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公园已经全部开放,桃红柳,草芽,到处都是浓浓的春天气息。

城市终于开始喧嚣起来,各行各业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忙碌,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人们,眼中含着喜悦,心中升腾着希望,格外珍惜这个迟到的春天。

而我这个整日陪着孩子的老母亲,却经常处于无奈的崩溃边缘,烦躁不安。孩子的幼儿园开学遥遥无期,孩子那一把子力气,都用来和老母亲斗智斗勇了,“上蹿下跳”的日子,和焦躁不安的心情,就是中年老母亲最典型的日常啊。

但是最近我正在调整心情,因为前几天读到了一首苏轼写给好朋友的诗,《赠刘景文》,忽然觉得生活就是这样,时间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生活永远没有最好的时候,生活又时时刻刻都是最好的时候。我若是经常觉得崩溃郁闷,也不过是让时间白白流逝了而已。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是苏轼任杭州太守时,见到好朋友刘景文后,有感而发。当时刘景文已经58岁,身体不好,仕途也不顺,人生似乎处处透出暗淡的光影。

当时的苏轼也被朝廷官员排挤打压,官运时好时坏,人生起起伏伏。但他就是这样一个懂得苦中作乐的人,即使命运起起落落,他依旧要寻找当下的快乐。

“艳丽的荷花凋谢了,连擎雨的荷叶都枯萎了。灿烂的菊花也败落了,只剩下点点残花伫立在枝头,依旧傲寒斗霜。”

诗中的前两句,怎么读都有点伤春悲秋的意思,也许最美的季节已经过去,最美的景致也已经消失了。但很多时候,结束正意味着新的开始,所以诗的后两句一改悲伤的论调,立马让人心情舒畅,斗志昂扬。

“别以为一年当中的好景致已经没有了,你要知道,此刻的初冬时节,橙子黄了,橘子绿了,正是最美的时候。”

苏轼就是这样的性情中人,他不在乎被贬到什么地方,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诋毁污蔑,只要还活着,还可以吃美食,看到美景,感受到生活,就很满足。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评价苏轼,“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有趣,是一个人最大的魅力。即使现实生活中无比困窘,依旧可以在尘埃里开出向阳的花。

所以在苏轼的眼里,荷花凋谢了无妨,菊花残败了又怎样,我们该记得的,是它们曾经盛开时,那生机勃勃的模样。

更何况,经历了浓烈的夏和盈盈的秋,橙黄橘绿的硕果正在点缀初冬的色彩,不久的将来,春暖花开,又是新生和希望。

苏轼用这首诗送给好朋友,表面上是在劝好友,不要在乎逝去的风景,要珍惜眼前的时光。而实际上,他也是借着这首诗,鼓励好朋友振作起来。

虽然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但人到壮年,岁月沉淀,性格稳重,正是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正是应该把握机会大展宏图的时候。

苏轼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他的一生虽然跌跌撞撞,高低起伏,但他却把苦闷的生活过成了诗。

颠沛流离的经历给他带来了无穷灵感,让他创作出各种风格的诗词,流传至今。贫苦的生活条件更是让他学会了就地取材,珍惜当下,各种“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饼”都是从苏轼的故事里流传下来的,至今还是各地名菜。

消沉只是一种人生状态,乐观却是一种人生选择。

清晨,我趴在阳台上,看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几个月前,这条冷清的街道让人心生不安,因为一场特殊的疫情,所有的城市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如今,疫情的影响并没有完全褪去,那些不安和恐惧却恍如隔世,不是我健忘,而是我坚信,此刻或未来,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