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掉灯的风味词四首上读:灯风已定,粉墙以东,梅英略红,小。
元宵节在古代是一个重大的民俗庆典。从汉朝开始,正月十五时灯笼、灯笼、盛大的庆祝活动开始,到宋朝和明朝,已经发展到了节日时期。
正月十三十四日开始点灯,称为试灯,十五日正元宵节,连同十五十六都是好日子,基本会有三到五天的灯会期,昼夜花灯,带动一潮又一潮狂欢的热浪,人们出门看灯赏月,走亲访友,元宵节虽然是新年最后的尾声,却将新年活动推向最后的高潮。
那么到了正月十七和十八左右,开始收灯,生活恢复正常,开始了一年紧张有序的工作和生活。
那么在明朝,农历正月十七十八日称为落灯日。
而此时还在早春,春风乍暖还寒,人间的热闹终于曲终人散之后,分明感受此时的春风,清新而寂寞,这几天称为落灯时节,此时的风又称为落灯风。仿佛灯笼不是人取下,而是春风吹落的一样。
落灯天气和落灯风,含着早春天气那种微寒清冽,倒也形象出刚刚过完灯节的人内心的淡淡失落和惆怅。
“柳外落灯风乍起。杏靥梅钿纷堕蕊。
彩架阁秋千,红绳紧、香尘满地。
春一分休矣。
银塘初暖湔裙水。催莫愁、兰舟遥舣。
沽酒趁梨花,听双歌、温柔乡里。
且住为佳耳。” 明 · 杨慎《落灯风 正月十七日留简西峃》
这首明朝的小词,写了早春元宵节之后,春寒风起的感觉。
细细烟柳之外,是吹落灯笼的春风忽然吹来,而早开的杏花和梅花纷纷盛极而落。
只看到节假狂欢之后的早晨,红秋千寂寞地挂着,那红绳子依然鲜艳,只是昨夜在这里狂欢的少男少女们都不见了踪影,留下了梅花杏花的落花和满地鞭炮纸屑,一地落红。
这个感觉其实非常真实。因为笔者就元宵节之后踏上过烟花小桥,因为节日放假,一地的鞭炮纸屑,且又还没有恢复正常的上班,人们狂欢之后都在家中睡觉,无人清扫,早上感觉特别的萧条和寂寞。
正是有着昨日昨夜璀璨繁华的对比,所以诗人叹了一声“春一分休矣”。
这个春一分,是春天三月,占三分,元宵节的热闹一过,早春也过了大半,这一分早春,在这样的狼藉下,有着匆匆过去的流逝感。
显然,他定为的早春最美,就是元宵节,梅花杏花正繁盛,灯火正热闹,随着元宵节的过去,春风吹落的梅花杏花,以元宵节的热闹,对比灯火消失后的春寒,他显然是有种悲感。
那春风也就更觉得寒冷了。
他所在的地方,正月十七已经元宵节过。
早春虽然将逝,但是春天还长,还是要珍惜春光。元宵节过后,春水回暖,正是古代女子在河边洗晒衣服的时节,在这样的早春里清洗裙子,是因为此时的春水,代表繁殖生育,河边多有寻常看不到的美女特地进行着古老的风俗,也意味着这个时候的河水,不在冰冷彻骨。
这和三月三"上巳节"近似,只是各个地方的内容有所区别。
梅花和杏花落了,可是梨花开了呀,美女们还是会在春天里出游,比如像古代的莫愁一样近水划舟,整个春天时段都是恋爱的佳期,让我们还是珍惜春光,不要惆怅在落梅风,落灯风里,让我们去听那春天纯朴的山歌,享受美好的春天吧。
实际正是因为伤感,才沉醉春天的美好。从正面的意义上来讲,这是化解时光的悲感,但是同时也清醒知道春天和人生的短暂吧。
“雨斜风细。沈坐春寒里。
一树小梅花谢矣。又是落灯天气。
闲中独自支颐。暗中苦自寻思。
蓦地有人看见,低头兜上鞋儿。” 清 · 郭麟《忆萝月》
这是元宵节后的十七十八日,盛大的元宵节过去了,灯也收了,生活看起来恢复正常,但是的确今天昨夜之别,还是分外分明。
早春的东风细雨,带来阵阵春寒,没有花灯人流的热闹,这春寒就冷得分外分明。
这是在公共的园林里,他一个人冒着细雨,坐在一树梅花下面。
梅花也仿佛和元宵节的灯火一样,盛极而谢。
他坐在梅花下良久。其实不用多想,也知道他经历情感的苦闷,春雨天气,跑在这里坐着发呆,要不就是失恋,要不就是在恋爱情绪中。
是昨天在这里遇见什么人了吧,他在回味。
而且还是支着脑袋,脱下鞋子,半倚半靠,沉醉在回忆和伤感中,忽然自顾自地笑或者哭起来。爱情中的人都是疯子。
忽然,他发现有人看着他,仿佛观察他很久了,他才觉得自己的失态,赶紧低下头,装作穿鞋子,匆匆离开了这里。要是被人当作疯子,可不是件美事。
是不是这样的景色很美呢?当然美,凄美,细雨梅花落,反正正常的人就是喜欢也不会像他这样,起码打个伞之类的,更何况,这样的天气,还有恻恻春寒。
他不过是心里有团相思火而已。但这样的恋情,大约也迟早会熄灭在春寒里吧,看他这被惊吓的感觉。春心才起就被吹灭,真真叫人好笑这点懦弱。
然而在成长时期的敏感少年,多半如此吧,有了心思,却又怕被人窥破心思,更怕被人说成不正常。倒是让人心会。这早春早寒里的脆弱春心和绮怀。
“短烛三条,冻梅一树。
月痕窗外徐徐去。
落灯天似晚秋寒,病春人卧消魂处。
拨火香残,弹丝调苦。
客愁央及啼鸦诉。
梦中寻梦几时醒,小桥流水东风路。”清 · 王策《踏莎行 次皋谟叔韵 》
这是远离喧嚣的外乡,元宵节是他乡的热闹,和他无关,元宵节过后的萧条倒是应对他一惯的寂寞。
他没有享受元宵节里灯火的温暖,但是元宵节之后的春寒倒是不欺负他,落了万家灯笼,也吹进了他的居所。
在这里,他没有花灯红烛,只有短短三支蜡烛,照见了他的清寒,也照在了窗外的一树春寒梅花上。
月亮西沉,再圆满的春月,也过了最饱满的时候,且渐渐天要亮了。
这样的落灯天气,早春风寒,仿佛还是晚秋那种感觉,那不过是他心理上的秋天,万事消沉摇落,还没有缓过劲来。
这冷烟秋火的感觉,当然是他在外乡,奋斗中的人一切节俭,恐怕是过年都没有回去,手上无钱,心中不暖,有家难回,连弹的琴都是苦调,这样的春寒里,他分外思乡,但是又没有办法回去。
他在梦里也渴望回到家乡,在家乡春暖花开的路上。
人生总有一段被压抑凄冷的时光,看得见春光,但是那是别人的,到不了自己心底,所有的寒,都是寒,无论春夏秋冬。但是只要熬住,过了这一阶段,就自然会有转机。
心有梦,事竟成,至少我相信,他一定会走在春风十里春暖的回家路上,忘记这一刹,落灯春寒似晚秋。
“落灯风定,粉墙东、梅英一点红小。
景物融和,爱春光恁好。
鹦哥哢巧。
唤帘内、浣花须早。
况有阶前,东风露井,一泓清晓。
行来碎珠自舀。
倚银床百尺,轻漾素绠,
却讶琅然,触铜瓶声悄。
多年玉导。
看依旧、凤蟠龙扰。
手抚遗钗,裙扶花影,归房微笑。“清 · 陈维崧《辘轳金井 咏闺人汲水浣花 》
这是写早春元宵节之后,心爱的恋人在早春里浇灌梅花的场景。
虽然梅花盛开在早春,很多梅花元宵节后就凋谢了,但是梅花因为品种地域还有每年气候的差异,花开有早有迟。
比如这元宵节过后,天气恰好回暖,风停寒止,所以叫作”落灯风定“。
灯笼是吹落了,好在风也停了。
在院墙东,一树红梅正在里次第开花。
太阳打在门帘上,鹦鹉在叫唤,房间的恋人在说,如果浇花要趁早上,庭院里有井水,正好可以浇灌梅花,想必那笑也盈盈。
元宵节后,是生活正常的开始,女子一早上就打水浇院子里的梅花,就是这样勤快和爱惜生活。
只看见她将井水泼辣地提上来,在水还在晃荡时,就将水注入浇花的铜壶中,水声清脆,她动作优雅熟练,壶水浇灌在梅花枝头,如同龙飞凤舞,那是她多年浇花养出的习惯。
然后浇花之后,在梅花树下,整理一下自己,笑笑走进房间。
非常的家常而细腻。
这个女子热爱梅花,热爱生活,脸上带着早春的快乐和笑容,多年之后,诗人都不会忘怀他这个生命中的女子,给了家的浪漫和温馨,让他清寒的生活里,有着早春的笑和明丽。
女子对梅花和手中的浇花壶多年有情,而诗人对这个女子有情。
有些爱,起源于青梅竹马的纯真年代,如同永不能忘怀的早春。哪怕是元宵节后的落灯天气,恻恻春寒。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