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自觉的名言警句】论语与修养|能自我约束的人,为人处世时就少犯过失

时间:2023-03-27 13:19:3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人们都喜欢自由,不喜欢约束,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所有人都无拘无束的生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顾及对别人的影响,结果是大家互相妨碍,反而不能自由,这就说明自由不是没有条件的。

自由必须以不妨害他人,不跟他添麻烦为前提,也就是说,要想获得更大的自由,必须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约,约束;鲜,少。意思是约束自己人很少犯过错。过失少的原因是因为对自己进行约束,而对自己的结果是过失少,二者是因果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约束无处不在。约事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约束,靠的是人的自觉,是自律,道德约束就是内在的约束;另一种是外在的约束,要靠外在的力量进行强有力的管束,是他律,法律就是外在的约束。二者各有所长,是互补的关系。

孔子主张自律,他在《为政》篇对法律和道德的作用进行了比较:“道(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同“导”,引导;政,国家的政策法令;齐,整齐,引申为管理;刑,刑法;免,免于(犯罪);无耻,不知羞耻;格,纠正。

孔子认为,用国家的政令来引导民众,用刑法来管理民众,民众为了躲避刑法的处罚而不去犯罪,却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行为;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制来管理民众,人们就会认识到违法是耻辱的,就会高度自觉,不会去做违法的事。

道德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道德是一种来自内心的自我约束,道德强调“我要做什么”,是一种自觉执行的人生底线。人们心中有道德标准,就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大地降低脱序行为的发生;而且违背了道德,即使不受到人们道德的谴责,也会有自我良心的不安。

法令强调的是“我不能做什么”,是一种被动的约束,人们惧于惩诫而只能被动地接受,被迫按规定去做,不是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

法律也不是包罗万象,不可能把生活的细节完全容纳进去,难以覆盖到各个方面,也会有不足之处,有些不法的人就会钻法律的空子。法律只有通过道德的认同,才能化为自觉行为,那么,就不会觉得法律是一种约束。

《淮南子》:“有道以统之,法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虽众,足以乱矣。”意思是说,用道来统领民众,即使法令很少,也足以感化人们;不用道来推行,即使法令很多,也足以制造混乱。一个人有道德就会自我约束,即使法律条文再少,也不去触犯,如果不讲道德,即使法律条文再多,对他也没有管制作用。

怎样来自我约束?

程树德在《论语集释》说得很有道理,他说:“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自我约束就是从内到外的约束。

“内束其心”,就是要约束自己的内心,克制不正确的欲望。

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欲望不是固定不变的,随时随地就可能产生,在一个欲望之上会产生新的更高级的欲望,一个欲望推动着另一个欲望,永无尽头。人们如果经不起诱惑,就会逾越规矩,出现失范的行为。

韩非子:“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欲望就是水一样,如果不加遏制,就会越积越多,就会像洪水滔天一样泛滥成灾。

明太祖朱元璋:“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至。”人的不正当欲望不消除,就会像飞蛾扑火一样,惹火烧身而死才能停止。

这些名言警句告诫人们,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虽然是本能,但不是想要什么就去能得到满足,更不能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就去不择手段地获取。欲望多了就会生贪心,必然欲壑难填,不加遏制,最终会纵欲成灾。

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一些官员被“围猎”,掉入权钱色编织的陷阱,根源就在于私欲太多,为了满足自己的不断增长的私欲,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不当获利,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欲望来自于心里,要管束欲望,就要修养心性,做到清心寡欲,稳得住心神。

“外约其身”,就是谨言慎行,言行举止有度。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谨慎才能守护住道德。

所谓谨言,就是说话时要小心谨慎,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能说的话不说。

《白鹿原》中的白嘉轩是固守传统道德的典范,他说得好:“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所谓慎行,就是行为谨慎,不超越道德和法令的界限。

孔子说自己70岁时“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在的生活是在法令规定的范围之内,不会越雷池半步,如果孔子随心所欲,不守规矩,就不会要求人们按礼的规范去做,他要求学生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慎行,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手,管住自己的腿。

管住嘴,就是嘴不要馋,不该吃的饭不吃,因为吃了人家的饭嘴软,必然为对方说话办事。

管住手,就是手不要伸,在诱惑面前不伸手,不贪占便宜,不该要的不要,不该拿的不拿,因为拿了别人的东西手短,必然被别人要挟,为他办事,甚至办不合规、不合法的事。

管住腿,就是不乱来,就是守规矩,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只要从内到外地约束自己,想要犯错误就难,就是孔子说所“约之失之者鲜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里仁篇》: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这样的事比较少。”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