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菜市场上,一年四季的蔬菜种类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夏天我们照样可以吃到大白菜,冬天也一样可以吃黄瓜西红柿。我小时候,能在冬天吃到西瓜,那是无比奢侈而幸福的事情。现在呢?再简单不过了。很多年轻人对蔬菜水果已经没有了季节概念,反正在大超市里,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到任何我们想吃的蔬菜水果。所以,他们对反季节蔬果更没概念。
其实要我说,很多人花了不少冤枉钱,还可能有损健康。
一般来说,所谓反季节蔬果,主要有下面三种来源:一个是大棚蔬菜,大棚里面温度没什么差别,蔬菜们也就没什么季节的概念;一个是从远方运来的。当然,基本上是从温暖的南方运往北方的。所以冬天你在北京可以吃到海南、云南种出来的辣椒、西红柿;还有一类是从冷库里拿出来的储藏蔬菜,比如蒜薹等。
这些蔬菜,的确可以在冬春季节,让身在北方的人们餐桌上的食物种类更丰富,让人多吃两碗饭。可是,且不说大棚蔬菜的农药和激素等食品安全问题,单从营养角度来看,它们也不应该是餐桌上绝对的主角。因为对身体最好的、真正健康的食物,是应时、应地的,这些食物并不符合标准。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一句名言叫“司岁备物”,意思是说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时节来准备食物、药物,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岁气来采备药物,能够得到天地专精之气,疗效会比较好。如果不是司岁的药物,尽管本质相同,但是等级和层次却不一样。比如,气味有厚薄的不同,性能有静躁的不同,疗效有多少的不同,药力有深浅的不同等。
食物也是一样的道理,与节气相顺应的食物,顺应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寒热消长规律,所以能够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大家在冬天吃到的西红柿,是不是没有夏天自然成熟的口感好?在中医看来,食物是由气味组成的,而它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也就是生长过程符合节气和它自身的生命规律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华,味道才会好。
孔子也说:“不时,不食。”就是说,不符合节气的食物,不要吃。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符合时令节气规律。不仅蔬菜水果是这样,肉类也一样。比如古人说“冬鲫夏鲤,秋鲈霜蟹”,那是有道理的。比如为什么是“冬鲫”呢?因为夏天水温高,鲫鱼活动量大,当然就身体健壮肌肉发达,可是要瘦一些。而到了冬天,它要猛吃食,囤膘过冬,自然肉肥籽多。
同样,那些进口水果,尽管对你来说口感很新鲜,但是不是没有后院生长的小草莓滋味十足?除了应时之外,我们还要“应地”。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所生活的地方的气候和环境,造就了我们的体质,所以当地的食物,往往是最适合当地人吃。
我小时候,物资比较贫乏,但由于父母都是医生,家里的条件算是不错的,但是我母亲从来不给我吃反季节的食物。她和父亲一直教导我,我们生活在世间,跟天地日月是相应的,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也就是所谓“天人相应”。
为此,我们需要天人合一,也就是顺应人体自身在四季不同节气的饮食需求,做到内在机体与外在环境和谐一致,这才是最能颐养生命的。这个道理,我一直都在贯彻遵循,希望你也能试试看。
指导专家:国医大师沈绍功,著有《大国医讲了你才懂》,内含600年养生良方。
© 名医传承,壹号专家(微信公众号:壹号专家健康说)旗下中西医养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