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一瞬间造句、一瞬间造句二年级下册简单…

时间:2022-12-15 10:03:5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孩子们总是盼着过年。春节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也是因为快乐的事情发生了,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莎士比亚)。

马上就要过年了,让我们怀着满满的期待,迎接2021年春节的到来吧。

姑姑的致富路

东直门中学高一(3)班 左一鸣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的一个小村庄。那是个美丽的地方,却不是一个富饶的地方。姑姑同村里许多人一样,没上过几年学,只能艰难地摸索脱贫之路。她尝试过很多职业,常常早出晚归,收入却不理想。直到前几年,她才找到了制作黏土工艺品这条路子。

有一年春节回老家,汽车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晃晃悠悠进了村子。大年三十的晚上,姑姑仍在赶制一批黏土小人。我看到她用粗糙的双手熟练地揉搓着泥团,前几天被划伤的手指只是胡乱地卷上棕色的创可贴。布满裂疮的手背载满了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痕迹。我看着心疼,劝姑姑歇歇,她摆摆手说:“过年生意好,今晚赶着多做点,明早还要拉出去卖呀。挣了钱给你买好吃的去!”说着,她用指尖点点我的鼻头,疲倦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第二年春节,我又来到姑姑家,眼前的情景令我惊讶不已。村子里新修了宽敞的大路,路旁还添了高高的路灯。进了家门,只见院子里晾晒着许多做好的黏土小人,不仅有传统的小动物造型,还出现了卡通形象,而且比之前做得更加精致。

我向屋内走去,发现东边的屋子打通了隔断,成了一个大房间。透过窗户向里张望,四面墙壁粉刷得雪白。屋里摆了一张大桌子,十几个阿姨围坐在桌旁捏着黏土小人。姑姑站在桌前,一边说一边给大家演示。大伙儿说说笑笑,整个房间充盈着轻松的气氛。

这时,一个小女孩从我身旁跑过,还没进门便大声喊:“林静姨!我妈妈说这是上海的饼干,让我给您送来,就当是学费了!”姑姑笑嘻嘻地说:“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下啦!来,吃块苹果再走!”姑姑又叮嘱说,“回去告诉你妈妈,这批货要得不急,她不用那么赶,别把身体熬坏了。”小女孩点点头,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姑姑抬头看见我,脸上笑开了花,看着我一脸惊讶的表情,知道我震惊于家里发生的变化,便同我解释起来。

原来,这一年,姑姑学会了使用视频APP,通过网络宣传和销售自己的作品。随着粉丝越来越多,逐渐有订单找上门来,她不用再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出去卖货,只要按时发货就可以了。后来,村里许多人想向她拜师学艺,姑姑便将手艺传授给他们。徒弟们有了一技之长,再通过姑姑的渠道卖出去,每个月都有可观的收入。姑姑也因为有了一起努力的同伴,工作起来充满了欢乐。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肥沃的土地,没有繁华的商业区,却有着一群勤劳而聪慧的人们。他们靠双手和智慧,互相帮扶,互相鼓励,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今年春节前,我在一家全国连锁的饭馆里看到了姑姑的产品,看着那一排排黏土小人可爱的笑脸,我仿佛看到了姑姑幸福的笑容。

指导教师 王雪华

饺子里的亲情

171中学初二(16)班 李培元

架一口小锅,煮几盘水饺,水雾升腾,温馨顿生。

饺子是北方人过年必备的食物。小时候,我经常看妈妈包饺子。一张张饺子皮,在妈妈手里变成一个个小巧可爱的饺子,我也忍不住包几个,可每次包出来的都东倒西歪。

妈妈包的饺子种类很多。三鲜馅的、牛肉胡萝卜馅的、猪肉大葱馅的,她都擅长。烹饪方式也多种多样,滑溜溜的水饺,晶莹剔透的蒸饺,还有我最爱吃的煎饺。除此之外,妈妈还会包独创的“饺子”。记得有一年妈妈出差,我只好每天跟着爸爸到食堂吃饭,几天下来,便想念妈妈包的饺子。妈妈出差一回来,我便跑过去跟她念叨:“食堂的饭好难吃,我好想吃您包的饺子啊。”妈妈不顾旅途劳累,赶紧准备包饺子的食材,但发现家里没有面粉了。她灵机一动,用家里还有的白菜叶包了调好的馅料,用牙签扎好蒸了吃,竟也成了一道特殊的美味,令我和爸爸连声叫绝。吃着妈妈包的饺子,美好和温暖随着唇齿间的香味弥散开来。

曾经有几年,爸爸长期出差,甚至有一年除夕都说回不了家。想到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在家过年,心中难免有些失落。除夕晚上,妈妈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正当我和她在厨房忙活时,门铃突然响了。我跑去开门,只见一个人拉着箱子,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脸被冻得有些红。“爸爸!”我开心地大叫。“你怎么回来了?”妈妈也惊喜地探出头。爸爸嘿嘿一笑:“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当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窗外刮着寒冷的北风,电视里播着春晚,灶上一口小锅咕嘟咕嘟煮着饺子。我们一家三口围坐桌前,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看着节目。热腾腾的饺子氤氲出无限温暖,这是亲人间最真挚的爱的表达啊!

指导老师 戚笑微

春联送福

北师大附中初二(3)班 李沁钊

一场薄雪为京城披上洁白的衣裳,望着雪后胡同里的红灯笼,我仿佛听到了春节的脚步声。是啊,又到了给敬老院的老人们书写春联的日子了。

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个腊月,春节将至,大街上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学校旁边的敬老院却显得有些冷清,厚重的铁门似乎挡住了喜庆的气氛。为了让爷爷奶奶们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老师带领我们书法班的同学来到敬老院,为这里的老人书写春联。

活动开始了,我郑重其事地铺好画毡与对联纸,右手执笔,在墨盘上轻轻掭笔,一丝不苟地起笔、行笔、收笔。一瞬间,天地都安静下来,只听见毛笔在对联纸上走过的沙沙声。我将笔掭得顺滑无比,用心写着每一笔,力图做到字字刚柔并济。

我特意选择了“福寿康宁”“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副春联寓意吉祥,希望爷爷奶奶们能够健康长寿,幸福安康。写完晾干后,我小心翼翼地递给刘奶奶。她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我写的春联,笑着说:“好!好!写得真好!”她用枯瘦的手使劲儿攥着我的手,额头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很快,同学们的春联都完成了,楷书形体方正,隶书厚重古朴,行书宛若惊鸿。爷爷奶奶们拿着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春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副副饱含祝福的春联将关爱与善意传递了出去,也让尊老敬老的种子在我心里扎了根。

书法 李沁钊

别样“爆竹声”

昌平区南邵中学初二(1)班 张宇欣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提到,孩子们过年的第一件大事是买杂拌儿,第二件大事便是买爆竹。现如今,零食早已不是过年才有,而放烟花、放鞭炮仍是我们京郊孩子心中的春节重头戏。

吃罢年夜饭,我便催促爸爸妈妈开车去六环外的空地。每年春节,附近的村民们会买上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来到这片空地燃放。一路上,我打开汽车天窗,便能远远欣赏到天空中绽放的一簇簇花朵。

到了!到了!我们停好车,来到空地欣赏烟花秀。只听“嗖”的一声,一颗“流星”冲上天空,点亮了黑夜,眨眼间,“流星”化作天女散花,又似霓虹闪烁,五彩缤纷,绚烂无比。再看那边,三条闪亮的“金龙”蹿向天空,钻进云层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扭头,又见几只彩色“飞碟”飞快地在夜空中盘旋,边转边发出响亮的哨声。各色美丽的烟花竞相绽放,映衬着远处大桥的灯火,让璀璨的除夕夜愈发迷人。

“闺女,给!”爸爸给我点燃了一支“仙女棒”。虽少了几分震撼,但多了几分乐趣。我跟爸爸妈妈玩得不亦乐乎,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我们家响应国家号召,买了各式各样的气球来代替这场重头戏。妈妈说,除夕夜的时候我们会将气球一个个戳破,在特殊的“爆竹声”中除旧岁。那时家里会有怎样一番景象呢?别样的春节,特别的期待。

指导教师 陈艳丽

太太和爷爷

八一学校初二(7)班 李雨宁

2020年的春节,我们来到爷爷家过年,很久未见的曾祖母也在。我唤曾祖母为“太太”。太太已经94岁了,患有认知障碍症,但在爷爷的精心照顾下,她过得很开心。尽管跟他们朝夕相处只有短短几天,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往常过年时,爷爷奶奶都会围着我和哥哥转。可这次不同了,太太似乎更需要人照顾。大年初一的上午,正当我们与爷爷聊得高兴时,只听“呸”一声,太太将痰随意吐在了地板上,爷爷赶快用纸把痰捏走,用拖把清理干净。虽然太太的牙都没了,可她还能吃葵花子和樱桃呢!但她会把吐出来的瓜子皮和樱桃核又放回果盘里。每到这时,爷爷边笑边从果盘里一一挑出瓜子皮和樱桃核。目睹此情此景,我体会到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爱。

开始包饺子了。太太也帮我们擀皮、包馅儿。虽然她擀的饺子皮薄厚不一,包的饺子也不是太好看,但她仍在很努力地做着这些事。吃饭时,我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突然,太太不吃了,低头望着裤裆。“怎么啦?”爷爷边问边走到太太身边,把她从轮椅上扶下来,一股难闻的气味立刻冒了出来。爷爷边收拾边叹着气说:“您怎么又把屎拉裤子里了?”太太则像个小孩子似的反驳:“没拉,不是我拉的。”听着她幼稚的话语,我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突然感觉心里有点难受。

人老了以后,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太太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把爷爷抚养成人。爷爷如此孝顺太太,着实不易。我也要做一个孝顺的孙子,和爷爷一起关心爱护太太,让她拥有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向着100岁进发!

传承与创新

中关村中学高三(11)班 郑若思

流行歌手在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中用法语唱渔鼓戏的做法,引出了不同声音,更引发了年轻人的思考:到底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还是紧跟时代脚步?在我看来,在继承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对其外在形式做出适应时代的、适度的创新,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恰当做法。

传承传统文化,可以使后人了解前辈的思想与智慧。传统文化经过了时间的沉淀,饱含精湛的技艺。京剧发展至今,留下上百出常演不衰的经典老戏,戏文里讲述着古代的故事,表演中体现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舞台经验。现如今,人们仍能领略京剧文化的魅力,都得益于一代代戏曲艺人的心口相传和对京剧传统的坚持。

而在传承中做出适应时代的创新,可以让更多当代人了解传统,接纳传统。京剧女老生演员王佩瑜,在保持生行唱念表演形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小视频、手机APP等新型传播平台,用年轻人更易于接受的漫谈方式向大家讲述戏曲故事和名角轶事,使更多人发现京剧之美。这无疑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受众面。

但要注意的是,在文化创新过程中,不能偏离和颠覆传统文化的内核,否则会造成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梅兰芳对此早有“移步不换形”的主张——传承者们唱的还是西皮二黄,拉的还是京胡月琴,只是用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外在形式将传统内核烘托起来。经他改良的《霸王别姬》,成为了京剧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之一。而流行歌手在演唱渔鼓戏时将语言、唱法全部换成了西方模式,偏离了渔鼓戏里中国民间地方特色的内核,显得不伦不类。

由此可见,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在传承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对其外在形式做出适应时代的、适度的创新,才能使传统文化既保留精华,又被现代人接受和喜爱。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