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接踵而至,他们或游历,或寓居,或终老于此,留下了诸多佳话、传世名篇和至今流传的故事,为青岛这座城市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印记,深深影响和镌刻了青岛的城市精神和人文气息。笔者简要梳理了上自唐朝“诗仙”李白,下至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臧克家、萧军等15位名人,在青岛游览或生活时的感悟和随想,以期复原古代特别是近代以来青岛的自然景致和社会百态,让青岛这座城市更好的被认知,让大家共享青岛的“海天一色”。
一 “诗仙”李白:劳山餐紫霞
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诗仙”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山东半岛一带游历。受好友道士吴筠所邀,曾到崂山寻仙“餐紫霞”,并留下佳作《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云:“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该诗展示了崂山壮美的山海奇观和深厚的道教文化。这首诗通过各种渠道传到唐玄宗耳中,激发了唐玄宗对崂山的浓厚兴趣。4年后,他派遣几名道士前往崂山采药,并将崂山命名为“辅唐山”。崂山因此出名。
二 蒲松龄:《崂山道士》
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名著《聊斋志异》中,有多篇故事涉及崂山及周边地域,最著名的是《崂山道士》《香玉》等短篇小说。康熙十一年(1672)夏天,蒲松龄到访崂山,在崂顶见到海市蜃楼,作《劳山观海市作歌》,篇末借幻影对炙手可热的权贵加以嘲讽。诗云“山外水光连天碧,烟涛万顷玻璃色。直捋长袖扪三台,马策欲挝天门开。方爱澄波净秋练,乍睹孤城悬半天。埤堄横亘最分明,缥瓦鱼鳞参差见。万家树色隐精庐,丛枝黑点巢老乌。高门洞辟斜阳照,晴光历历非模糊。襁属一道往来者,出或乘车入或马。扉阖忽留一线天,千人骚动谯楼下。转眼城郭化山丘,猎马百骑皆兜牟。小坠腾骧逐两鹿,如闻鸣镝声痒飕。飙然风动尘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人世眼底尽空花,见少怪多勿须尔。君不见:当年士贵赫如云,炙手热焰何腾熏!” 在崂山太清宫,蒲松龄还作词一首《西江月 崂山太清宫》。词云:“独坐松林深处,遥望夕阳归舟。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苍松遮蔽古洞,白云霭岫山幽。逍遥竹毫拿在手,描写幻变苍狗”。
三 洪深:青岛的好处,就好在青上
1913 年,现代著名文学家、电影开拓者、剧作家洪深的父亲洪述祖来青岛避难。此时尚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洪深,每逢寒暑假时就来到青岛家中,在青岛生活,观察青岛社会百态。1915 年,洪深以崂山梨为题材写出了中国第一个有对白的独幕话剧《卖梨人》。 同年,在《小说月报》发表《青岛见闻录》。文中记载 “街上不见有多数巡警植立,然秩序之佳,乃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况。较之香港、旅顺,盗贼辈出者,不可同日而语……青岛市面之佳,在中国为第一”。1916年,洪深赴美留学,学的是西方戏剧。1922年,他回国后先后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任教。1934年,洪深来青岛,接替刚离职的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住在福山路1号。同年,洪深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正规的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刊载于 《文学》 新年号。《劫后桃花》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电影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学术界好评如潮。除了创作《劫后桃花》外,洪深还写了许多散文、随笔,如发表在《太白》半月刊上的《留得青山在》,这样描写青岛,“北地的十月梢,树上的叶子,应当都是黄落了,然而青岛还没有落;青岛的树上依然是青的。有人说,青岛的好处,就好在青上,如果没有这些树,青岛便和别的城市一样,不见得有什么出色了。这句话也许是真的”。 1936年,洪深辞去山大教职,到中山大学当了英文教授,此后再没回到青岛。
四 康有为: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
康有为与青岛渊源很深,1897年德国殖民者占领胶澳,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力主变法图强,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1917 年 12 月,康有为初临青岛,在文中写道:“全岛皆红瓦新楼,无一黑瓦旧宅。登山而望,近海而游,楼阁华严,道路净静,金碧照耀,掩映于绿树之稍,碧山之间、沧波之上。朝晖初上,林中爽气袭人,徘徊海滨浴场,巡行公园之路,波光云影,花气叶香,万绿青英,沁人肺腑。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以形容之。得广为传播,俾海外人士皆知青岛之为乐土而来游”。1923 年6月2日,康有为偕张志、崔世善自济南二度至青岛,租住福山路6号(今福山支路 5号),1年后买下该房屋,命名为“天游园”。康有为评价此房屋“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此屋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自1924年购入此房,直至1927年3月因一杯柠檬红茶中毒身亡,康有为断断续续地在这里居住了四年。居青期间,远离北京的政治纷争,他在青岛的日子最为惬意,创作了大量优美诗作,代表性的有《乙丑夏五月重还青岛感赋》,诗云:海气苍苍岛屿回,山巅楼阁抗崔巍。茂林峻岭百驰道,又入仙山画里来。康有为故居前临汇泉湾,后依小鱼山,景色极佳,“背山面海,气候温和。海临其南,虽夏日之炎炎,不敌海风之拂拂。”“北枕群山,藉层峦为屏障,不畏朔风之凛冽。”他曾作诗《青岛会泉石矶望海 观潮高至数丈异观也》,诗云:海水冥濛望石矶, 怒涛高拍入云飞。飞帆渺渺和云水,岛屿青青日落时。康有为与友人邹文蔚及门人陈干等同游崂山,作长篇五言古诗《劳山》,并附以长跋,诗、跋一并刻于太清宫后的一块巨石上,至今犹存。诗云:直上崂山巅,夹道万卉繁;奇石起攫搏,满山洪涛翻。 康有为一生“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却被青岛美丽的风光深深吸引。他在一封书信中写下了青岛第一文案,“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后来成为青岛城市品牌的宣传语,成为这座城市历史风貌的经典概述,传历百年不衰。仅此一点,康有为的名字就已经与青岛这座城市紧紧融在了一起。
五 闻一多:青岛几乎是天堂了
1930年9月,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邀请,出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教学、研究和创作生涯。在青期间,他潜心研究《全唐诗》、《诗经》和《楚辞》,特别是唐诗研究成就卓著,撰写《全唐诗人小传》,编定《唐文学年表》,选编《唐诗大系》等,完成从诗人到学者的转型。1930年末,他创作抒情长诗《奇迹》,这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首新诗。徐志摩称“闻一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出‘奇迹’”。1932年夏,闻一多和他的助教、得意弟子陈梦家辞职,取道胶济铁路告别青岛。1930年,闻一多写下了此生唯一一篇即景抒情散文《青岛》,以流畅的笔调赞美了他心目中的“天堂”青岛的海湾和山川。文曰:“海船快到胶州湾时,远远望见一点青,在万顷的巨涛中沉浮;在右边崂山无数柱奇挺的怪峰,会使你忽然想起多少神仙的故事……整齐的楼屋,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路伸展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那儿再有伸出海面的栈桥,去站着望天上的云,海天的云彩永远是清澄无比的,夕阳快下山,西边浮起几道鲜丽耀眼的光,在别处你永远看不见的……四月中旬,绮丽的日本樱花开得像天河,十里长的两行樱花,蜿蜒在山道上,你在树下走,一举首只见樱花绣成的云天。樱花落了,地下铺好一条花蹊。……到夏季来,青岛几乎是天堂了。”
六 老舍:青岛是颗绿珠
1934 年 9月,应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的邀请,著名作家老舍来到青岛,出任中文系讲师,1935年夏转聘为教授。1936年夏,老何依然辞去教职,专心创作。居青期间,他创作了《青岛与山大》《五月的青岛》 等以青岛为题材的散文,编定短篇小说集《樱海集》《蛤藻集》,创作了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文博士》,参与《青岛民报》 副刊 《避暑录话》 的编辑撰稿。1936年老舍根据友人提供的洋车夫的素材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9 月 16 日,《骆驼祥子》开始在上海《宇宙风》杂志连载。《骆驼祥子》一经出版,一时洛阳纸贵。老舍说,这是他最满意的一部作品。1937年8月,老舍离青赴济南。1936 年老舍在 《青岛与山大》 一文中描述:“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的放在那黄色地图的边儿上。在这里,可以遇见真的雾,轻轻的在花林中流转,愁人的雾笛仿佛像一种特有的鹃声。在这里,北方的狂风还可以袭入,激起的却是浪花;南风一到,就要下些小雨了。在这里,春来的很迟,别处已是端阳,这里刚好成为锦绣的乐园,到处都是春花。这里的夏天根本用不着说,因为青岛与避暑永远是相联的。其实呢,秋天更好:有北方的晴爽,而不显着干燥,因为北方的天气在这里被海给软化了;同时,海上的湿气又被凉风吹散,结果是天与海一样的蓝,湿与燥都不走极端。”
七 王统照:这么静美而又清洁
1927年,著名作家王统照迁居青岛。在青期间完成其代表作《山雨》《黄昏》 等长篇小说。 1929年9月,创刊青岛第一份文学月刊《清潮》,成为青岛现代文学的拓荒者。1933年,王统照为青年诗人臧克家筹资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成就了一段文学佳话。1935年与老舍、洪深等创办《避暑录话》周刊。1946年,出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同时担任文学周刊《潮音》主编。 1934 年3月,王统照在 《青岛素描》 中对青岛的不同面貌作了描写:“从北平来,从上海来,从中国任何的一个都市中到青岛来,你会觉得有另一种的滋味……然而青岛,却在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的都会中独自表现着另一副面目。沿着海岸的太平路,莱阳路,随了汽车队的穿行,这真给我以重游的满足。一面是碧波明净的大海,一面是山上参差的楼台。汇泉一带的新建筑与团团的一大片草场,那么柔又那么绿,未到公园以前便看见比乡镇赛会热闹得多的游众。公园的玩艺很多:水果摊,咖啡店,照 相处,小饭店,都在花光树影下叫卖着。不是看花,简直是‘人市’。……不错,这么静美而又清洁,一切并不比大都市缺乏什么好的地方,无怪许多人到此来的很难离开”。 王统照晚年的未竟之作《胶州湾》是一部以反映青岛历史的长篇小说。可惜天妒英才,1957年,60岁的王统照不幸被病魔夺去生命,死时他的书案上还摆着《胶州湾》初稿。
八 郁达夫:果然风景似江南
1934年7月13 日,著名作家郁达夫应汪静之、 卢叔桓邀请,从上海来青岛避暑。在青期间,郁达夫游遍了栈桥、第一海水浴场、崂山等著名景点,作 《青岛杂事诗》10首、《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崂山杂诗》。8月12日,郁达夫偕家人离开青岛,乘火车去济南。郁达夫在《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中,对青岛的描述占了一半的篇幅,其中一段文字写道:“白的灯台,红的屋瓦,弯曲的海岸,点点的近岛遥山,就净现上你的视界里来了,这就是青岛。 海道去青岛的人对她所得的最初印象,比无论哪一个港市,都要清新些,美丽些。香港没有她的复杂,广州不及她的洁净,上海比她欠清静,烟台比她更渺小,刘公岛我虽则还没有到过,但推想起来,总也不能够和青岛的整齐华美相比并的。以女人来比青岛,她象是一个大家的闺秀;以人种来说青岛,她象是一个在情热之中隐藏着身分的南欧美妇人……‘东方第一良港’‘东方第一避暑区’的封号,果然不是徒有其表的虚称……恐怕是在东亚,没有一处避暑区赶得上青岛的”。 他对崂山的描述也很经典,《崂山杂诗》中有一首这样写道: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九 臧克家 :青岛是诗的
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29年秋考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翌年考入该校中文系,在校期间开始写诗并发表作品。1933年,臧克家的第一部诗集《烙印》由生活书店出版。这部诗集主要收录了臧克家在青岛创作的《难民》《忧患》《生活》《老马》等作品。1934年10 月,臧克家出版第二部诗集《罪恶的黑手》,收录诗作 16 首,内容多写青岛题材,比如长诗《罪恶的黑手》就是写天主教堂的。1935年夏,臧克家在青岛参与《避暑录话》周刊的撰稿。 1956年臧克家重游旧地,写下了《青岛解放我重来》一文,这样描述青岛:“青岛,一提到这个美丽的名字,我心里便充满了亲切而又极其复杂的感情。从 1929 年到 1934 年,我在岛上的大学里读中文系,跟闻一多先生学诗。我把郁积在心胸里的悲愤不平之感,发而为诗,呕心沥血,‘心与身为敌’。我前期的诗创作,多半产生于青岛。我清楚青岛灾难的历史,青岛最了解我当年的苦楚心情。……景色入目,一片清新喜悦,涛声入耳,令人心旷神怡,青岛变了!完全变了,变得如此俊丽,如此媚人。我也变了,心胸如万里晴空。……夏季的青岛,一刻千金,转眼秋风起,吹落了树叶,吹走了游人。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海滨热沙子给烫上的一身‘青岛颜色’,带着增加了的体重,向青岛珍重地道一声:‘再见!’” 臧克家在《老舍永在》一文中,写道:“青岛有许多亲友、师长和同学,这海滨胜地的风景是动人的,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海的颜色,天的颜色,树的颜色,柏油马路的颜色,一体碧绿。海上清晨看旭日,傍晚栈桥上乘晚凉,彩霞漫天,渔歌遍地,清风徐来,微有秋意”。1982年7月,臧克家故地重游,满怀深情写下了一首诗,诗云:“五十年前读书处,今日重来。寻寻觅觅,几座新起楼台, 旧貌新颜,光华照眼, 欢欣怎能禁情怀!”
十 梁实秋:悬想可以久居之地
1930年,梁实秋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邀请,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大任教期间,梁实秋开设了《欧洲文学史》《莎士比亚》等课程,出版了文艺评论集《偏见集》和《文艺批评论》,并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国立青岛大学改为山东大学后,继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34年离青赴京。梁实秋晚年撰文《忆青岛》,回忆他在青岛生活的日子,文曰“我曾梦想,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安然退休,总要找一个比较舒适安逸的地点去居住……“我虽然足迹不广,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我想在全国各都市里,青岛是最干净的一个。‘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北平不能比。青岛的天气属于大陆气候,但是有海湾的潮流调剂,四季的变化相当温和。称得上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好地方。冬天也有过雪,但是很少见,屋里面无需升火不会结冰。夏天的凉风习习,秋季的天高气爽,都是令人喜的,而春季的百花齐放,更是美不胜收……青岛民风淳厚,每于细民中见之。我初到青岛,看到人力车夫从不计较车资,乘客下车一律付与一角,路程远则付二角,无争论者。这是全国所没有的现象。青岛市面上绝少讨价还价的恶习。虽然小事一端,代表意义很大。无怪乎有人感叹,齐鲁也是圣人之邦,青岛焉能不绍其余绪?我在青岛居住四年,往事如烟。如今隔了半个世纪,人事全非,山川有异。……悬想可以久居之地,乃成为缥缈之乡!噫。” 据统计,自梁实秋1930年到青岛至1987年在台湾去世,近六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多达六十多篇文章提及青岛,从中可见他对青岛感触之深、热爱之切。
十一 吴伯萧:海风最硬,海雾最浓,海天最远
1931年冬天,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后,来到国立青岛大学工作,任校长室职员。初到青岛,他写道:“那年初冬凉夜,乘胶济车蜿蜒东来,于万家灯火中孤单单到青岛,浴着清清冷冷风,打着寒噤,沿了老长老长的石栏杆步履彳亍,望着远远时明时灭的红、绿灯,听左边澎湃的大水声音,默默中模糊影响,我意识到了海。旅店里一宵异乡梦,乱纷纷直到黎明;晨起寂寞与离愁,正自搅得心酸,无意绪,忽然于窗启处展开了一眼望不断的水光接天,胸际顿觉豁然了,我第一次看见了海。”吴伯箫初到青岛,“地疏人生”,“寂寞胜过辛苦”。他常常“一个人跑到远离市镇的海滩,去躺在干干净净的沙上,晒太阳,听海啸”,“悄悄地玩味着那船头冲击的叠浪,烟囱上掠了长风飘去的黑烟”,惬意极了。他夏天到海上游泳,清晨和黄昏去海滨散步、看日出,对大海产生浓郁的感情。他笔下的许多传世之作是写青岛的。其中一篇名叫《海》,其中写道:“海风最硬,海雾最浓,海天最远。海的情调是最令人憧憬迷恋。海波是旖旎多姿的。海潮是势头汹涌的。海的呼声是悲壮哀婉、訇然悠久的。啊!嗨!谁能一口气说完它的瑰伟与奇丽呢?” 1935年7月,吴伯箫、王统照、老舍、洪深等文艺界同仁,在《民报》开辟了文艺副刊——《避暑录话》。“避暑”意取:一避炎热的天气,二避反动派的炎威,以文会友。到1935年9月停刊,共出版10期。吴伯箫出过一本散文集《羽书》,其中很多作品是30年代在青岛期间写成的,是他在青岛生活的一个重要纪念,如《山屋》、《马》、《阴岛的鱼盐》和《海上鸥》等。1936年,吴伯箫于离开青岛。
十二 沈从文:一生留恋的地方
1931年8月,现代作家沈从文因营救“左联”作家胡也频而延误了返回武汉大学的日期。他在徐志摩的引荐下,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扬振声的邀请到国文系任教,担任讲师,主讲《小说史》和《散文写作》。在青岛期间正是沈从文一生中工作能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的时期。他说:“大约因为先天性的供血不足,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只睡三小时,精神特别旺盛。”从1931年8月到1933年8月离开青岛,在两年的时间里,他除了教课以外,还写了《泥涂》《阿黑小史》《凤子》《三三》《都市一 妇人》《若墨医生》《黑暗占领了空间的某夜》《静》《三个女性》等2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记胡也频》、《记丁玲女士》、《从文自传》3部长篇传记,名著《边城》的很多情节,也多酝酿于青岛。其构思成文之快,令人叹服,常常数日之内,便有新作问世。他在以后回忆这段创作生活时写道:“可能是气候的关系。在青岛时觉得身体特别好,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写作情绪特别旺盛。我的一些重要作品就是在青岛写成或在青岛构思的。”回忆青岛,沈从文总是充满深情。“青岛的海边、山上,我经常各处走走,留下了极好印象。我曾先后去过几次崂山,有一回且和杨金甫(即杨振声)校长及闻一多、 梁实秋、赵太侔诸先生在崂山住了6天。以棋盘石、白云洞两地留下印象特别深刻。两次上白云洞,都是由海边从山口小路一直爬上,这两次在‘三步紧’临海峭壁上看海,见海鸟飞翔的景象,至今景象犹新,从松树丛中翻过崖石的情景,如在眼前”,其它的海滨城市“总觉得不如青岛”。建国后,沈从文又三次来过青岛,每次旧地重游,都能看到新的变化。他曾这样回忆青岛:“青岛是我一生留恋的地方,也是我现在向往的地方,我一生中写作最多的地方就在青岛。”
十三 萧军:永远怀念和纪念的地方
1934年,日寇铁蹄践踏下的哈尔滨,白色恐怖日趋严峻,爱国人士时遭逮捕。著名作家萧军和爱侣萧红以笔作枪,与侵占家乡的强盗进行斗争,处境十分危险。先他们离开东北、已到青岛的好友舒群给他们写信,建议他们也来青岛。当年6月,萧军夫妇乘火车奔赴大连,又搭日轮“大连丸”号抵达青岛。萧军曾写道:“青岛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纪念的地方。1934年夏天,我们从哈尔滨出走以后,于当年的端午节前一日到了青岛……我们就在观象一路1号一所石块垒成的二层小楼的下部租了两间房子:一间由舒群夫妇居住,一间就由我们居住……我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就全是在当年——1934——秋季间,完成于这所小楼里面的“。刚到青岛的萧军,立即被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景吸引了。他在文中写道,“有碧油油的海水,翠叠叠的群山和树林”,“看:那山,那树,那红瓦的洋房”。“ 赞美,我只是赞美!在我到青岛的第五天,我还是在赞美它“。到青岛后,萧军在《青岛晨报》担任副刊编辑,以维持生活。萧红则为《青岛晨报》每周编一期《新女性》周刊。1934年10月22日,萧军写完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成为抗战文学的奠基性作品,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品。《八月的乡村》出版后, 萧军在文坛上一举成名。这部小说曾被评为新文学运动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多次重印。1978年再印时,萧军专门题诗一首:四四年前碧海滨,勉从一笔写丹心。三千里外家何在?亿万黎庶国待存。1934年11月1日,二萧乘坐日轮“共同丸”号离开青岛,直奔上海。从6月15日抵青到11月1日离青,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二萧办报、写作,获得了创作的丰收。对于这段难忘的时光,萧军曾回忆:“我续写《八月的乡村》,萧红写《生死场》。每于夜阑人静,时相研讨,间有所争,亦时有所励也。”后来,萧军先后于1936年8月,1951年夏,1986年夏三次来青岛,他本想创作《青岛三部曲》的小说,遗憾没有实现,却写了《青岛怀踪录》的诗,以纪念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序云:我于青岛曾有过三度去住因缘……已经是45年过去了。这中间尽管我东飘西泊,也还并未忘记这个我曾经几次居留过的美丽的山岛,它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和深深的感情。 ……夜深难入睡,灯下漫成小诗二律,借表我对这个山岛的怀念之情……将来如得暇时,甚愿写一篇《青岛之歌》的三部曲也。是为叙。其中一首诗名为《小楼居处》,诗云:云影天光碧海滨,一番追忆一怆神!蝉声日永听残梦,鸥影孤帆送远人。夜气如磐怀故垒,青灯坐时细论文。似真似幻余何有?残简依稀认未真。
十四 朱自清:青岛之所以好,在海和海上的山
在1930年以前,朱自清“来去两次经过青岛。船停的时间虽不算少却也不算多,所以只看到青岛的一角”。1930年9月,朱自清再一次来到青岛,饱览了青岛秀丽的景色,还专门游览了具有“海上仙山”美誉的崂山。在《南行杂记》一文中,朱自清详细地记述了此次青岛之行的观感:“青岛之所以好,在海和海上的山。青岛的好在夏天,在夏天的海滨生活;凡是在那一条大胳膊似的海滨上的,多少都有点意思。而在那手腕上,有一间“青岛咖啡”。这是一间长方的平屋,半点不稀奇,但和海水隔不几步,让你坐着有一种喜悦。这间屋好在并不像“屋”,说是大露台,也许还贴切些。三面都是半截板栏,便觉得是海阔天空的气象。一溜儿满挂着竹帘。这些帘子卷着固然显得不寂寞,可是放着更好,特别在白天,我想。隔着竹帘的海和山,有些朦胧的味儿;在夏天的太阳里,只有这样看,凉味最足。自然,黄昏和月下应该别有境界,可惜我们没福受用了。在这里坐着谈话,时时听见海波打在沙滩上的声音,我们有时便静听着,抽着烟卷,瞪着那袅袅的烟儿。……除了海,青岛的好处是曲折的长林。德国人真“有根”,长林是长林,专为游览,不许造房子。……这些林子延绵得好,幽曲得很,低得好,密得好;更好是马路随山高下,俯仰不时,与我们常走的“平如砥,直如矢”的迥乎不同。青岛的马路大都如此;这与“向‘右’边走”的马路规则,是我初到青岛时第一个新鲜的印象”。1932年,朱自清从欧洲归来回国。期间,来青岛小住两日,看望在青岛的老朋友杨振声和王统照。 朱自清以“茶”字为韵,写了一首《叠茶字韵赠今甫》:漫郎四海漫为家,看尽春风百种花。已了向平儿女愿,襟怀淡似雨前茶。今甫,即杨振声,他以原韵和诗:到处为家不是家,陌头开遍刺桐花。天涯无奈乡思渴,细雨疏帘酒当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陷落。9月22日,朱自清独自一个人离开了北平,从塘沽登船赴青岛,在青岛歇息一天后,旋即乘车离开。
十五 汪静之:欲把青岛比西湖,秀美柔美各五分
1933年7月,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汪静之乘船来到青岛,任教于市立中学,教国文。汪静之与翻译家章铁民住在一座二层楼里,房间宽敞,窗户很大,背依太平山,遥看大海,他们称之为“山海楼”,晚上“听着雨声,市上的电灯在眼底闪耀,潺潺的雨,在冲洗山林” 。在青岛,汪静之创作了不少诗歌,尤以情诗味浓。1934年9月,汪静之离开青岛到上海浦东中学教国文。 1956年8月,汪静之第二次来青岛,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短期疗养。在青岛住了一个半月后,9月底,汪静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青岛。返回北京后,汪静之将在青岛所写的诗歌题为《诗二十一首》出版。 他在诗中写道:"上天下地没有一丝灰尘,青岛的纯洁像滤过一样。海风是这样的清爽,海水是这样的清凉"。汪静之十分喜欢青岛,他说:“我的一生最喜欢西湖、青岛两处地方。——青岛人是有福的”“欲把青岛比西湖,秀美柔美各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