人络绎不绝,有亲属,有同事,有邻居,还有很多出租车司机以及认识李涌的市民。
殡仪馆前的大街上,有些不能进入参加告别仪式的出租车司机也特意开着空车过来,靠边,稍作停留。“以前还跟您在路上聊过天,一直想,再次偶遇您的话,我会摇下玻璃来喊一句‘李警官,你好’。再也不能够了……”
从警16年来,李涌执法服务“零投诉”,鲜花环绕下,一处处陈年旧伤记得他的付出。那是被驾驶人关车门时夹伤的手指,是汗水沤出的片片白斑,是追逐嫌疑人时摔倒后血肉模糊留下的暗白色增生,还有那处爬出下水道时弄伤的、最终也未能痊愈的锁骨撕脱性骨折。
许多青岛市民都对这位“够拼”的交警印象深刻,在市区车流量最大的十字路口,他总会顶着沉重的雨幕,站在积水最深处指挥交通。他说,我站在那儿,司机可以直观地看到积水深度,通行时心里就有数了。
天长日久,他也越来越经常地出现在“偷拍”镜头里:暴雨中,他艰难地蹚过没膝深的污水,一次次弓着腰,摸索着掀开雨箅排水,这一刻的他,被网友心疼地称作“浇警”;大雪里,为避免轮胎打滑,他整个身子趴上车头,用增加车前部重量的方法,帮助近百辆车顺利通过,熟识的司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招呼他,“涌哥!”
“他牺牲,真的是太可惜了。”曾经做过出租车司机的杨新献说,李涌践行了自己说的那句话,“你守法我为你服务,你违法我秉公执法”,他说到做到了,“假如我是违法者的话,经过他的教育,我也感觉心服口服。”
“爸爸的花儿开了”
李涌非常爱花,工作闲暇时,就站在办公桌旁的窗台边,捣鼓一下自己的“迷你植物园”。
仙人掌、多肉,多是些皮实耐养的小绿植,偶尔地,也会尝试把路边的小野花“纳入麾下”。同事都不看好,但他说,“养养试试,万一成了呢。”没成想,还真让他养活了。
李涌牺牲后,李圣曾去给父亲收拾遗物,好多物品她都没动,却把爸爸的花都搬回了家,放进阳台的“小花园”。母女俩轮番照顾,但总觉得没他周到。
今年开春不久,陈瑛照常去浇花,忽然发现李涌生前最爱的那株杜鹃花开了。她惊喜地把李圣喊来,娘俩一起静静地看了许久。
李涌生前与妻子、女儿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爸爸的花儿开了。”再次来到父亲牺牲的那处高速桥时,李圣把这个消息带给了他。
那座桥的涵洞下,常常会有陌生人放下的花束。在父亲的生日或者清明时,花束会变得尤其多,像一道泛着香气的河。
李圣知道,父亲没有被这个城市忘记,就像他微博下那些时不时刷新的留言:“涌叔,常走山东路的司机想您了。”
后来,她也加入了留言队伍,把“秘密”讲给这个温厚的树洞:“涌叔,您的女儿跟您一样,成为了一名交警。”
李涌牺牲后不久,有人问过李圣想不想跟爸爸一样从警。她说,“想。”没有丝毫犹豫。为此,28岁的她放弃了原本的工作。在她看来,这不单单是一份工作的更迭,更是一次注入使命感的重大决定——继承父亲钟爱的事业,并完成它。
李涌牺牲后的第116天,2022年1月27日,李圣收到了一份录用通知书。她来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青岛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北大队,踏上了父亲曾经站岗的执勤点。“曾经,您选择用生命守护人民群众,以忠诚践行人民警察的职责与担当。往后,我必将在这条路上接续前行。”
李涌牺牲后,留在家里的一套警服挂在书柜最显眼的位置,李圣时常会去摸一摸,帮爸爸整理衣服。 来源:“青岛公安”官方微信公众号
但对于启用父亲的警号“111871”,李圣婉言谢绝了,“‘111871’这串数字代表的就是爸爸,也只能是爸爸。”
一枚新的警号“191151”挂在她警服的左胸前,银灰色的数字在阳光照射下,同样闪闪发亮。“我仅仅是一名新人而已,做好这份工作就是继承了爸爸钟爱的事业。我会沿着爸爸的脚印一步一步前行,把每一步都踩得更扎实些。”
李圣入职后不久,被安排到市区一所小学门口担任护校工作,在学生上下学期间疏导交通、护导学生。穿上那身荧光绿、戴上白警帽,第一次站在路口时,她感到一阵忐忑,突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时,一个小女生主动走到她面前,撑开肉嘟嘟的右掌举在耳旁,“警察阿姨好!”
慌乱瞬间被抚平,父亲在车流中的模样浮现眼前,他轻快地迈着小碎步,动作标准利落,手臂绷得很直。李圣缓缓举起右手,把自己拓进那个刻进脑海的模板。
新京报记者 薄其雨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