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之前,我在一家文化公司担任学术期刊排版编辑工作8年。工作认真努力,主动加班从无怨言。从进公司开始,我主要的工作就是给文章排版。
几年积累下来,技能水平也算是达到了公司里数一数二的水平,于是就觉得自己最擅长的就是排版。尽管自己与人沟通、构建关系的能力很差,但也没有想过要主动去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年终时,老板都会对员工一年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给我的年终奖也很大方,但就是不提给升职的事情。在我工作的后5年里,虽然每年的工资都会有所提升,但职位就没有变动过。
细细想来,老板也曾给过我机会。记得有一次老板侧面的问过我,若是把当时的财务会计这一摊交给我负责的话,我有没有信心能给撑起来。(当时我同时兼任公司的一些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是怎么回答的呢?我告诉老板说觉得自己的会计技能太差,暂时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但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当时我脑袋里闪过的是:我怕跟人打交道呀,遇到问题我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呀,当领导需要想的、担心的事情就多了,我不想思考呀,等等。
与其说是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是自己在拒绝改变。只想待在舒适圈里,只做自己熟悉且擅长的事情。拒绝了能够让自己得到成长的机会。
被誉为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的埃米尼亚·伊贝拉在《能力陷阱》这本书中提出: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的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但却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
很显然,我陷入了“能力陷阱”,只擅长且注重排版方面的技能提升,其他方面没有提升。同时认为只有先具备了相应的技能、沟通水平、知道了遇到问题后怎么出处理后等领导能力后,我才能够去担任领导职位。属于典型的“先思考后行动”的行为模式。
管理专家理查德·帕斯卡尔说:“成年人更倾向于先做而后产生新的想法,而不是先想再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做。”
也就是说只有按照"由外而内"原则,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01 什么是"由外而内"原则?
亚里士多德发现,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有美德,那他最终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即多做好事就会变成好人。
诸多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改变是由外而内,而非由内而外产生的。
“由外而内”原则指:
如果要像领导者一样思考,唯一的办法是先像领导者一样行事,如积极参与新项目以及新活动,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以及尝试采用新方法做事等。那些充满挑战的新经历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成就会改变那些一直限制你的固有行为和思维。
因为,新的行为和尝试会不断的改变着你的思考和反省,比如,你的想法、你认为重要的以及值得去做的事情。
在新行为和尝试中获得的新成就会增加你的自信,促使你放弃过去的目标,改变之前旧的做事方法来适应新目标,进而改变你的未来。
这样一来,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就只是你对自我身份认知的结果而非起点。即你与新认识的人,一起做新的工作,得出新的成就等一系列的事情所折射出的真实的你。
02 为什么"由外而内"原则很重要?
不管你的职位是发生了变化,或是你想着要升职,只要你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就需要你做出相应的改变,因为让你获得当前成绩的那些行事方法,无法继续给你带来新的收益了。
比如,你被公司平调到另一个部门、升了职需要应对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工作、正在争取升职或是期待自己成为一名更好的领导者等等,这些都意味着你到了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然而,改变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改变自己所需要做的事情与之前对工作以及自我的认知是不同的,会产生冲突。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很难改变的,因为改变需要外在经历,如果不是由外而内的改变,我们的自我认知会被过去所禁锢,从而导致思想和行为也无法改变,没有人会比我们自己更适合给自己进行定位,改变的矛盾在于改变想法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做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而这些事正是之前的想法所不认同的事。
因此,按照"由外而内"原则,先行动再思考,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唯一办法。
03 "由外而内"原则帮助你成为一名领导者
成为一名领导者,需要由外而内的发生改变,而“外”即外在表现力,它来源于行动。从《能力陷阱》中,我们总结出可以做出改变的三个方面:你的工作,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你自己。
来自《能力陷阱》
1)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1)存在的“能力陷阱”阻碍
在职业生涯的早期,我们往往是从自己的专业或是擅长的事情做起。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并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和自信。
然后我们更乐于去做这些事,做的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由此陷入“能力陷阱”,无暇顾及其他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
特别是当我们工作出色,能够超额超量的完成任务,远远超过其他人,但在领导力方面又不足的时候,老板往往会选择将我们留在原来的岗位上而不是给我们升职。
(2)如何突破
当今的商业世界高速发展,能够创造价值的更多的来自于合作,而不是闭门造车、自给自足。
在这种状况下,我们需要做如下转变:由思考“如何才能让工作做得更好?”转变为“我们应该做出一些什么样的改变?”,即由认真做事得到满意的回报转变为给别人提供策略指导。
像领导者一样行事,我们需要做出如下改变:
i)连接不同的人或组织,成为一座桥梁
从以团队和客户为工作重心转换为以把团队和外界相关组织联系起来为重心。从外部获取想法和反馈,将团队目标和组织的优先事务结合起来,向团队输送重要信息以确保进程。
ii)做一些“有远见”的事情
不但要对目前的工作有所了解,知道缺什么,什么地方不满意或是无意义,还要能够感知到环境中存在的机遇和威胁,提供战略性的指导,鼓励其他人展望未来。
研究领导力的专家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进行的大量调查都证实了:有远见,能够展望未来以及把这种憧憬传递给其他人正是区别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能力。
iii)提升影响力
与想法本身相比,过程更为重要。有影响力的领导者都知道,如何展现自己的想法,以及在过程中如何跟听众交流,决定了大家是否愿意跟从他一起做事。
iv)将想法与个人经历结合起来
管理学教授杰·康格和其他研究者发现:当人们在某个“正确的时间”提出一些能引人注意的想法时,就会被认为有“领袖气质”。
有魅力的领导者的三大特征是:有着基于自己丰富人生阅历的坚定信念,能够通过讲述个人故事与他人建立良好交流,自己想法与所做的事一致,即能做到知行合一。
(3)具体如何做
要想做到以上4点,我们需要以目前的工作为平台,通过做以下5件事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i) 增强对形势的定位感
要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大背景,对公司以及市场将要发生的事有所察觉。
ii)接触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项目
通过参加跨职能业务项目,能够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业务,解决不同的问题,增加了接触到具有不同世界观的人的可能性。
iii)参与外部活动
通过参加行业会议或是其他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专业聚会来增长自己的见识,突破只能从过去经验中获得提升的限制。
iv)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为什么”
现如今,沟通已经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结合个人经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想要表达的想法展示出来,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准确记住我们的想法。
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指出:如果一个信息重复20遍,那很有可能会被准确记住;如果用一个结构合理的故事展示你想表达的东西,那么他们会比事实和数字留在脑子里的时间更久。
v)改变你的工作日程安排,留出一些的空余时间
研究表明,日程表中有着大量空余时间的管理者的效率更高。因为拥有处理日常事务之外的时间是我们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的保证。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1)人际交往陷阱
出于“自恋原则”与“懒惰原则”,我们倾向于跟那些与我们相似和或地理位置相近的人交往。来借此获得安全感与肯定。因为地理位置近,则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多努力,相对而言更轻松。
通常,许多人倾向于认为,带有目的性的人际交往是在“利用别人”,会让自己变得卑鄙、“不干净”,因此拒绝在舒适区以外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此外,对刻意经营人际关系很反感,认为人际关系应该自然而然建立,对经营人际关系网络所需要较长的时间缺乏耐心,认为人际关系没有实质性,不愿付出努力。
这些认知都会让我们陷入人际关系的陷阱。让我们固守在一个舒适又封闭的圈子里,经不起外界环境变化的打击。
领英的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曾经说过,扩展人际关系就像使用牙线清洁牙齿一样,一点也不好玩,但是很重要。
对于优秀的领导者们而言,通过人际关系网络能够感知到发展的趋势并寻找机会,能够与各行各业的领袖和人才建立联系。
通过跨领域合作能够创造更多价值,帮助我们避免陷入单一的统一的群体性思维中,借助与他人以及其他领域的碰撞,能够提出更多的有突破性的想法,获取更多工作机会。
(2)评估现有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有三种类型
i)运营关系
大多是内部的短期的关系,由工作和组织决定,保证日常工作能够良好运转。
ii)个人关系
大多是外部的短中期关系,由当前利益和即时工作需求决定,帮助提升个人发展空间。
iii)战略关系
存在于内部与外部的中长期关系,由所在产业环境和组织环境决定,在未来发展道路上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评估人际关系网络优劣的三个指标:
i)广泛性
与各行各业的人建立联系的情况。与越多行业、越多领域、越多部门、越多地理位置的团队建立联系,表明人际关系网络的广泛性越高。
ii)连接性
连接一些在其他方面没有关联的人和团队的能力。如果你认识的人彼此之间相互认识的比例越高,说明你作为关系枢纽的连接性越强。
iii)动态性
即能随着你的进步而发展,联系由弱变强并可以给你提供帮助的关系。这些关系大多来自目前处于你人际关系网络外围的人或组织。为了能够适应未来,我们需要建立并重视这些联系较弱的关系。
(3)如何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要想像一个领导者一样思考,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i)展示自我
著名导演伍迪·艾伦有句名言:“成功的80%在于自我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展示自我,构建新的关系:
- 把握住每一次的发言机会,可以从在座谈会上提出一个好问题开始
- 利用个人兴趣来建立自己的团体
- 主动出击,试着组织一场座谈会、介绍发言或是主持问答环节来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 利用一些项目和任务,以及外部活动的机会来构建新的关系
- 利用午餐和出差时间和一些不常见的人建立联系
- 借社交媒体来宣传个人兴趣爱好,吸引更多的人联系
ii)利用你的二度分隔理论
领英的创建者里德·霍夫曼发现,当你在职业上寻找寻求帮助时,最远不会超过三度,即我们通常只需要通过两个人就能与其他人取得联系。
充分的利用这些关系,能够让我们与更多的人建立联系。
iii)维持关系
在平时我们就要有意识的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即使当时你并不需要它。等到你需要的时候再去建立就晚了。然后,我们还要有意识时时联系来保持人际关系的活力。
iv)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改变自己最快的方法是与那些你想成为那样的人做朋友。
在团体中,朋友间的行为和观念会互相传染,这些影响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好,也可能变坏。与优秀的领导者在一起,成为优秀领导者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些新的参照物,而那些成功转变的人就是我们改变的重要路标。
3)试着朝更多不同方向发展自己
(1)真实性陷阱
当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或是转换到一个新的不熟悉的角色时,因为感觉到不自然,或是需要逼自己去做一些事,做出改变,很多人就会觉得违背了真实的自己,然后会以遵从真实的自己为借口来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这些“坚持真实者”是基于过去来定义真实性的,他们认为改变就意味着失去了真实性。而他们又将自我定义的范围扩张得极大,包括了价值观、领导、演讲、穿着以及行事风格等多重方面。
然而,想要取得进步,就需要在舒适区范围之外做事,感到不自然以及需要刻意练习是必然的事情。若是一味的坚持所谓的真实性,必然会阻碍我们前进的道路,陷入真实性的陷阱。
所以,为了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我们需要放弃坚持这种所谓的真实性,先行动起来。
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艾米·卡迪所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办法来“装作是这样的人,最终就能成为这样的人”。
(2)成为更好的你
避免真实性陷阱的核心在于扩展自我概念。
斯坦福心理学教授黑兹尔·马库斯的一些关于职业的研究发现,人们对自己的身份不仅仅基于过去和现在的自己,还同样基于对未来自己的展望。
那个潜在的自己会引导着现在的你的行动,从而使你渐渐朝着你理想的自己而努力。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3点入手,试着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
i)像艺术家一样偷师学艺
即使是伟大的艺术家,也无法做到彻底的“原创”。艺术家奥斯汀·克里昂的畅销书《像艺术家一样偷师学艺》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原创的。并结合他个人经历得出:在动手去做事的过程中,才能够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模仿榜样是一个很好的进步转变的方式。
观察你榜样的言行举止,记录你需要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并依此为标杆,不断的改进自己,直到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通过把身份认知当做游戏可以让我们免于陷入真实性陷阱。这样会让我们觉得直接从别人那里借鉴是可以的。我们的心态能够从注重表现转到注重学到的东西上,免受改变的威胁,注重探索。
关于借鉴,我们要谨记,它不是仅仅模仿一个人的全部,而是在提取不同人的精华之处,然后再经过修改和改进从而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家威尔逊·米茨纳说过,如果你模仿一个作家,那就是剽窃,但是模仿很多个作家,那就是研究。
ii)以学习本身为目标
害怕失败,害怕自己的表现遭到质疑,是我们不敢朝不同方向发展自己的原因。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对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形象的担忧会阻碍我们学习一些新的或是不熟悉的东西。
当在一个新环境中或是转变到一个新的角色时,如果我们只是把目标定在表现上,就会为了维持自己的名声、表现或形象,避免暴露出缺点,而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去冒险尝试不同的自己了。而学的越少,成功的概率就越低。
如果我们把关注点从外在表现转变到要学习和追求的东西上,我们将不再试着保护自己过去的身份,而是能够想到一个更有趣的学习方法,激发出内心对真实性以及领导的渴望,让我们能够发现并扩展自己多方面的可能性。
iii)灵活的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沟通如此重要的今天,讲述自己的故事,是感染别人,并传递出自己的价值观或是目的的可靠方法。
认知科学家丹·丹尼特说“我们的故事就像纺车一样,但是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我们在纺它,而是它在纺我们。”
认真思考我们生命中出现的那些最具代表性的事,按照不同的讲述方式,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像修改自己的简历一样的来不断的修改它,使故事与新目标相关,从而赢得观众的共鸣。
记住,这不是要我们去编一个小说,而是选择性的讲述那些对我们产生积极影响的故事。
04 结语
成为一名领导者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改变过程,但这一经历是很有价值的事情。即使你还不知道目前的改变对你有什么好处,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必然会发现它的价值。
就像乔布斯利用在大学的辍学期间,去学习了美术课,这一经历对之后他所生产的苹果产品的外观与触感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这一点是他在学习美术课时没有想到的。
与其羡慕那些已经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不如自己走上转变之路。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想要改变,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赶紧行动起来吧!
参考资料:埃米尼亚·伊贝拉《能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