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才能

【成语故事】汉末,曹操的次子曹丕,从汉献帝手中篡夺王位,被称为伪问题,是三国时代卫国的开国皇帝。

曹丕的弟弟曹植(曹操的第四子)很有文才,十来岁时,就能吟诗作赋,曹操生前特别喜欢他。

可是曹丕却很妒忌他,做了皇帝以后,常常找事来打击曹植。

有一次,曹丕对曹植说:“听说你才思敏捷,我却没有面试过你。现在限你在走七步之内,要成诗一首,如果不能,我就要治你欺诳之罪。”

曹植无奈,只得一面走一面想,还没走满七步,便成一诗: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有的书上记载只有四句,没有第二、三句。全诗用同根生的萁、豆比喻同父母的兄弟,用互相煎来比喻兄弟不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对曹丕沉痛的责问和规劝。

曹丕当时听了这首诗,内心深感愧疚。

七擒七纵

【成语故事】公元 225 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使蜀汉的大后方得到巩固,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yi)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诸葛亮得知这些情况后,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用兵缺乏计谋。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

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对这次失败很不满,傲慢地加以拒绝。诸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然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地说:

“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孟获回营,将所有船只一并带回,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

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葬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泸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泸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

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

后来,孟获又被擒住。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最终还是没有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

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太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

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

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诸葛亮的命令,让孟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

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做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逸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就这样,孟获等终于顺服蜀汉,听从管辖。

[来看我]喜欢,就点个关注[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