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检查一下 2021年上网的程度。
“那天,我英俊的老板说。”丫头,年终奖取决于最后一个月的表现。
我内心咯噔一下。既然提到年终奖,那我来说说我高傲在哪。“我爸说,如果今年年终奖还没有他一个月收的租多,那我明年只能回去继承他的衣钵了。哎,上一次听到老板谈年终奖,还是在上一次。”
这段糅合今年流行一时的丫头文学、咯噔文学、privilege文学、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的句子,你读出了其中的几种?
层出不穷的“XX文学”在大浪淘沙的互联网环境里,注定是昙花一现,下一波网络热词正在迫不及待地赶来。
倒是有一个男人,他创造的独树一帜的文案风格,即便过了30年,依然能成为各大平台博主争相模仿的对象。
这么说吧,“给力”会过期,“浮云”会过期,就连“XX文学”也会过期,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不会过期?
大概就是“用王家卫的方式”系列。
王家卫,还是流量密码。
万事皆可“用王家卫的方式”
一切平庸、琐碎、无聊的日常,只要用“王家卫的方式”解锁,顿时就变得集文艺与优雅于一身。
有被笑到,谢谢。
打开千篇一律的防诈骗视频,你分分钟被高高在上的说教话术劝退,但如果用王家卫的方式拍防诈宣传视频,打开方式是——
“我给朋友借了3000块钱,她只用了1秒就确认收款,但是在1分37秒之后,她才对我说谢谢。”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我等的是一个人,但她找的不是一个我。”
这种“一件普通的事+一个精确到分秒的时间+一件更普通的事”的造句方式,早已被无数人总结过,是王家卫风格文案的速成技巧之一。
画面配上光怪陆离的城市街景、主人公独自前行的落寞身影,再来点王家卫电影的标配BGM,一个同时失去钱财和爱情的悲剧,刻画得如此入木三分、催人泪下。
某企业的防诈宣传片。/微博截图
还记得我上高三的时候,同学们争分夺秒地学习,掐着下课铃声直冲食堂,就因为早去一点能减少排队的时间。
时隔多年后我发现,这种颇为狼狈的无奈之举,如果用王家卫的方式解读,便有了一种更为诗意和深刻的剖析——
“一直以为我和冲到食堂抢饭吃的人不一样,但原来饥饿的时候,所有人都一样。”
原版台词来自《春光乍泄》。
事实上,“用王家卫的方式吃食堂”还成为备受高校学子青睐的玩梗方式。
比如清华大学官方就放出过一段短片,在其文案和拍摄手法中,《重庆森林》的影子清晰可见——
“其实了解一个饭堂并不代表什么,窗口和装潢总是会变的。今天这里可以是海南鸡饭,明天它就可以在三楼开一间水果捞。”
用王家卫的方式打开清华食堂。/微博
在某乎上,有关“用王家卫的方式XX”的帖子,涵盖了恋爱、婚姻、职场、生活等方方面面。
一个普通人从出生到死亡可能会遭遇的种种烦恼,似乎都能在互联网找到一种带有王家卫风格的语言表达。
而在各类视频平台上,“用王家卫的方式”是当之无愧的流量密码。通常有两类视频容易出圈。
一种是模仿王家卫的风格拍摄自己的日常生活Vlog,吃喝玩乐、失眠熬夜、恋爱结婚、生日过年都能安排上“用王家卫的方式”。
另一种是模仿王家卫的风格重新剪辑其它影视作品,比如“用王家卫的方式打开《西游记》”“如果王家卫拍《亮剑》”等视频均收获超百万的播放量。
王家卫的方式
为啥还能火
王家卫是名副其实的“大牌收割机”。
张国荣、梁朝伟、刘德华、张曼玉、刘嘉玲、林青霞、王菲……这批能代表香港影视圈某个辉煌阶段的人,都在王家卫的电影里留下过绝代风华的身影。
他本人更是为数不多的、在国际电影圈拥有声望和赞誉的华语导演——在拿了金像奖、金马奖之后,又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收入囊中。
人们不会长久地研究和模仿一位寂寂无名的导演的艺术风格,但王家卫一直都是导演圈的顶流,在文艺电影圈更甚。
王家卫电影中自成一派的视听效果和情感描摹,被反反复复地解构过。
时间倒回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在经济腾飞的热闹之下,都市男女们的孤独不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成为王家卫的镜头热衷捕捉的对象。
颜值高峰。/《重庆森林》
个人的迷失感和孤独感、反叛和逃离,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中显得渺小而矫情,但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找到了载体。
好比现实中的打工人,即便前一天晚上还在为失恋痛哭流涕,只要第二天太阳升起,仍然得保持情绪稳定地来到工位上。
在效率至上的经济法则面前,一切都在马不停蹄地向前,人的情感浓度被稀释。而王家卫做的,是把这份情感的浓度增高。
就像《重庆森林》里的梁朝伟,在失恋之后会对着肥皂和毛巾自言自语,面对忘记关水龙头的房子说:“我一直都以为它很坚强,谁知道它会哭得这么厉害。”
对着肥皂说话的梁朝伟。/《重庆森林》
又比如台词里那些精确的时间、距离、地点,让幽微的情绪在烘托中变得浓厚,因为只有敏感的人才会格外注重细节。
站在今天来看,人们仍然置身于无处不在的都市生存压力中。王家卫一直试图表现的孤独感、疏离感,还能让无数年轻人找到共鸣。
一边是996的工作时长和35岁危机,另一边是高房价和学历膨胀,在焦虑的前后夹击下,能够像王家卫一样细腻地观照内心世界,是难能可贵的。
于是深夜emo的年轻人,就算未曾真正了解过王家卫,也会被“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样的台词打动。
“用王家卫的方式”系列没有随着香港电影的落寞而变得沉寂,反而在短视频时代迎来了新的热度。
因为王家卫的视听和文案风格,就是短视频最容易模仿的对象之一。
拍几段熙熙攘攘的城市景观,编两句故作深沉的旁白,再加一段适当的BGM,足够在互联网上打出含“王家卫”字眼的标题了。
没有第二个王家卫
距离王家卫的处女作《旺角卡门》上映,已经过去了33年,却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像王家卫一样的导演。
如果从商业意义上来看,王家卫绝对是那种能让投资人避而远之的导演,毕竟他的任性广为人知——出片慢、耗资大,最要命的是,作品还算不上卖座。
王家卫还是个十足十难搞的“领导”,在没有剧本、分镜表、拍摄进度表的情况下,就把一众顶流演员先哄到片场,必要时使用没收护照的招数。
甚至演员们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以及正在开工的这部电影要拍多久。
那帮大牌演员在王家卫手下没少吃苦头。拍《阿飞正传》,梁朝伟吃了27次梨,刘嘉玲擦了20多遍地。有时,拍得很煎熬的镜头还会被一刀剪光。
张国荣也在这电影里。/《阿飞正传》
要是今天有一个项目经理,在自己还没搞清楚到底要干吗的情况下,拉着其他人陪他折腾,而且还随时把钱赔光,那么很快就没有老板愿意雇佣他。
但偏偏,王家卫拍了一部又一部,让投资人心甘情愿地掏钱。那个年代,香港电影投资人最看重两样东西:大牌明星和境外发行。
虽然票房低迷,但许多明星还是愿意与王家卫合作,因为业内流传着一句话:想拿奖就找王家卫。
随着老一代王家卫御用演员纷纷远离娱乐圈的热闹中心,港产片的黄金时代也逐渐落幕,那个能孕育出王家卫的环境一去不返。
《2046》的拍摄耗时5年,而《一代宗师》则是4年。现在估计没有哪个当红偶像,愿意陪一个苛刻又刁钻的导演在一部电影里耗这么久。
调色绝了。/《2046》
有这个时间,他们能批量生产多部古偶、言情、宫斗、校园剧,期间见缝插针地上好几档综艺节目,实现曝光量和收入的双赢。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日渐浮躁的投资方。3年时间,郭敬明都能拍完4部《小时代》了,且不说口碑如何,倒是赚得盆满钵满。
在“搞钱”口号高歌猛进的氛围下,赚快钱变得理所当然,放慢脚步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自2013年的《一代宗师》后,王家卫至今再无担任导演的新作。
2016年,由王家卫监制的电影《摆渡人》上映,豆瓣评分只有4.1分,此后有关“王家卫是否江郎才尽”的讨论时不时在互联网上被提起。
也许不是他江郎才尽,而是现状再也容不得他的任性。
没关系。
就算他真的再也不能复刻从前的巅峰,人们仍乐此不疲地追赶在那些光亮身后,一次又一次地模仿“王家卫的方式”。
参考文章
[1]剪刀手王家卫:那个让梁朝伟大哭的男人/今日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