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复圣名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

时间:2023-03-29 17:40:4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这章的文字很容易懂,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犯了过失而不能够改正,这就是叫过错

当我们改掉一条过失,我们的光明就能够透出一分;我们把所有的过失全改了,光明就完全显现。

  所以成圣成贤没别的,回归光明而已。

光明人人本来具足,谁都不会缺少,跟圣人没两样。就是因为我们有过失,这个是习气,把这些过失改了,习气断了,光明就透出来了,你回归自然光明了,你就成圣成贤了。

所以过能改,就归于无。你看归于无这个归字很有意思,归是什么?回到你本来的面目上,这叫归。你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你本来是无过的,人本来里面一尘不染,何过之有?所以「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是毫无过失,这叫本善。不是指善恶对立的那个善,有善有恶那个善是相对的,不叫本善。本善是没有过失,没有相对的,纯善,这叫本善。本性中本来就具足,那现在为什么有不善、有过失?那是习气。所以「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本性大家都一致,但是习性就有不同。习性重的,不善多的,这跟本性就离得远;习性少的,这个人离本性就近一点,仅此而已。

  所以《大学》里头讲「格物致知」。

格物的格字是什么意思?就是格除。是烦恼,是过失。、烦恼、过失统统格除干净,格物的功夫用足了,自性中本有的良知就全体现前,这叫明明德。所以改过就是明明德。

我们读《大学》,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好像明明德很玄乎。怎么样明明德?告诉你,就是改过,实实在在的,你有一个过就改掉,就是明明德。过而不改,就不是明明德。明德不明了,那就是凡夫。所以你看圣人讲这些道理,都是讲得实实在在的,根本不玄,都是我们现在讲的可以操作的。你看「颜渊问仁」,孔子就答复他「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回归到礼上,这不就是日日改过、日日反省!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天天就是改过自新而已。

  所以学儒,我们一定要知道,一定要从改过下手,这叫学儒。

如果说学了四书、五经,但是过失还是一样,一条都没改,这就没学,不是学儒,美其名曰叫学儒学,不是学学儒的。学儒学是什么?学学术,你四书五经那些字、词、句都能够学得很通,甚至拿这个来写论文、写著作,著作等身,你是名教授,你没学儒。因为什么?你没改过!不仅没改过,而且『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学了之后,还知道自己什么过失,还不肯改,那是过上加过,这就更不象话了。所以我们老恩师就讲,我们要学儒、学佛、学道。

  过而能改,当然首先你得能知过,你知道自己犯什么过,你才能改,对不对?你要是自己什么过失都不知道,那你怎么改?所以读圣贤书就帮助我们知过。所以知过很重要,知过那是觉悟、开悟。什么叫开悟?也没有什么玄乎的,就是你知道自己犯什么过失,就叫开悟。悟后起修,开悟之后得修行,修行是什么意思?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修行是功夫,知了之后你得改,那是真功夫。知了不肯改,没功夫。

  有人说了,我是也很想改过,但是好像一天到晚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好像自己也没犯什么过失。那是什么?不知过。会不会说没过失?不可能的。人没成佛之前都不可能没有过失。我们老恩师就讲,只有两种人没过失,一个是成佛了,那真的是没过失。你看连孔子没到成佛的境界他还有过失,他《论语》里面讲,他读《易经》,学《易经》的时候,他就很感叹,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他希望上天给我再多几年,能够有五年到十年来学习这个《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了。只是没大过,还有小过。可想而知,你看圣人天天都在发现自己的过失。

  孔老夫子读《易经》是到晚年了,尚且这样说,我们身为凡人,怎么可能没过失!为什么我们自己有过失都发现不了,《了凡四训》上讲,凡人「过恶猬集」,就像那个刺猬,那个刺太多了全身都是,我们的过失就是这样,全身都是。明眼人一看,这真的是,这是罪业深重。可是自己竟然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这叫「心粗而眼翳也」,心太粗了,眼睛有障碍了,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这种人,佛法里称为「一阐提」,这是第二种没有过失的人,不是他没过失,满身的过失自己发现不了,还觉得自己美滋滋的,以为就没过失了,这是没善根,这叫一阐提。所以学儒、修行就是在改过。

《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说,天大的过错,「当不得一个悔字」。只要能忏悔,什么过失都能消。可是没有忏悔,无炬则永暗,那永远是生活在黑暗当中。这是讲忏悔的意义。

  学佛、修行也就是在忏悔而已,一直忏到像普贤菩萨那样,忏到最后他成佛了,终于忏悔到究竟圆满。所以忏悔是天天去做、时时做,无有间断的做,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前念刚有一个恶念,后念马上就忏悔,这就真叫不贰过。

颜回,你看孔老夫子赞叹他好学,只有颜回被赞叹好学,其它弟子都不够资格称为好学。好学表现在什么地方?孔老夫子讲,「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的好学表现在就是不迁怒,不贰过。

什么叫迁怒?一般我们过去读《论语》,总觉得不迁怒就是你对某人生气了,这个气就不要发在别人身上,这叫不迁怒。对不对?当然这是很浅的说法,那颜回当然不是这个境界。这个我相信子路、子贡所有的孔门弟子都能做得到。孔老夫子为什么偏赞颜回是不贰过,不迁怒?他这个不迁怒,是前念有了怒,这个怒是代表烦恼,这是过失。前念有了这个过失,后念就不再有了,也就是这个过失不从第一念迁移到第二念,这叫不迁怒。这念头「才动即觉,觉之即无」,颜回是用这样的功夫,念念克己复礼,所以他能做到不贰过。这个讲的境界就高,确实其它的弟子做不到,只有颜回能做到。所以颜回成圣了,孔子是至圣,后人称颜回是复圣,这有道理,真的成圣人了,入孔子的境界,得孔子的心传。那他何以得到孔子的心传?就是在忏悔法门上用功,就是能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