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大是比较常见的成语,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大的罪了。
它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小人之口,却害死了楚国一位令尹(相当于宰相)的性命。小人毒舌之杀伤力由此可见一斑。一、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公元前627年冬天,楚国令尹子上带兵攻打陈国和蔡国。陈、蔡和楚国讲和,楚军转而进攻郑国,并准备把因被郑文公等人讨厌而出国避祸的公子瑕送回郑国继位。可惜公子瑕没那福分,在战斗中因战车翻倒失手被俘,随即被郑国处决,好在郑文公的夫人可怜他,把他收敛起来安葬在了郐(kuai)城之下。
而此时,晋人看到蔡国又与楚国交好,心中不满,便派阳处父讨伐蔡国。楚成王命令子上带兵驰援,两军在浃水两岸安下大营,临水对峙。
此时正是寒冬,眼见楚军拦路,自己又远道而来,供应困难,阳处父很是心焦,于是派使者下书说:“我听说,文者不能冒犯理顺的人;武者不能躲避仇敌(文不犯顺,武不违敌)。你如果真想作战,那么我先退三十里,你渡河排好队形,早打晚打随你便。不然的话,咱们这样大眼瞪小眼的,白费力气。”
书信送到楚军大营,阳处父坐上马车在河边等着。子上想要渡河而战,被手下大孙伯阻拦说:“千万不能渡河。晋人不守信用,如果我们渡到一半时攻击我们,我们后悔死也来不及了。不如让他们缓口气。”于是,子上下令楚军后退三十里。
此举正中阳处父下怀,派人到处嚷嚷说“楚军逃跑了”,自己则借坡下驴,带兵回国。楚国军队等了半天,见晋军毫无动静,再一打听,竟然早溜之大吉了,也退兵而回。
按说,子上此次出兵,虽然没有和晋军交战,但毕竟遏制了晋国的战略企图,保全了蔡国,算得上功德圆满。
但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子上万万没有想到,此举被早就对他心怀不满的楚国太子商臣钻了空子。商臣对楚成王进谗言说:“子上此次出兵,没有作战就退兵回国,我听说,是子上接受了晋国的贿赂才回避作战的,这是楚国的耻辱,没有比这种罪过更大的了。”成王一听勃然大怒,没有给子上任何解释的机会就杀害了他。
但是不久,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楚成王就悔青了肠子。
二、死到临头才明白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太子商臣之所以一心想着除子上而后快,也不是没有原因。
原来,当初一日,楚成王在是否立商臣为太子的问题上产生了纠结,就向子上讨主意。
子上没有意识到立储问题蕴含的巨大风险,也没有说出“此君家事也”而避祸,而是实话实说:“您年龄还不大(君之齿未也),而且喜欢的女人又多,我担心您现在立了商臣,以后有更喜欢的人选又加以废黜,势必引发祸乱。还有楚国立太子,一直是选择年轻人。而且商臣这个人,眼睛像蜂子,声音像豺狼(蜂目而豺声),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不能立为太子。”
楚王“弗听”,但是子上的一番话却很快传到了商臣耳里,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
所谓旁观者清。立商臣为太子后,楚王果真又有了更喜欢的人选——王子职。就在犹豫之时,商臣已经通过内线获得了相关消息。
为了确认该消息是否准确,商臣找到老师潘崇讨要主意,问如何才能摸清楚王的真实想法。潘老师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商臣设宴招待江芈但是故意表现出不尊敬的样子。
江芈是楚王的妹妹,远嫁江国后又回到楚国省亲,常住宫中尚未回国,应该是消息灵通人士。据说此女脾气急躁、心直口快,所以被潘崇当作了“污点证人。”
商臣依计而行,江芈果然中计,盛怒之下脱口骂道:“啊!下贱胚子,怪不得君王要杀掉你立职为太子啊。”
商臣屁滚尿流地跑到老师那里,哀求救命之策。
潘崇问:“能甘心侍奉公子职吗?”
“不能”
“能出国流亡吗?”
“不能。”
“能做件大事吗?”
“能。”
于是,又一场宫廷政变大戏开始紧锣密鼓上演。
当年十月的一天,趁着夜色,商臣带领王宫卫队团团包围了楚成王的宫殿,并逼成王自杀。
面对着一脸狰狞的商臣和雪亮的刀剑,楚王不由想起了被他诛杀的子上的肺腑之言,但他仍不甘心,希望有人来救他,于是说:“儿啊,厨师刚刚为我蒸上熊掌,我能不能吃完后再死。”商臣冷笑着说:“你就别做梦了,想拖延时间等人来救你。少废话,赶快自我了断,还能留个全尸。”
《左传》特地记下了这个日子——公元前626年10月18日,桃花夫人的儿子,杀掉哥哥楚堵敖而自立的楚成王熊恽(yun)自缢而死。太子商臣被立为国君,是为楚穆王。
心满意足的穆王,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把当太子时的房屋和财产都赏给了潘崇,并任命他为太师,兼任宫廷“禁卫军司令”(掌环列之尹)。
一切收拾停当后,穆王挤出几滴眼泪,命人给死去的老爹选个谥号。据记载,不知道是因为临死没有吃上熊掌而伤心,还是悔恨自己没有听子上的话,楚成王死后一直大睁着双眼。
掂量了半天,穆王拍板决定给自己老爹谥号曰“灵”,这是一个恶谥,有荒唐荒淫之意。结果成王的眼睛更大了,看样子马上就从棺材里爬出来。大伙看了害怕,赶紧改谥号曰“成”,楚成王才闭上了眼睛。
据说,噩耗传来,心直口快的江芈也自杀身亡,向自己的哥哥赎罪。
三、多余的话
子上、成王和江芈死了,都死得那么不甘心。
这其中,死得最冤的是子上。他算得上是一个一心为国、襟怀坦荡的人,却不幸卷入宫廷内斗,被谗言害死。
而类似一幕,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屡见不鲜。无数血的事实已经证明,只要这种社会运行模式不变,宫廷式内斗现象将一日不绝,最多换个导演和演员而已。
而帝制社会恰恰是不约束小人的,更甚者它更喜欢用小人约束好人,最后把好人也扭曲成小人。
翻看中国古代典籍,除了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什么《菜根谭》《呻吟语》还有某某家书、某某家训等心灵鸡汤类文章比比皆是,其中翻来覆去啰里啰嗦说白了其实就是那么几句话“王法不重要、原则不重要、道德放一边、夹着尾巴做人,活得时间够长就好。”
所以,连呈给皇帝老儿御览的《资治通鉴》也忙里偷闲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名将郭子仪每逢见客人时,自己的姬妾从不离左右。但是有一回,郭子仪病了,御史中丞卢杞听说后前来慰问,郭子仪立刻下令所有的侍妾离得远远的,自己一个人坐在几案后耐心等候。
后来,有人不解其中奥秘,忍不住问郭子仪,郭子仪说:“卢杞这人相貌丑陋而且内心阴险,女人们见了他必定会讥笑。如果卢杞以后得志,我们整个族群将一个不剩。”
史书记载说,卢杞,官二代,滑州灵昌人,貌丑、色如蓝,有口辩(结巴),后官至宰相。为人歹毒阴狠,包括大书法家颜真卿等10多位贤良之才都被他陷害而死,而且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痛怨之声,喧嚣遍及天下。流毒所及,连皇上也差点受到连累遭遇不测。
而此人最后的结局是:仅仅贬官而已,且寿终正寝。
唯一让我们稍感欣慰的是,他一生对郭子仪毕恭毕敬,从没有加害。
小心使得万年船,至理名言。但是有多少人能有郭子仪这样的智商和情商呢?
国学经典欣赏:
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外仆髡屯禽之以献。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
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不然纾我。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子上欲涉,大孙伯曰:“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乃退舍。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遂归。楚师亦归。大子商臣谮子上曰:“受晋赂而辟之,楚之耻也,罪莫大焉。”王杀子上。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传》
国学成语故事(37)罪莫大焉:英雄豪杰多死于小人之手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一、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二、死到临头才明白
三、多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