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赞美母亲“赞美母亲的四字成语…

时间:2022-12-13 03:20:12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在 ——审计之间,教师的诗《缝补》和《忏悔录》

香落镇外平台每次推送左右肝老师的诗,都会拜读,很喜欢,吃lay一样很合我的口味。(莎士比亚)。

左右之间老师的诗,精炼、易懂、内涵丰富、画面感强、贴近生活、张驰有度、跳跃性强,尤其是诗中歌颂母亲的句子,虽然合蓄却饱含深情,诗中虽然没有一句直面描写母亲,却让读者在读诗时脑子里时时会浮现出一位勤劳、善良、能干、有同情心的母亲的高大形象。

让我们一起来读《缝补》,“将一截瘦细的日子”这里的“瘦细”二个字写出了当时生活的艰难,物质的贫困,用词岂止是精炼,简直是惜字如金。“斜举头顶/让一束慈祥的光/穿透云雾/你眯起/幸福的眼睛”多么生动、形象,母亲补衣服的样子鲜活起来,“为一圆小孔的失守/沾沾自喜”多么幽默风趣的拟人化写法,少少的十一个字写出了母亲的能干,写出了母亲补好衣服后的高兴劲和成就感。“在深爱的人间/穿针引线/你什么都能补/全家的衣袜/邻里的纠纷”这几句是前几句的升华和扩展,母亲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母亲,她爱自己的儿女、丈夫。爱这个家,为了这个家她辛苦劳作,勤勤恳恳,把贫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和睦邻里,把邻里之间的纠纷摩擦缝补得妥妥贴贴。这里诗人饱含深情地赞颂母亲。

“有一次不小心/刺破了左手的食指/鲜红的血滴在我/白色的内衣上”这几句是细节描写,写出了诗人深爱母亲,针尖刺破的不止是母亲的手指,更是儿子的心,鲜红的血不仅滴在我白色的内衣上,更是滴在了我少年的心坎上。诗的细节描写花费了整整27个字,使本诗的意境更加清晰,画面感更强,可谓是张驰有度。

“人生的缺憾/远远没有补完/你就老了/妈妈我真的不忍去问/磨损的时光能不能补/老花的影子能不能补/稀疏的白发能不能补/摔碎的泪珠能不能补”

一年又一年,儿子长大了,母亲却老了,这一连四问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心疼、怜惜,儿子多想母亲永远年轻,可是岁月不留情,再能干的母亲也缝补不了这人生的许多缺憾,这也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是诗人心中的遗憾。

再读《忏悔录》,“只要在篱门口站上一会儿/母亲就会让我/往他碗里放五分钱”这个“只要”和“他”用得多么巧妙,他是泛指任何一个人,没有选择性的,只要在篱门口站上一会儿的人母亲都会施舍,母亲的同情心、怜悯心是不是太丰富了?简直是有点泛滥啊!这里的一个“放”字也用得太绝了,轻轻放而不是“扔”,扔带有一点不屑的味道,放是对一个人的尊重,哪怕这个人是个微不足道的乞讨者。“我更喜欢听/一枚硬币/与一只瓷器/碰撞出的清脆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小小少年的心被母亲的行为潜移默化,自己也懂得施予别人是快乐的,因此用了“喜欢”这个词。“她从夹衣内侧的口袋里/掏出它比大夏天/奖励我一根棒冰利索得多”多么传神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似乎看见了母亲掏钱的动作,以前的大人、老人都喜欢把钱用布或手帕包好放在内衣的口袋里或夹层里,害怕丢失,害怕被偷,因为那时的钱太珍贵了,几块钱也许就是一家人的全部家当。这一句的对比更彰显出母亲的大爱,自己的生活都不富裕,每次给一个叫花子五分钱,毫不犹豫,动作干净利索,而大热天奖励儿子一根棒冰却慢吞吞的,似乎有点舍不得的味道。

因为母亲对乞讨者的慷慨,对自己的吝啬,儿子有了羡慕嫉妒恨,于是就受到了母亲的惩罚,站墙角面壁思过。

“有一回我布施了/一点点的羡慕嫉妒恨/母亲就罚我站墙角”对于爱心满满的母亲来说,布施一点点不满也不行。

“这么些年/我一直站在那儿/从十一岁站到五十岁/现在我多么想/母亲能亲口再喊我一声/叫花子” 这首诗最后一段跳跃性非常强,一下子从十一岁跨到了五十岁,诗人这么多年一直怀念母亲,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教诲,想起母亲戏称自己“叫花子”的幸福感。母亲不在人世了,可是母亲一直在儿子的心里。

本人读诗少,不懂写诗,写诗评也是头一回,颇有班门弄斧之嫌,但我有勇气接受老师们的批评。

*作者简介:

舒满花,笔名芬芳四溢,江西人,没被尘染,不随波逐流,不负他人,在有情的世界里静静地活着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