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里
我突然意识到,大连和写诗是提高写作的好方法。
而两者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存在对偶句。好的对偶句讲究三种语文应用技巧:意境、平仄和对仗。
一、意境
意境所表达的是人们对于某两种状态的相通性,意境是一种延续已有状态的构思能力。它通过行文来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最能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正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真善美的构建和评价,所以它和音乐一样,是最接近心灵的。它所表达的恰恰是文字之于人类存在的真实意义所在。所以,在对联和作诗过程中,首先应该强调意境。看以下两句:
上句:云横秦岭家何在
下句:雪拥蓝关马不前
在名句面前,诗和联是不分家的。以上对句摘自《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韩愈。韩愈因上朝奏《谏迎佛骨表》而遭贬谪,贬官途经陕西蓝田县,站在空旷的野外,面对崇山峻岭,心生感慨,他说:“云彩横出于南山,从身前飘过,我的家到底在哪里?在这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连马儿也停住脚步,迷失了方向”,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郁愤和对前途未卜的伤感。
上下句同出一处,是为意境相随,通过人马的两个疑问动作,倾诉出自己对此行茫然郁愤的心结。联的上句和下句可以并列表达一个意思,也可以是一处场景中的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但思想归在一起),还可以表达出递进或者因果关系。
并列的联句取自王勃《滕王阁序》:
上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下句: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读者眼中,一幅大唐盛景徐徐展开,落日熔金,晚霞贴着天边,寂寞的野鸭从霞光里穿过。大雨后的江水异常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接在了一起。落霞和秋水都在一个画面里,上下句分述不同的两景,却共同组合出一幅世界上最美的画卷。
在八股文中,对偶已不仅限于作为修辞手法,而是变成了文体的一种主要格律要求。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有以下句子:
上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下句:不尽长江滚滚来
读来颇有气势,又包含了凝郁的心结,在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中,无奈地飘着了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无形之中传达了作者对于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对联或者诗句对字数要求严格,在短短的几十字中,能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物、人物心理的共同特征,无疑是对孩子文采的一个极大的挑战。通过对偶句的构造练习,提升文字驾驭能力。
要在作文的意境中增加文采,需要恰当地使用修辞。通过对自己孩子的分析,发现孩子还没有意识到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主要作用。在他看来,修辞手法只是一种手法,我运用得符合修辞的要义即可。完全忽视了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也应该为主题服务的观点,所以使得修辞乏力,起不到真正的效果。以下是让孩子做的练习。
请用50字来描述冬天清冷难耐的感受(需要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孩子的描述是:
“理完发骑车回家,风迎面扑来。单薄的衣衫终是抵不住凛冽的北风,让风肆意地从头顶跑到脚心,全身没有一丝热量。我都无法想象脸已被这般吹啸变得怎样红彤。”
段落使用了拟人手法,拟人手法的主要用途是让语句生动活泼,很明显要用拟人手法来表达清冷难耐似乎有些不妥。以下是不同意境下对清冷的不同的描述:
“快半夜的时候,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他在寒冷的北风中瑟瑟发抖,手脚都冻僵了。”
—— 本句使用比喻,将沙丘比喻成银子筑成的坟,既用颜色表达出了月光下的清冷,又表达出了冬天的荒寂,瑟瑟发抖,冻僵形容冷的程度。
“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风呜呜地吼了起来,暴风雪来了。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一切都看不见了。”
—— 本句用比喻,北风似刀子,不清但很冷。
“空气似乎要凝固起来,若是加紧了脚步,或许会带起些微风,然那风就如同小刀一样割着耳朵稍,让人又后悔起在这样的天气出门了。”
—— 本句用对比和比喻。空气凝固说明清,因加紧脚步带起的微风像小刀一样割着耳朵稍,说明冷的程度。
二、平仄
所谓平仄,其实就是让语言赋有音乐性。语音出自人们生产中的叹声词,随着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语音开始具有艺术性。而其艺术性的表征就是平仄。
平仄是针对古汉语而言的。古代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音三声)声,去声和入声。平仄交替使用,就会让语音多样化,而不至于听起来过于单调。普通话有四声,分别为阴平(现代汉语拼音的一声),阳平(现代汉语拼音的二声),上声(现代汉语拼音的三声)和去声(现代汉语拼音的四声),简单地说,在普通话中,第一声,第二声为平,第三声,第四声为仄。
如毛泽东的《长征》诗中有两句:
上句:金沙水拍云崖暖
下句:大渡桥横铁索寒
其平仄关系为:
平平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按照语音多样化的原则,每一个句子内部平仄最好是交替的,对偶句中两个句子平仄则应该是相互对立的。因为不同地区人们生活习惯不同,对同一个汉字的声调曲解很大,所以中国现在的北方已经丢失了平仄。严格来讲,普通话的平仄也是错误的。但是,平仄最终讲究的是句子发音的韵律,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我们在写对句的时候基本符合普通话或者本地方言的平仄,就可以了。无需在对错上下太大功夫,因为即使是古代那些以律诗而出名的诗人(如李白、王维,苏东坡,辛弃疾等)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出律,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意境排在对句考虑元素之首的原因。如杜甫诗作《绝句》:
上句:两只黄鹂鸣翠柳
下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其中的“只”字并不合律,在古本《平水韵》中,“只”字属于平声字,“个”字属于仄声字,此两句的正确平仄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按照这个推算,两只应该更为“两个”。
平仄会使阅读产生起伏,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很多作文的句子也是如此。除了作者要把意境通过文字很好地表达出来外,有一些句子也要讲究平仄,这样句子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有时候我们听别人读东西不好听,要么是他发音不标准,要么是他读的文章平仄出现了太大问题。
我们不可能在写作文的时候随时考虑平仄,但是我们可以从短的对偶句入手,通过频繁的练习和刺激,使得平仄最终形成我们的语感。这样,我们就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因为文章存在平仄,存在音律,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提倡让孩子大声地读出来,从音律上体会文字的美感,古时候的青楼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她们唱的很多都是诗词。当下,人们意识到了语言中言的重要性,在一些提倡经典阅读的场合,人们更是纷纷地把一些好的诗句谱成曲,用音乐的形式唱出来。
关于平仄,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比如对句中首句的最后一个字应该为“仄”声。下句的最后一个字应该为“平”声。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开始要求必须为“平平”或“仄仄”。
三、对仗
对仗主要是指词性要对应。上句中的字是动词,下句相对的位置也应该是动词,上句动词做名词用,下句也应该是动词做名词用。很多句子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从词性、平仄、意境上都讲得通。要是这种句子好做,那就不会流传千古了。
上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下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里的两句每个字的词性分别为:“名词-动词-方位词-名词-数量词-度量词-名词”。对仗是对偶句的基础语法,对偶之名也应该是因此而来。更细化一些,好的对仗不仅要求词性一致,在词义上也应该有所考虑。具体而言是指山川对山川,草木对草木。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上也能保证上下句意境的统一,如“门”对“窗”。又如:
上句:明月松间照
下句:清泉石上流
去掉可顿的字,句式依然完整,如明月照,清泉流。关于这种对句还有一些趣闻:
古时候,一书生门前正对一富人家的竹园,过年的时候书生在门上贴对联一幅:“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后生气地将竹子全部砍去,书生马上在对联下各加一字,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人一见,干脆将竹子连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依然为联:“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人终于明白,没有文化多么可怕。
对仗的句子讲究节奏相合,字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一些长联,如果大家细心留意,在景区的某些大门上通常都会发现一些好的长联。看一个对句:
上句: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
下句: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该联在很多场合下特别是孩子的作文中被广泛征用。用以表明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境。
除了意境、平仄和对仗外,对偶句还加用一些特殊的手法,如叠词、谐音、拟人、比喻、双关、顶真、回文、拆字等等增加联对的趣味,强化要表达的主题。下面例举几联:
上句: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下句: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上句: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下句: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上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句: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句:书林翰贴翰林书
上句: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句: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旁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明代唐伯虎得知诗友徐贞卿之妻生一子,就与好友祝允明商量贺喜之事。谈事之余,唐伯虎以此为题吟出上联:
上句: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
古时没有钟表,半夜生孩子,既可能为亥时,又可能在子时,故难定。祝允明煞费苦心,未得妙句。贺喜那天,祝允明偶闻徐贞卿夫妻,一个属蛇,一个属鸡,便有下联:
下句:百年匹配,巳酉两属相当。
下联把“配”字拆为“巳酉”两生肖,有根有据,且上下均可做谐音处理,令人拍案叫绝!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学的,只因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对偶句是最能突出文字语感的。为了检验自己的设想是否成立,检测通过锻炼对偶句能否提升写作的语感,这个假期和冬商量开启对句练习。希望能坚持下去,每日两对。以下是每日的跟帖:
2014.1.17
上:七位领导厚德江山永固
QL:八项规定清明社稷长安
QXR:万千孩童勤奋社稷兴隆
上:春风吹杨柳
QL:细雨落梨花
QXR:夏雨弄素荷
2014.1.18
上:花前病树少
QL:雨后彩虹多
QXR:草后劲竹多
下:明月照寒窗
QL:远山生夜色
QXR:劲风迎傲雪
2014.1.19
上:一首青春无悔曲
QL:满腔年少有为歌
QXR:十年风雨有缘人
上:新农村 村村春光美
QL:除夕夜 夜夜歌舞升
QXR:旧当铺 铺铺货物真
2014.1.20
下:万马荡雄风
QL:三军升中帐
QXR:双龙盘社稷
上:绿竹别其三分景
QL:清风秀我满园春
QXR:红梅傲世万场寒
2014.1.21
上:拾级远望山村秀
QL:临壁方观古墨香
QXR:逐步高升社稷兴
下:一壶浊酒寄相思
QL:两袖清风邀明月
QXR:数载离乡难会面
2014.1.22
上:春邀细雨逛花市
QL:夜纵浮云羞月容
QXR:地请归燕衔新泥
上:中天一轮满
QL:北国半塘秋
QXR:欲界半盏空
2014.1.23
上:四九寒冬胜春日
QL:一隅新苑迎曙光
QXR:十五满月比除夕
下:一径竹阴花满楼
QL:半塘云影酒邀客
QXR:十里山野路将尽
2014.1.24
上:春在江山上
QL: 月行绿水中
QXR:柳映碧波中
下:至乐无如读书
QL: 偷闲偶去下棋
QXR: 博识可以看报
2014.1.25
每闻善事心先喜
QL: 当执红烛报堂中
QXR: 常系苍生己后忧
平地忽堆三尺雪
QL: 难掩身后百丈冰
QXR: 密林偶见一枝花
2014.1.26
深山隐高士
QL:陋屋藏卧龙
QXR:乱世出枭雄
QHW:出世定不凡
天连秋水浮日月
QL:雨送春雷震乾坤
QXR:地卧春山入星云
2014.1.27
三五步行遍天下
QL:两三兵独闯汉中 半百人又出江湖
QXR:六七言说服四方
QHW:七八卦太极仪图
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
QL:单帅匹马全相难敌双车错
QXR:四里八乡百户品完十里宴
QHW:秦皇汉武项楚分争天下地
2014.1.28
皓月描来双燕影
QL:清风吹落一窗秋
QXR:银河揽下万云妆
重重红树秋山晚
QL:仄仄黄昏桂子香 段段琴音诉我心
QXR:寂寂新禾春雨迟
2014.1.29
和眭似春雨细润无声
QL:反贪如秋风严格有律
QXR:热情如夏阳多多益善
QHW:富强如夏原驰腾万马
山远疑无树
QL:花开任鸟飞
QXR:路弯隐尽头
QHW:水流似有情
2014.1.30(除夕)
多联短信一机触发幸福语
QL: 是马除夕万户齐奏团圆歌
QXR: 几段祝福句句温暖游子心
马年呈祥瑞
QL: 歌舞见升平
QXR: 金蛇送祝福
2014.1.31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
QL: 鹿逐松山畔伊人独倚斜楼 鹿逐松山畔明月独照西楼
QXR: 月落竹簧里车马影出残局
QHW:梅开竹篱下东风难破坚冰
疏松影落空潭静
QL: 月桂飘香画谷幽
QXR: 明月独斜暗香来
2014.2.1
骨气乃有老松格
QL: 心胸常怀芳草志
QXR: 心胸应含竹柏性
愿有两眼明
QL: 时逢一朝昏
QXR: 独陷浊官场 不求一时势
2014.2.2
美酒佳肴笑迎八方来客(为酒店撰联)
QL: 和风细雨常对四海宾朋
QXR: 高官庶民同品四海美食
SCY: 歌舞升平恭送四面游人
柳暗花明春正半
QL: 夜雨寄客海潮生
QXR: 山高水险景常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