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经典语录 正文
【复圣名言】「国学欣赏」论语细品——不违如愚

时间:2023-05-19 作者:佚名

细品论语——为政(2.9 不违如愚)

原 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 文

孔子说:“我与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也不发表反对意见,像愚钝的人一样。等他回去后我私下观察,发现他已经理解领会,有所启发。颜回并不笨啊。”

解 读

这一章孔子讲了一个关于颜回学习的小故事。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字子渊,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聪明智慧,才华过人,以德行著称,最得孔子真传,被后世尊为“复圣”。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违,质疑,反对意见。我与颜回谈论了一整天,他不提出疑问也不发表反对意见,像个愚钝的人。孔子与颜回谈论了一整天,发现颜回始终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有点不满意,用“如愚”来评价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这一点在《论语》中有多处体现,而这群弟子也并不嫉妒,说明颜回的优秀是公认的。为什么孔子要给颜回“如愚”的评价?我们从《论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他善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弟子与自己互动,不断激发深入思考;强调弟子要“切问而近思”,从而有所领悟。而颜回“言终日”而“不违”,让孔子很担心他是不是真地听懂了自己讲的东西,所以才有了后面的话。想必孔子在那“不违”的“终日”里也示意过颜回思考发问,甚至进行过批评,但结果依然是“不违”。

“退而省其私”。(颜回)离开之后(孔子)观察其言行表现。这句话体现出孔子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心。颜回到底听懂了没有?不放心,还是再了解一下吧。怎么了解?直接问,想必已经问过了,所以只能自己看,而且是悄悄地观察,即“退而省其私”。看到这里,想必我们都能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在教室窗外悄悄地观察的情形了。当然,孔子并不是真的在教室窗外悄悄观察,而是对颜回“日用、动静、语默之间”,也就是日常言行、所作所为、说话沉默等时机综合分析判断,从而得出结论。在这里,孔子并不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老师。

“亦足以发”。“发”,明悟、阐发。能够举一反三,充分理解,并能很好发挥,做到活学活用。说明颜回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与孔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显示出自己对孔子所讲授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运用自如。看到这样的情况,孔老师终于放下心来,得出了“回也不愚”(颜回并不笨啊)的结论。孔子的话也有称赞颜回聪明的意思,颜回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熟知于心,所以不必“违”。孔子的另一名非常聪明的弟子子贡说过:“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认为他比自己聪明得多。从孔子“回也不愚”的语气中我们能感受到对颜回的满意。我们教育子女也好,做人的思想工作也好,不能只满足于道理讲过了,要学习孔子这种责任心和持续跟踪问效的方法,确保他们能真正理解掌握。

孔子的话告诉我们,接受教育(如上课、听讲座、接受辅导等)时,要带着问题听讲,积极思考,遇有疑难积极发问,有不同认识可以与老师互动探讨,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融汇贯通。前面讲过,修身进德要切磋琢磨,学习进步同样要切磋琢磨。这个切磋琢磨的过程既可以是与老师的请教互动,也可以是与同学的讨论交流,还可以是所学知识与自己言行的对照反省。荀子《劝学》中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988200.html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