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有广知天下的大连。可以公审的话,可以在另一边自诉,自古以来就知道智兵没有好转。不审查形势,宽严相济都是错误的,以后治理蜀汉要深入思考。
这是一段充满辩证法智慧的名句,可以作为人生的信条来践行。抛开逐字逐句地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表达的信息量巨大的辩证逻辑关系。譬如,对待遇与自己存在利益纠葛或对立倾向者,站在他的角度用同理心来分析他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轨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激烈的对抗永远是最后的选择,然而,具备让对手不敢轻视的实力是一切的基础。
从管理的角度,管理的本质说白了就是让别人围绕你的计划去行动。高明的管理者往往在洞悉人性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机制设计形成一个围绕组织目标的正向反馈激励循环和反向处罚机制。如果从短期出发,简单根据成本考量的话,正向机制中忽略掉最有绩效者往往是最经济的,反向机制中确保处罚全覆盖是至关重要的。
按照现代西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激励只有在能够带来惊喜时才有效,对于没有谈判权的高绩效者来说,压低薪酬往往是组织执行者必然的选择。中国古代的功高震主、功高不赏等等所谓秘辛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从长期来看,除掉出头椽子的后果只能使组织在低效状态下运转,如果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愤然出走的高绩效者也许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如果组织的执行者基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出发,引导高绩效者及时提升自己的价值需求,将个体目标放在超越物质层面高度,问题就可以比较圆满的解决。
对于基层管理来说,杜绝细微违规往往是不现实的,许多本来的合情合理的规矩通过多层传递分解之后往往在具体的情境下出现一定的扭曲和变形,在不知变通者的善意操作下有时会引发不确定的后果,在恶意操作下更有可能完全走向组织的反面。这时,能力存在欠缺的组织决策者的任何选择都会成为有心人打击对手、排除异己的借口,这就是所谓的动辄得咎、不动也错的难解悖论。许多铩羽而归的才俊之士往往败亡于资源欠缺、能力不足的小人之手就是这个原因。
破解之道也很简单,密切联系群众,决策出于公心就可以化解一切的伪装得非常巧妙的陷阱,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大型组织而言,个人利益与组织目标的差异影响下,过犹不及与打破常规之间往往只有一线的距离,能够在曲折中前进就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势如破竹的进步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基础工作之上,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大量的默默无闻的支持者,能够互相理解的都是真正的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