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你的酒店可以按时开业!”11月20日,江山市下村综合行政执法队员刘宁和队员们一起对即将开业的酒店进行了定期检查。“以前需要生态环境卫生监督等多个执法机关分别进行的检查,这次旅行都检查完毕了。”
一个团队履行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是我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源于去年10月31日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的成立。“我们是全国唯一省级层面的综合行政执法指导部门,负责全省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行政执法监督、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工作。”省司法厅负责人说。
一年多来,随着新机构的成立和改革的深化,大众口中的“城市管理”变成了涵盖数十个部门和数百个事项的“综合执法”。称呼的小变化是执法体制机制、执法理念、执法手段的大变革。
机制的变化
设立新机构,执法更加系统。
"在这条短路上,道路名牌、信号灯、垃圾桶、绿化带分别由市政府、交警、卫生、园林等多个部门管理。"10月中旬,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李志建站在路边向记者介绍了综合执法的必要性。"在基层执法中,要避免“九龙治水”,综合执法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在全省范围内更加有力地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2018年10月31日,我省在机构改革中专门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省级综合执法领导小组——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领导办公室,担负着浙江省不断深化这项改革的重任。
在这个新设部门的推动下,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执法体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工作保障等多项改革任务,到2020年底全省基本建立分工合理、负责、协同作用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专业执法合法执法”执法体系
不久前举行的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在谈到健全现代法治体系时,特别强调了“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全省综合行政执法问题、整合执法力度和执法联动机制”。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主任存储了厚厚的冰,充分肯定了我省在行政执法改革中的探索和成绩,为改革的未来奠定了制度基础。
2015年,浙江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市县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市政公共、市容卫生、园林绿化、城乡规划等21个领域内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建立了密切关系,集中行使了经常发生的行政执法职权,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各种执法、经常性执法等问题。
在综合行政执法的基础上,通过此次机构改革的东风,我省专业领域综合执法改革也悄然举行。全省各老城区和县(市、区)整合了相关领域不同机构的执法职能,成立了市场监督、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专业执法队,开展了各领域的专项执法工作。
五个执法队涵盖了各领域内几乎所有的执法责任。以市长/市场监督为例,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将统一行使原来属于工商、质感、食品、药品、物价、商标、专利、商业、盐业等部门的执法职责。
今年7月,温州市整合全市127个机关、2000多名执法人员,组建了市场监督、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5个部门专门执法队伍,拉开了全省部门专门执法领域改革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全省11个老城区和90县(市、区)都挂牌成立了五大领域专门执法工作机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专门执法联合执法”的行政执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理念的变化
权力进一步平息,执法进一步升温
10月下旬,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林寺后,附近居民大吃一惊,发现周围5家饭店停业整顿。“这几家店开着,我们夏天不能开窗,冬天闻到呛人的味道。”为了这件事,大家都没有朝街上“吐口水”。但是,由于执法权不足,街头干部对此无能为力。整顿小餐饮店需要生态环境、市场监督、城市管理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因为执法领域的职责交叉,界限不清,所以来了好几个部门。愣乎乎的,管不好“厨师帽”。
今年以来,长庆街成为全省基层综合行政法5个试点乡镇之一,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接管了区级8个部门,将市容卫生、市场监督、住宅城市建设等16个方面的权力事项共288个,与“小食、油、烟、扰民、房屋非法装修、无证蔬菜店管理”类似。
“我们基层干部都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执法的事项不大,但在同一个领域,被不同部门分开执法,效率不高,群众抱怨我们互相推挤,不做。”长庆街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云龙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成立后,加强了权力和权益的一致和权威集中,显示了执法的刚性,突出了精简效率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初衷。”
执法权力的分权大大提高了基层执法的效率,居民的情绪和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骆梅英对记者说:“从原来的茶道执法到现在,‘一队掌管执法’反映了从部门零碎管理向集中型治理的理念转变。”继续优化执法职能,加强执法合作,提高执法效率,公众对执法人员的认同感也将继续提高。据悉,目前正在编制全省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整理了适合归属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约17个方面、300多个事项。
与以前的“黑脸城管”不同,今天的执法人员在行使处罚权时显得更加温暖。因为不久前,早早送女儿去补习班的温州市闵林老师把车停在了印度人那里。
道上,收到了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发来的短信。由于此前一年没有人行道违停记录,他被免于处罚。林先生说,自己因为实在找不到车位才生出侥幸心理,被短信提醒后,以后不会再违停了。今年8月起,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辖区内对人行道违法停车行为“首违免罚”。相关负责人表示:“执法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在全社会树立守法的意识,相信在收到短信后,大部分人都会有意识地去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法规。”同时,屡教不改的市民将受到执法者的严查严管,在当地树立人行有道、车停有序的新风尚。
手段之变
用上高科技,执法更有效力
执法权力的不断下沉,对执法准确度和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牵引下,依托“浙政钉”,浙江开发了全省统一的“掌上执法”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并从今年7月起在全省全面推广。
10月30日,宁波江北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王维带领队员,来到辖区内一家年糕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在王维指出该生产企业存在若干个项目需要整改的同时,一旁队员金荣益熟练地将上述核查情况输入到手机上的掌上执法平台。他仔细核对执法平台中企业的主体信息以及执法检查的项目后,拍摄检查照片,系统上签好名字,整个检查流程随即全部完成。王维说:“以前出门执法检查公文包是肯定少不了,包里塞满文书,现场检查情况得手工书写。现在随着改革深入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执法过程越来越便捷高效。”
截至目前,全省已在即时检查、专项检查、双随机抽查领域,实现6.3万余一线执法人员的“掌上执法系统”账号全开通、现场执法活动全应用。
与此同时,更多的科技手段正被运用到执法环节中。10月31日,湖州吴兴区综合行政执法监督指挥中心大屏幕的监控画面发现,湖州大厦前有占道经营,指挥中心在通知街头执法人员的同时,派出无人机空中巡查,不到3分钟就处理了这起违法案件。
吴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邹德明说,在与公安视频共享的同时,当地综合执法部门还自建280路市容监控、8路违停抓拍球、两路鹰眼,整合无人机、车载、4G执法记录仪等多种移动取证设备,建立专属的视频平台和可视化、智能化的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全程掌控执法的全过程。
“以往像车辆违停等问题,一般由执法人员巡逻时发现才能处理,既费时费力,又容易疏漏,现在执法队员从接到指令,到完成处置,只要10分钟,而且全程视频记录。”邹德明表示,“执法过程全记录,一方面解决了取证的难题,另外一方面也使我们执法更加规范。”
对执法者而言,新技术的作用远不止此。在安吉,当地依托通讯铁塔建成高空“天眼系统”,以往因为执法对象拒不配合而造成的执法难题迎刃而解。安吉县综合执法局数字城管服务中心副主任梁笛介绍说:“有了视频我们执法就有了依据,也倒逼我们有理有据有节地执法,再没有人说我们‘抢东西’‘暴力执法’了。”
“在执法中更广泛地使用数字化手段,是未来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一个方向。”骆梅英介绍,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执法中的信息化应用。如上海等地在探索将城市信息“上云”,在沿街店铺门口放置了二维码,执法队员只需扫一扫即可查看云端储存的检查信息;广东则打通了省市县三级的城市管理数据,为群众提供12345城市热线、网站投诉、微信投诉等全流程“一网通办”。
“在综合行政执法领域推动政府的数字化转型,也是我们工作的一大方向。”储厚冰表示,目前全省统一的掌上执法平台也在应用中不断迭代更新,已实现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咨询举报投诉平台”等平台的打通互联,与各省级部门自建的业务应用系统对接联动,“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完善执法联动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