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名字黑白闪电】数据恢复?闪电位置?不要被“空壳应用程序”骗了!|今晚9点30分

时间:2023-02-26 10:00:1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在手机应用市场

下载了应用程序

据说只要充78韩元就能成为会员

输入电话号码就可以“闪电位置”

.

手机丢了,想通过位置找回。想错误地删除数据,恢复原样。焦急的人经常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位置神器”、“还原大使”等“黑科技”应用程序。因为他们主张的“闪电定位”、“一键恢复”的广告词令人心动。然而,人们充值会员后才发现,这些应用程序收钱时没有任何作用。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最近一起使用空壳手机应用程序处理了实施诈骗的案件,诈骗金额共计3200多万韩元。最近,该医院以诈骗罪起诉被告人官某等3人,其余相关人士正在调查中。

广告主张的强大功能都无法实现

“我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了一个应用程序,据说用会员充值78元,输入电话号码也能‘闪电位置’,这是赤裸裸的骗局!”今年2月,住在崇川区的王老师生气地报了警。此后,公安机关又陆续接到了相同诈骗套路的举报。

原来手机被偷后,王老师为了找手机,通过某搜索引擎关注了广告。广告主张下载名为“闪电位置”的手机软件,输入需要定位的手机号码,即可实现定位功能。然而,下载软件并支付78元成为会员后,王老师发现手机定位成功的条件是,需要偷手机的人也需要下载和许可软件。“这和广告声称的不一致吗?这个软件的功能有什么意义?”王老师很生气,通过这个软件的人工客服投诉,结果没人接,申请退款也没有下文,只能报警。

和王老师处境相似,还有南通的徐老师。徐老师今年5月因工作要求,迫切需要恢复自己错误删除的部分微信聊天记录。看到一个短视频平台的视频广告后,他下载了“速度恢复大师”手机应用程序,支付了118韩元作为会员。徐老师按照指示更进一步,最终发现“恢复”只能针对手机上已经备份的信息资料,与广告声称删除了已经损毁的信息“一键恢复”的功能完全不符。

据调查,接到案件后,公安机关从2021年12月至今年5月,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公安机关已接收了88名同类警报。研究分析表明,诈骗规模不止于此。今年5月,犯罪嫌疑人关某、林某、萨摩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提交审判,利用“空壳”手机应用程序筹集资金的犯罪集团逐渐显露出来。

吸引前同事合作“淘金”

关先生是深圳人,201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某公司从事app产品运营。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关先生不再甘心只做“打工仔”。2019年,关某自主创业,成立了深圳某文化传媒公司,注册了一开始还在做的本职工作。不久后,关先生想到单靠产品运营赚不到钱,开始寻找新的道路。

机会终于来了。2020年,关氏从朋友手中收购了其他文化媒体公司,获得了院士几个应用程序的源代码,开始开发“数据恢复王”、“闪电位置”等手机应用程序。关氏吸引了前同事林某、谢某等一起加入公司,林某是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史某主要负责促进运营,其他人各司其职。

“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手机。手机上存储的电子数据信息,文件删除后影响很大,急于恢复。另外,有些人为了个人目的想知道别人的确切位置,跟踪定位的市长/市场需求也很突出。”事件发生后,关氏陈述了开发位置类和数据恢复类App的动机。

听起来像黑科技的应用程序真的有强大的功能吗?对此,关先生知道,这些应用程序剥掉了酷酷的包装和噱头,只是空壳,没有实质性功能,正是欺骗工具。

为了分散起诉和刑事打击的风险,关某等人先后注册了10多家公司,以两种不同功能的源代码为核心,开发了“闪电位置”、“千里打人”等7个定位应用程序、“数据恢复王”、“超高速恢复公司”、“聊天记录恢复公司”,关某等人通过分工合作开发了空壳App源代码。

“如果某个应用程序被投诉太多,我们会把它卸下来,更新背心,更改名字、图标、公司名称,然后继续上架。这样,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安全的方式,更多用户可以下载和充电。”关某招供了。

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打捞金,关氏等人在著名搜索引擎、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宣传时将先决条件放置在隐蔽的位置,让用户误以为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应用程序。位置或数据恢复。但是用户一旦成为会员,就会被欺骗。

利用电子数据技术承认欺诈金额

今年6月,忠川区检察院以诈骗罪逮捕了官某林某、史某三人。9月份,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这家医院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重点引导公安机关掌握后台服务器数据、充值账户资金流动情况,将案件的被诈骗数据与后台数据和资金流动一一对照,确定诈骗金额。“电子数据在本案的数额认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涉案的诈骗金额只有6000多元,没有道理。通过崇川区检察院电子证据研究室,

比对甄别,后台数据显示官某等人用此种方式诈骗资金超过3000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各地。”承办检察官介绍。最终,检察机关认定官某等人诈骗犯罪数额为3200余万元。

检察官在办案中还发现一个“怪现象”,被害人如此众多,主动报案的却寥寥无几。官某供述:“我们的收费标准一般是几十块钱,最多一百块钱出头,不算多,大部分人发现被骗了也懒得追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被害人下载定位类App的动机不纯,想用这种软件实施盯梢、窥探隐私等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所以即使发现被骗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检察官建议,各大搜索引擎和视频平台要加强对此类App广告的审查力度,严格按照广告法要求,履行好安全主体责任,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将线索提供给司法机关。如果在审查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严重后果,广告发布者也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检察日报 鞠丽 葛明亮)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