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表达对人的感恩的句子】专题感恩与随想

时间:2023-02-06 06:30:2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文|李戒烟

拙文《论鲁迅后期启蒙思想的嬗变与深化》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三期期刊出版后受到了广大导师的表扬和鼓励。

尤其是一些在读的博士生学友,他们不仅为我高兴,而且亦感到一种希望——因为年轻学者现在发表论文实在太难,刊物首先要看作者来历、学历、职称、所属的学术圈等等,有的刊物甚至根本不看学术质量,规定硕士学位的论文就不能发表。而我作为一个毫无资历、背景的博士生,论文能够被一个在研究界享有盛誉的刊物录用,感到非常幸运。

于是,我通过微信向李宗刚主编和编辑部表达了自己的感动和谢意。通过读他的文章和微信请教,我感到李宗刚先生既是一位很有历史意识,注重梳理学报史的学者,更是一位注重学术建设、尤其注重培养年轻人的老师。自2011年李宗刚老师担任学报主编以来,先后主持编写了一系列反映学报发展历史的丛书。这不仅使我对《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办刊理念及编辑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在李宗刚先生带领下的学报编辑部诸位老师为学报的发展所付出的异常艰辛的努力。他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令我由衷地敬佩。这些感受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记得拙文投给学报不久后,我就收到李老师发来的一份外审意见,并受到他的鼓励。他希望我能够认真参考外审专家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文。外审意见很中肯,对扩展我的研究思路、继续深入研究该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我修改好论文后,发给李老师。随后,他便让我把论文发给孙秋英老师。在孙秋英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我的论文进入了编校环节。

先是感动,然后就是感到惭愧,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粗略和不足。学报对论文的引文和注释的准确和规范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是严苛。孙秋英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和严谨的编辑。她首先让我按照学报的格式调整和补充了一些信息,随后,传给我一个引文校对模板,要求我按照模板,将论文所有引文的原文和版权页一一拍照,并粘贴在每一个引文和注释下面,进行校对。校完后,发给她。我开始做这件事时,感到有些繁琐,觉得没必要。可是,随着校对工作的推进,我的心里逐渐变得忐忑不安起来。因为我在论文中陆续发现了几处引文和注释有疏漏的地方。当我把引文和注释原文校对稿发给孙老师后,孙老师对论文一字一句地进行了校对。

孙秋英老师不仅对论文的注释、引文和标点符号进行细致的校正,而且耐心地修改了论文中一些表达不通顺或观点表达不清晰的句子。令我十分感激的是,孙老师在校对过程中,还细心地指出了拙文中一处观点论证不充足的地方。对于上述问题的修改,孙老师都一一耐心地通过微信给我指教。其中,涉及到需要对论文某些观点或概念进行调整或修改时,孙老师还会不厌其烦地征询我对其修改建议的看法。我们经历了半个月的密切互动,论文终于完成了校对的初稿。

当我打开孙秋英老师发来的校对稿的扫描版时,看到稿子上有红笔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感到十分惭愧,也非常感动。其实,孙老师有权自行修改我的文章,但她却不辞辛苦,耐心赐教于我。

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种鞭策。孙秋英老师这种敬业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不仅体现了她对待学术的虔诚的态度,以及对研究者的思想和学术观点的尊重,而且体现了她对自身工作的由衷的热爱。她不仅仅将编辑工作当做一种职业,而是一项有价值的、担负某种使命的事业。尽管在现实中编辑常常被认为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匠人”,但在孙老师看来,编辑是“富有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可以“通过其加工的学术论文”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诚如他们所说的那样,“编辑稿件不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而且是直接参与到作者论文的建构历史进程中”。正因为孙老师拥有这种思想主张,才促使她将自己所编辑的文章,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般给予耐心、细致的培育与呵护。

编辑与作者之间这种密切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学术文章质量的提升,而且提升了研究者的写作能力。我便深受其益。这次论文的校改,使我意识到自身写作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这对学术刚起步的青年学者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说,研究者成果的呈现,离不开编辑的创造性工作。一些优秀的成果,往往是由编辑和作者合作完成的。一种好的学术生态,也是由刊物、编辑和研究者共同构建的。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刊物和编辑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当前刊物并不缺乏好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成果和论文很难得以发表。特别是对于青年学者,他们可能有许多好的观点或一些新发现,但是由于他们资历浅,文章写作未必很成熟,所以往往得不到支持和鼓励。这对于中国学术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我从李宗刚老师这里感受到,他非常注重帮助和提携青年学者。

在我投稿过程中,李宗刚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与我有过两次通话。第一次是在我投稿后不久,便接到李老师的来电。我与李老师未曾谋面,不知谈什么好,当时内心有些惶恐。没想到,李老师毫无架子,他的随和与坦诚,很快就驱散了我的紧张感。我们畅聊了近半个钟头。他仔细了解了我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以及将来的研究规划等等,也知道了我面临着即将毕业、找工作等多方面的困难。在这期间,他也跟我谈到了作为主编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学术期刊版面紧张、生存艰难等现状。最后,他说道:“我们刊物还是很注重扶植年轻人的。”这让我非常感动。

拙文临刊发前,我与李宗刚老师又有过一次通话。他对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老师说过:“学术新人要精心打磨自己的每一篇文章,好好把握每次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机会,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要是年轻人发表的文章,一直没有产生反响,慢慢将会被归为没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之列”。临挂电话,我对李老师的帮助表示感谢。他鼓舞我说:“希望你在学术上继续耕耘,将来有所成就。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我与李老师素未谋面,他却像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给予我许多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他的殷切期望,既使我顿感压力,又令我倍感温暖和感动。

回顾目前学术界的状态,可以说,李宗刚老师这种无私、宽厚和扶持青年人的情怀,体现了中国学术建设的希望和未来。尽管学术研究中还存在小圈子的现象,存在着唯学历、唯职称、唯名声、唯名气、唯名校等现象,但我们也真切感受到许多学术前辈、学术平台对于青年学者的关心和帮助,一个公正、平等、有利于学术发展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环境正在形成。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此时所表现出的学术情怀和不懈追求,将鼓励更多的年轻学人敬重学术本身,乐意奉献,敢于创新,打造中国学术的未来。至于我,定会铭记山东师大学报的指导和帮助,将感恩化作前进的动力,在将来的学术之路上倍加努力,以报答学界各位老师对我的鼓励、关爱和帮助。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