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
最近关注到这样一则令人心寒的新闻,河北衡水中学一名学生,因琐事当街殴打亲生母亲。母亲不停躲避,但依然被打倒在地。好不容易挣脱向小区跑去,又被少年上去追上拉扯,换来更激烈的拳脚。
旁边的路人看不下去上前劝阻,反倒被少年破口大骂,多管闲事。终于有一位男子忍不住出手,一把拽过他的头发,逼他跪下向母亲道歉,并怒斥:“把你养这么大,你是怎么孝顺的!”
类似的事件其实并不在少数,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会这样不懂感恩、对亲人没有丝毫的仁爱之心?
家庭教育中缺失的“仁爱”,恰好成为了导致孩子自私自利的最主要原因。父母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而是教养出没有“仁爱”之心的孩子。
“仁爱”是指的什么呢?
“仁爱”是先秦时代儒家的代表学说,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天下安定繁荣的前提便是人具有“仁爱之心”。是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孔子提倡“仁爱”,当一个人有“仁爱”之心,可以放手让他去做事,他必然不会偏离“仁爱”(民可,使由之),当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通过教育教化让他明白“仁爱”的道理,具备“仁爱”以后,再放手让他去做事。(不可使,知之)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百家争鸣时期,仁爱之心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道德修养至关重要。仁者爱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人,与人友好。
或许有人会说,孔子的“仁爱”思想太过于理想化了,但其实,放在现代社会,依旧是有现实意义的。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之人,又何尝不是“仁爱”的体现呢?
家庭教育中的“仁爱之心”
孔子有言:“仁者爱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所谓爱,不仅是要爱自己还要爱别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做到爱别人呢?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
“人之初,姓本善”,善良和同情本是孩子的天性。可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自私、冷漠、无情的一面,这与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关系,尤其是家庭环境。如果父母一味的溺爱子女,那这样的家庭教育就是失败的。
爱人是说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但绝不是无条件、无底线的赠与和满足。这样不是爱别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和父母。这样会增加对方的骄纵之心,会害到对方。爱人,是说从内心里真正去爱别人,让对方保持平和的心态。
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中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为:只有那些有仁德之心的人,才能去爱人和恨人。也就是仁爱之心,会教我们正确对待爱和恨。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还有“恨人”,爱与恨是有界限的,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只一味的教育孩子与人友好,去爱人,而对陌生人没有防备之心,那也是不行的。
社会是复杂的,老话说,人心难测。我们对人友好的同时,也需要保护自己,具有一定的防备之心,也要学会去恨人,这里的“恨”不是怨恨,仇恨,而是一种适当的自我保护,以及鉴别坏人的方法。
与善人言,暖如布帛。见人善言,美于诗赋文章。爱之者,是善良的,是感恩的。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