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舐犊情深 ,恩威并施
《傅雷家书》是一本被很多人推荐,反应中国传统家庭里,亲子教育的一本好书。
我看到网上有些评论说,傅雷的教育太严厉了,家书里对儿子的关心和干涉太细致具体了,是一种变相的控制。说实话,刚看也有一些不适,觉得有些界限不清,干涉过多。
但抛开我们今天的时代背景,将自己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通讯不便的年代,再读《傅雷家书》就能感受出那份浓浓的亲情和细致入微的爱了。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言语学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是一个受过良好中西方文化熏陶的谦谦君子。他在很多方面都很有造诣,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傅雷平时对孩子们的管教是极严苛的。
书中讲道,傅雷的孩子在他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他规定孩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
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挑肉食,又不听父亲警告,傅雷就罚他只吃白饭。
有次傅聪在书信中写错了一个字,傅雷就这个问题写了足足半页纸进行指正。
傅雷家教的严厉,在今天看来是有些过于“残酷”,并不主张全盘照搬,但他爱子教子,高度尽责的家长态度,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现在很多人在教育孩子时,喜欢断章取义地遵循“父权主张和父为子纲”的祖训,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无条件服从家长。
我想说,时代不同,人也不同了,好的理念可以借鉴,但是方法不可完全照搬。并且,看《傅雷家书》也会发现,其实傅雷的“严”是有章法,有规则的,是一个先立规则,再执行的过程,并不是"老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是一个恩威并施,宽严相济的家庭教育。父亲除了特别严苛的一面,还有特别温情和舐犊情深的一面。
比如,他会关心儿子在国外是否适应,写道:“只身在外,言语隔膜,相当孤寂,那是一定的,好在你有音乐陶醉,尤其还有那个艰难的任务,需要你努力,需要你完成。不过练琴也要有个节制,计算,第一不要妨碍你的健康为上。”
试想,当身处异国他乡的儿子,读到这样的家书时,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一定倍感温暧和亲切吧。
反观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赚钱,让孩子当留守儿童多年,每年就春节才得以相聚。回来之后也是关心孩子学习,多过关心孩子心理感受。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和习惯,就搬出自己父母的椅子出来,端坐在上面义正言辞,根本不关心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亲子之间缺少了亲情的流动,缺乏真实的情感互动,导致很多孩子虽然父母双全,却活得象个孤儿,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而倍感孤独。
我们总在讲“爱孩子”,但为什么孩子总是感知不到我们的爱呢?
《傅雷家书》告诉我们,爱是一种被关注,被惦记,被牵挂的,可以被感知到的体验。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关注的主体一定先是“人”,再是“事”。
只有当孩子的感受被看见,被理解,被重视了,孩子才能真正放下防备,与父母不站在对立面地,接收到这份爱,这样的爱才真正具有滋养和疗愈效果的。
02
▼
反求诸已,相互尊重
《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段:“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
次日,又写了一封:“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的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通过书信,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于自己的严苟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感到十分的后悔和自责。
究竟这件错事指的是什么呢?
原来,傅雷与儿子傅聪曾因为一个音乐上的问题而争论起来。当时傅聪根据自己的音乐感受,不同意父亲的观点,与之争论。而傅雷却认为儿子言论太过轻狂,导致双方严重冲突。
在父亲勃然大怒的情况下,倔强的傅聪离家出走月余,后来还是因为姑夫去世,家人从中调和,父子才得以和解。
这让我想起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冲突的情景。
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会越来越多呈现叛逆和不听父母话的时候,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总是频频发生。
父母总是被气得想揍孩子一顿,孩子也总是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在家里感觉很孤独,感受不到爱。
我们以傅雷和傅聪为例,亲子之间的冲突,一是孩子言辞激烈,不够尊重父母;另一方面,也是父母没能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单方面的将孩子的顶嘴,理解为唱反调,看不起自己,是在挑战自己。所以会十分的恼火和反感。
傅雷家庭教育的成功,就在于他敢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所以,他才会写那样一封情深意切,诚恳真挚的家书。
倘若傅雷一直固执已见,天天黑着,板着一张脸,他们父子的关系会缓和吗?傅聪会愿意十二年不间断地与父亲频繁书信往来吗?傅雷又怎么会有机会,通过书信的方式循循善诱,教会儿子成人成材?
在家庭生活中,只有当父母愿意听孩子说话,并且懂得尊重孩子,且在意见分岐时,愿意从自身找原因,才能给予孩子平等的对待和足够的关心,才能让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这样孩子做错了事也原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并愿意改正了。
爱是一种由心而发的情感,是一种彼此感到愉悦的情感,如果双方在关系中感到紧张,感到愤怒,感到委屈,那一定不是爱。
只有当孩子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了足够的爱,心理需求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孩子才不会站在对立面上,才愿意交心和就事论事。
所以,
教育的基础,是好的亲子关系。一切爱,都源于相互理解和尊重。
03
▼
爱子教子,循循善诱
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通过全书296封家书感动了无数人。
他在书中事无巨细地关心儿子在国外的生活,从学习、生活到恋爱、婚姻,无事不操心,无事不过问,唠唠叨叨的,让今天的我们读来,觉得过于琐碎和多此一举。
但正是这种不厌其烦的唠唠叨叨,搭建了他们父子沟通的桥梁,紧密地联结了彼此的情感,既便是在那样一个十年浩劫的艰难岁月里,也让在异国飘流的傅聪,从父亲的书信中吸取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与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
前几天听过一个案例。
男孩子因为高考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当时他想复读,但父母却以国内教育不如国外好为由,将他送到国外读书。
海外求学的他,语言不畅,身边又没有一个朋友,只能天天在家宅着。于是心中十分苦闷,就向父母倾诉。但父母每次都不耐烦地教训他:“男孩子,坚强点,别象个小女生一样矫情。”
于是,他再也不向父母倾诉了,虽然每周都会固定视频 ,但谈话永远都在3分钟内结束。
父母:干嘛呢?
儿子:没干嘛。
父母:没干嘛?那天天在干嘛?
儿子:......(沉默)
父母:好好学习,钱不够了再给你转点。
儿子:嗯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渠道干瘪单调,亲子沟通成了没话找话的尬聊。父母觉得越来越不懂儿子,儿子觉得父母越来越不爱自己。人在眼前,却心在天涯。
父母在国内为了留学的儿子拼命赚钱,累到吐血。儿子在国外交不到朋友,学业又跟不上,人渐渐就抑郁了,天天宅在家里,变得越来越胖。
儿子后来因为学业太差被退学,父母听闻如雷轰顶。回到国内后,父母觉得十分丢脸,于是把一腔不满天天发泄到孩子身上,那个儿子终于不堪重负,在一个晚上留下一封遗书后跳楼自杀了。
遗书写道:“我活在这个世上就是一个累赘,我走了,你们就开心了。”
这样的悲剧令人扼脆叹息,但绝非仅此一例,纵观近几年的青少年自杀新闻,这样的案例真的是比比皆是。
著名的心理专家李玫瑾在一次访谈中说:“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关注他有多少,你在他依恋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
傅雷,用296封家书陪伴了儿子渡过了人生最重要的12年,那字字句句都浸透着他对孩子细微变化的洞悉和了解,他用细若发丝的父爱敏感,指引儿子走出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困局和迷区。
而现在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还停留在“养生”而非“养心”的阶段,很多父母为了赚钱早出晚归,一天都碰不上孩子几面,见了面也只问学业成绩,少有关心情绪与感受。
亲子之间有情感互动的沟通和交流太少了,这就导致滋生“爱”的成长环境被破坏,人性也就乱了,这时再去教育也就没有用了。
学学傅雷,以“爱”发心的“唠叨”和“说教”让孩子感受到被人关心、关注和呵护着,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是如此的细致入微和无处不在。
爱孩子,就让自己的心努力靠近,去倾听他的心声,感知他的喜乐。
- THE END -
作者:黄鹂,又名真水无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计划青少年心理师,专注于儿童心理和青少年成长。
关注公众号打磨慢时光
让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