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动听造句 娓娓动听造句六年级
江苏盐城大气球星峰
大丰,南与东台接壤,西与兴华毗连,北与盐城接壤,东与黄海相连。
在这不大的3000多平方公里,竟产生了一种独特方言——大丰话。这大丰话,非东台、非兴化、非盐城,自成一体,独树一帜。你说神奇不神奇?!追溯历史,细细琢磨,其神奇也有神奇的道理。大丰原是黄海的一叶,成陆于唐代。随着历史的变迁,先后隶属于扬州、泰州、盐城。其间,一批批来自苏州、泰州、扬州、南通、盐城的先民们先后来这里逃难、谋生、开拓……他们在这里相聚,和平共处,共谋生计。经过漫长的融合,产生了方言——大丰话。
方言是历史的活化石。方言通行于一定区域,它的产生有着社会、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大丰话的产生,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大丰曾三面有河港环绕,一面临海,是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区域。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且谋生手段单一。在长期的内部语言的相互作用下,从南腔北调,到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再到求同存异,因而有了大丰话。这大丰话的神奇,也就有了答案。
大丰话特征明显,极具魅力。
大丰话说起来非常动听,这也是人们喜欢大丰话的一个重要原因。大丰话多为平仄音,说起来朗朗上口,既有吴语的甜润底蕴,又有北方话的沉稳铿锵。说到深情处,常伴随着动作的表达和表情的流露,可谓娓娓动听。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牛号子”声。农夫在犁田耙地时累了,吼几声“牛号子”。这“牛号子”既清脆洪亮又有声调节奏,一声能达2-3分钟时长。连续几声,似歌唱、似吆喝,在田野上荡漾,顷刻间疲劳烟消云散。
大丰话的用词造句,也是别具一格。许多话说起来,外地人如果不加解释,是怎么也不会听懂的。如“倒灶”(形容没落)、“没脚蟹”(形容没有能力)、“焐躁”(形容闷热的感觉)、“哇五骨叽”(形容饭菜不像样)等。这些方言实在太多,是大丰话的主要元素之一。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俗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有包容性,越能显示其魅力。大丰就是一块蕴含着包容性极强的民俗文化内涵的土壤。大丰话在表达意境时,总是在淳朴中,不失生动、形象、准确、深刻。例如一个“揪”字。揪杯酒、揪把牌、揪一架,既简洁明了,又形象生动。又例如“嗯拉”。“你吃饭了吗?”“嗯拉!”表示吃了。“你还没吃饭?”“嗯拉!”表示没吃饭。“你在吃饭?”“嗯拉!”表示在吃。一个“嗯拉”就都表达了,多么精练简洁。
从文学修辞角度看,更是意想不到的精彩。例如“麻虾戴斗篷”,拟人,说的是一个人装腔作势。“茅缸里的石头”,比喻,说的是一人脾气不好,态度生硬,像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撑船戳到个鳖”,借用,说的是碰上了巧事。“草把人上街,三天也会说话”,夸张,说的是人只要多见世面,便会聪明起来。“割草刀刀有,打鱼网网空,一网打个割草工”,反衬,说的是做事要有耐心,只要付出,定能收获。这样的语言在大丰话中可以信手拈来,成为大丰话的一个显著特征。
大丰话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贡献。《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长期隐居大丰白驹,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后成书《水浒传》,书中充满了大丰话的气息。例如“搌布”(抹布)、“淘箩”(淘米的篮子)、“省得”(知道)、“家来”(回来)、“眼睛头”(显眼的地方)、“不曾”(没有),这些都是大丰话的口头语。类似的这些大丰话,在《水浒传》中时常出现,为《水浒传》增添了许多生动的色彩。
《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大丰话的影子。例如:开篇第一回“桃园三结义”中,“只见一条大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在椅上”中的“蟠在”,“忽然大雪大雨,加上冰雹落到半夜为止”中的“落到半夜”,“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中的“当头”,“到得半夜只见一簇人马”中的“到得”,均是大丰话的常用语言,且在后若干回中也都有大丰话的影子。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山西人,并非大丰人,且《三国演义》的语言为文言文和白话文相间的语言,怎么会出现大丰话呢?原来,根据历史记载,罗贯中和施耐庵不仅是师徒,也是同僚,且都有身处大丰的经历。两人常相互帮助修改、编辑书稿。都曾跟随张士诚在大丰白驹盐场举事起义,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辅佐张士诚,后因和张士诚的意见不合才相继离开。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大丰话的影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