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郡
有志者不老,有志者事竟成,莫不是一神论的谋略,而是天下的支持。(孔子、论语、成功)
立志的名言多如牛毛。
古代圣贤,近之名哲、当今大佬,莫不以名言励人。但是,如果离开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如果与自身的智力不相匹配,志向,有时会成为人生的累赘,甚至会导向失败的人生。这种悲剧,一幕一幕,在人世间络绎不绝,令人悲怆唏嘘,扼腕叹息。要防止这种狗血剧情附体到自身,就需要观察、研究、明辨自身所处的环境、所匹配的智力。
01.因境立志:海是鱼世界,云是鹤故乡
前不久,网络上爆出已经九十岁的老人黄锦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研究木材体积测算,以帮助村里的木工匠们减少木料的损失。白天他一面忙着田地里的农活,一面与木工匠们研究、测量,夜里把自己锁在书房里研究图纸。40年过去,他们的孙子辈都考上了大学,在城里安家落户,而他仍然坚持不懈地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研究出了两套完整、严密的数学公式。
但专家们仔细研究后认为:老人的研究成果,“论证过程,和我国古
代数学家祖冲之很类似,都是用无限接近圆的多边形,去估算圆的面积与体积。”研究的思路很正确,但人类早就有了更先进、更科学、更快捷的公式。
祖冲之生活在公元429年~500年,在此期间完成了上述成就。而黄锦云老人,耗费40年完成的数学公式,整整落后了祖冲之1550年。
黄锦云生活在,浙江衢州龙游县庙下乡庙上新村,“百度一下”知道:庙上新村地处龙南山区,现有农户315户,1062人,劳动力671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9亩,山林面积4359亩。从这些数据看出,这是个典型的偏僻山村。今天可能已经发展的不错,但在黄锦云那40年里,应该是个极贫、极闭塞、极落后的所在——从他竟然不知道祖冲之的贡献可见一二。
40年,不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人的生命中,都不能谓其不长。何况正是黄锦云人生的壮年期、生命的芳华期,如果他在这40年里,据其生存环境的特点,或者种植果树、或者养殖六畜、或者其它任何与自己的环境相适应的活计的话,可能会有很丰硕的、实用的、能改善生活处境的成就。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研究高深的数学问题,选错了志向,致使40做了无用功。不能不令人感叹唏嘘。
人们经常互相告诫:人是环境的动物。其实,所有的生命都是环境的产物,都受环境的制约。改变、改造环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会遭到环境的反改造。所谓:海为鱼世界,云是鹤故乡。鱼到了云里就成了咸鱼;鹤栽进水里,就变做了猎物。
鸡毛君年轻的时候,把做个伟大的作家作为自己的志向,为此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但他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的环境之中,想找本书看,都要做出很多的努力,更别谈有人指点、辅导;其实,他在教书的时候,研究教学教育,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在人事局工作的时候,发表了很多人事工作的研究文章。如果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哪怕一个方面,有可能会取得相当的成就,可惜,他一直把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当做了志向,把写作论文当做了消遣。而环境使他为此付出了代价。
电影《立春》是一个梦想破灭的故事。貌不出众的王彩玲,有一副好嗓音,对歌剧尤其着迷。然而,小县城的闭塞,普通百姓对歌剧是什么都不知道,不得志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在那里一展歌喉,发挥自己的天才。她费尽心力、受尽白眼、遭尽苦难,最终梦碎。
而在热播剧《大秦赋》中,李斯问吕不韦:相邦的志向在哪里?吕不韦答道:初见大王之时,是为自己,光耀门楣;做了相邦之后,为了秦朝,为天下苍生。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
准确地判定环境,捕捉时机,倚势而动——不管历史怎么评价吕不韦,他终究成了曾经左右历史走向的大人物,名载青史。
作家张炜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客观环境,一个人
总是在一种环境里生存。离开了一种环境就会失去某一种能力。”明确自身所处环境,找准在此环境下,最能够发挥自己专长、能力、智力的目标,以此确定自己的志向;把环境作为指引,不强求、不偏执、不旁骛,朝着目标努力;利用环境因势利导,顺藤摸瓜,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下去,定能有所作为。
02.因智立志:认识你自己,跳一跳,够得着。
电影《甲方乙方》中有个经典的桥段,李琦扮演的厨子,因为嘴碎,连自己都讨厌,就想试试自己,有没有守口如瓶的本事。结果被葛优他们玩了个底儿掉:打死也不说,差点就给打死了。
对厨子来说,自知“守口如瓶”不易,但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智力,不自量力之下,受尽皮肉之苦,成了他人的玩物。
智商高如爱因斯坦,智商低如阿甘,他们都成为命运的王者,不禁令人对智商对人生的作用产生怀疑;也有那位曾经风云一时的智障者舟舟,狠狠地把人们的智力涮了一把。
但人生命运走向的智力因素,对普罗大众来说,是不容争辩的。上面所述的黄锦云老人,是1949年建国之前的高中毕业生。那时的高中生,与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高中生,有天壤之别。在民国时期,能读书的人少之又少,而能读到高中毕业,除了家境殷实,还得有足够的智力。但是他,仍然是,白费了40年的工夫。
可见,智力,有时与学历无关,与出身无关,它是转身的能力、是取舍的能力、是行走的能力、是坚持的能力。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
知乎上有段话说得很有道理:认识你的天赋是什么,认识你做什么样的事情比别人上手都快;认识你在什么行业能够有所辛苦也甘之如饴;认识你能够扮演什么社会角色,认识你在哪种事业里,能够最大化自身价值。这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才是我们应该秉有的立志信念。
人的智商是常量,但智力是变量。跳一跳,够得着,应该是在考量自己的智力之后,确定志向的最好评估模式。
经常看到媒体报道:有了点钱的某农民,自己投资自己拍电影。花了
多少多少钱,最后血本无归,欠了一屁股的债。电影是综合艺术,涉及文学、戏剧学、表演学、音像学、美妆学、导演学、光学、观众心理学等等等;拍摄电影是一个集体的创造性劳动,需要聚集众多在各“学”中的优秀人士,才能做得到、做得好的,岂是一个农民的智力所能完成?赔钱是注定的。
浙江农民自编自导自演影片《迫在眉睫》片花。
还有那些传说中工人造飞机、造火箭、造宇宙飞船等等等,所有超出了自己智力范围的所谓创造,都将是一场闹剧,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的行为。
03.志存高远:一个伪命题。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诗和远方”,曾经热血了一众不满现状的愤青;于是有“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唱一曲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歌谣”的传说频频传来,但最后,他们没有找到那阙催人泪下的诗篇,却被远方的现实打得屁滚尿流。
或者志存高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压根不存在,是那些去者在历经挣扎、拼命、流血之后,丢给追者的一朵昙花、一句梦呓、一片蜃楼。
马云是以中国黄页出道的,以他的环境,有其父的资源,如鱼得水;以他的智力,也应对绰绰有余。因此,他凭此得到了第一桶金。尔后进军互联网,尔后有了今天的“马老师”。
马老师说:你穷,是因为你没有野心。那么,马云为什么一开始不选择互联网的远方,而做中国黄页?因为后者在他的掌控之内,且有攥到手心的现金;
马老师说:放弃一些短期利益,长远来看路只会越走越宽。那么,马云为什么把中国黄页卖给中国电信,而不是把它做成诗篇?因为他看到了中国黄页的天花板。
马老师说:我们坚信,今天不易,明天更难,但未来终将美好。今天,经历了“蚂蚁金服”的风波,马云还相信”未来”吗?
一切不在“志”,更无关“高远”,所有智商正常的大佬们,都把当下现实当做第一选择。
当那些把环境当做橡皮、把智力当做儿戏的人,还在玩味“志存高远”的时候,大佬们早就在其眼皮子底下赚的盆满钵满。
“志存高远”,与“团结比原子弹还厉害”,”凡事都有例外”一样,属于伪命题。
最高的是什么?最远的又是什么?什么都不是!用力攥住今天,融入你的环境,用好你的智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做一个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如此,你才有本钱,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和相匹配的智力之时,把握住远方,歌咏起诗篇。
鸡毛军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流传甚广的说法,似是而非,比如志存高远之类。他们一般经由功成名就的名家、名人、名腕说出来,因为他们的成功,就有了圣经般的魔力,被人们奉为圭臬。殊不知,离开了自身条件的所有名人名言,一味照本宣科,无异于刻舟求剑,害了自己不说,更会贻笑方家的。
(以上图片取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让鸡毛飞头条号,分享常识经验。
常识分享:
上一条:为300块钱,好兄弟分了手:不地道是灰色的。“利”是吹哨人
下一条:贾玲胖到连电视机都装不下哦:有一道目光叫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