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家访小结——银行家访小结…

时间:2022-12-07 06:32:5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南京市发布《促进家校共育十项举措》,打出了一套促进家校共育的组合拳。家校共育是我校的特色工作,作为南京市十项举措中“吹哨报到”联动机制的试点学校,100%的老师走访100%的学生家庭,伴随紫东走过了10年家访路......


“小李现在变化可大了,本来回家就想着玩,老师们来家访之后,他觉得老师对他特别重视,我们也接受了小张老师的建议,改变了以前经常批评他的方式,家里现在特别和睦,他现在一回家就主动写作业,有时候还会帮我们做点家务活,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这是紫东的家长讲述着自己的孩子在老师家访后的变化,这样的情况不是个案,近十年来,看似小小的家访被紫东的老师们发挥出了大大的能量。


紫东的每一位老师用家访这样温暖而朴素的形式,践行着“爱的教育”理念。寒假期间党员教师实地走访了108户学生家庭,本学期开学至今已累计走访了200余户学生家庭,紫东教师用自己的脚步访出教师育人的新活力,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青年教师葛盛老师利用假期,先后走访了近100名学生的家庭,用一种质朴的方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2019年7月,中国青年报以《90后老师家访四年 手写10万字暖心日记》报道了葛盛老师的家访故事,新华社、人民网、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等几十家媒体相继转载报道。如今,葛老师继续走在家访的路上,给孩子们带去了老师的爱,带去了适切的教育方法,用“家庭工作坊”的形式,创新实践家校共育新模式。他作为南京市师德宣讲团成员,正在向社会传递“爱的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正能量。

同时紫东的家访项目也产生了极大的辐射影响力,对于全体教师来说,每走访一户家庭,都是一段美好的经历。通过家访,才能看到学生背后的故事。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将一直走在家访的路上,阅读孩子们成长的青春故事,享受教育人生的美好时光。


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四月,我校举办了家访分享会。会上由不同教龄段的班主任老师于陈、曹雅倩、李悦、张淑怡、朱晓敏与全校教师进行了家访小组的分享总结。各位老师从具体案例的角度出发,谈及家访的感受,分享在家访路上自己与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于陈老师分享了在寒假期间进行的党员家访活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家访的情况以及家访理念。习主席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讲好孩子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访,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也应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家访,老师们更好地了解了孩子,以及孩子在家的情况,同时通过家访,消除了亲子之间的误解,取得了相互理解、信任,从而寻求更加恰当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润物细无声,家访,我们一直在路上!

曹雅倩老师在分享会上讲到:“第一次以家访的方式开启教育旅途,让我终身难忘。在到达家访目的地之后,自己产生了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看着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父母的教育理念之后,我更相信:他们一定在某些方面面临着和我当时一样的困惑,所以我更要跟他们推心置腹去交流,用‘感同身受’来唤起他们学习的动力,身体力行地去解决他们的困惑,让他们在青春成长的道路上并不觉得孤单,也不会觉得无人陪伴。作为老师,我感受到了自己肩负重任,我会更像父母一样去爱我的每一个学生,尽力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不忽略任何孩子,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李悦老师与大家分享《走近他,理解他,欣赏他》,从新教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在家访中的收获与感悟。不只是增强了对孩子的了解,更是打开了家长的心扉,搭建了心灵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家校共育的脚步。每次家访后,她会用四个字来概括,或许不够全面,却是当下她对于这个家庭最大的感受。

“‘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我想,我们所做的就是呵护好每朵花、每棵苗,让他们能在花期到来的时候尽情绽放。”

随后张淑怡老师发表题为“微光可成炬,大爱映紫东”的汇报分享。她以一幅“家访准备计划”简笔画为入手,将家访分为访前、访中和访后三个环节,生动形象的再现每一次家访背后家长、孩子和老师的心与心的碰撞。她提到,老师和家长们所形成的合力就是孩子成长途中为之遮蔽风雨的参天大树和沿路的鸟语花香。同时,她坚信家访不是结束。相反,正是一切的开端,家长和老师在家访过程里发生的一切对话不过是为了寻找更适合孩子教育的方法和方向。

最后她感念,紫东的每一位教师就是一簇微光,微光与微光相聚形成火炬,火炬点燃火炬,最终终将永远照亮充满大爱的紫东!


朱晓敏老师在家访过程中和初三家长探讨了孩子缺少学习内驱力的原因。一些孩子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学业和专业的选择,也不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和潜能。当他们需要反思自己时容易退缩推诿,遇到挫折时容易怨天尤人。有些家庭觉得孩子需要物质富养,殊不知这样反而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追求。随遇而安和享受当下的佛系观念,也让孩子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创设良好的家校共育机制,对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至关重要。朱晓敏老师分享了自己家校共育的有效措施:通过每日一信息,每周一联系,建立长久和谐的家校沟通机制,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勇于超越的健康心态。她还说到教师需要用好家校微信群和家校联系本,做到网络平台和书面文字的互融互通,逐步唤醒学生的学习原动力。

五位班主任老师分享了家访路上的故事和深刻感受后,由德育主任助理葛盛老师总结经验,分享了如何有效进行家访活动的设计。


在全市推行家访的大背景下,紫东的家访路已经走过了近10年,家访工作也已成体系。葛盛老师从家访备课出发,给予全体教师们方向引领。一直以来,紫东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共同走访的家访团队。葛老师从学校的家访构建与班级层面的家访构建入手,讲述学校新阶段的家访目标。接着,葛老师从家访的不同阶段与目的分别阐述家访行为的背后意义。

家访过程中老师应当注意哪些方面,家长和孩子可以做哪些准备工作,葛老师也分点列出,给予了最详实的指导。

家访之后,怎么办?德育处李平主任提出了新思路——家庭教育工作坊。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讨论、短讲、辩论、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旨在促进教师在家校共育方面专业化成长,从而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构建家校共育体系,从点到线再到面全方位覆盖,为学生成长提供正向行为支持。

点对点的家庭教育工作坊以“微课题”的家访活动为载体,教师团队走出学校,走入学生家庭,进行“点对点”的深度走访,这样的工作坊帮助家长掌握专业的家庭教育方法,更新家庭教育理念。线是指一类的教育对象,是家庭教育工作坊的主要实施方式。授之以渔,促进家庭教育良性发展,助力学校教育。

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的教育力量,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联合班级任课教师成立班级教育团队,进行家庭教育工作坊的实践研究,希望为家校共育工作提供一个抓手,打开一扇窗户。


最后,陈荣华校长在对紫东各位老师家访工作的肯定中讲到:“首先,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紫东人一直走在家访的路上,用完整的教育促进教育的幸福完整,享受教育人生的美好时光。家访过程中看到了班主任的力量,团队的能量。关注学生重要节点、关注方法、关注技巧。因为紫东每位教师的坚持,让‘家访’这简单朴素的词汇和行为生发出了无穷的教育力量,也在学校教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我们仍然在继续,期待更加精彩的家访故事。”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