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龙:原创

80年代的UDO,我的童年,当时家住龙脑,有傻孩子,每天放学后都会玩捉迷藏、斗智、玻璃球、链条上带枪,子弹版的铁环是当时成功的标准,拿着废壳& amp# 039;火炮& amp# 039;做了,用干隆钱做了钥匙。

,依然是李家三兄妹,二哥,妹妹,父亲只是文革期间读了两年小学的半文盲,换干净衣服,三双鞋,用湿毛巾擦(没有鞋油),用冷水沾一次,在镜子前,好像带了点木制油。磨石,家境困难的家庭里居然有一副眼镜,从远处可以看到他戴着眼镜。

每每此时,还是有一些没有玩尽兴的小伙伴像看戏似的,看着这四口人,其实,泥水匠的水平根本看不了五年级的作业了,但是泥水匠坚持每天都看,并且自费买了一支红原子笔,不断学习老师的样子,在一些造句和成语上打着双线或是波浪线,每天亦如此,风雨无阻,日复一日,……

又是一个秋天下午,城关小学组织了秋游,罗田岩当然是首选,老师们耐心讲解了千年古刹的来历及岳风是名名将,在罗田岩写下天子万年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故事,莫过了“落米洞”的传说了,相传很久以前在罗田岩,从来都不需要买米,每天来十信士,落米洞就会按和尚人数和信士配好,并且连胃口也算上,不多也不少,刚刚好,天长日久,老主持也是一个贪财的主,寻思是不是洞囗小了,所以米刚刚好,左思右想,下山买了一把凿子,半夜起来叮叮当当硬是把原本一个小口子凿出一个大窟窿,然后美美的休息,心想明天一定会出几倍的米,不仅够吃,还能有卖,,第二天,主持还在做美梦,小和尚大叫,不好了,不好了,米落的好大,果然米哗哗流出,当罗田岩所有的器皿都装不下了,继继续续米落了三天三夜后,洞口开始落米糠,米糠停了,就再也没有落下任何东西了,所以于都至今仍有:和尚心大出笼糠,一典故,老师交待小朋友们,回家把作文写好,明天交到老师手里……

小易好不容易把作文写好,泥水匠也认真了看了,进入沉思状态,突然拿出了红色原子笔,在罗田岩的米落了三天三夜处打了一个波浪线,在米落两字上双圈了一下,(米落,在于都话里是没有精气神的意思)提着儿子的耳朵,“伙几仔,(于都口头禅骂人的)爸爸辛苦苦缴你读书,你怎么会“米落”,怎么会“”米落三天三夜,你解释清楚,”不分青红皂白,小尺子在掌心猛抽,众小伙伴走近一看,哗然……留下的是小儿子挨打后的哭声……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