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主要靠: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前两个先不提,今天就讲讲统一战线。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我党统战工作到底有多无敌。
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后,总结自己失败原因,最终发出了一句:“天下何人不通共!”的感慨。
蒋公这句名言就是对我党统战工作最好的评价。
先讲讲历史。
1 国共内战的隐秘战线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面对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中国共产党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短短三年间,将国民党政府赶出中国大陆,其中我党无孔不入的统战工作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举几个例子。
1947年,万年团长胡宗南率23万国军进攻延安,彭德怀率2万3千人迎敌,面对国民党军队十倍的军事压力,中国共产党哪来的底气在陕北与敌人周旋。领导人做出这样的决策的底气哪里来的呢?情报就是底气。
胡宗南那里的情报,办公桌上的那份有熊向晖,电台那里有吕出,联勤西北总站有一份可以呼应的,沈安娜可以记录下总裁批示,刘斐那里有存档,郭汝瑰留个副本,以上全是我方的人。所以,即便中共将军力留在陕北看上去危若累卵,其实是稳如泰山。
莱芜战役老蒋战术刚出台,那边就到了党中央手里,解放军仅用三天时间就把盘踞在莱芜的5万多国民党军队歼灭。
事后王耀武骂了一句名言:“整整五万人三天就没了,就是五万头猪共军也不可能在三天抓完!”
在莱芜战役中韩练成就是我军的神助攻。
以著名的淮海战役为例。
淮海战役国民党军队是怎么一步步陷入被动局面的?原因就是黄百韬兵团被围,打乱了国民党的整体部署。黄兵团又是怎么被围的?这全靠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槐的策划,让44军走陆路,让黄百韬的兵团负责接应。结果区司令冯治安突然被调到南京,留下两个负责的副司令都是地下党,华野主力南下,两个副司令立刻率部队起义,我军直扑黄兵团,等到黄百韬如梦初醒带部队想跑时,已经晚了,最后跑到碾庄就被围得水泄不通。
难怪蒋介石会仰天长叹:天下何人不通共!
2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949年建国之后,我党更是将统战工作发挥到极致。改革开放之际,当时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困难的难题。要将建立了三十年的重工业体系转向轻工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国内囊中羞涩,就需要获得国外的支持和帮助
这一切都需要获得国外的支持与帮助。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本质就是利益的交换,我们想要的很多,但是能付出的很少——其实也真是拿不出来。这可难不倒中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国家之间不好打交道,那么,就先与政要个人搞好关系!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就突然成为官媒最热的词语。是中国官方褒称长期对华友好的重要外国人士或者和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厚友谊的外国人的用语。
据《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书统计,自 1956 年以来,过去六十余年间的《人民日报》上,来自 123 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有 600 余名友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600余人遍布五大洲123个国家——说“中国老友”遍天下一点都不夸张。
在77年以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数量比较少,主要都是对中国有过贡献的国外民间人士,79年开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出现爆炸式增长,而且主要集中在外国政要。
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最多的是日本,达到111人,接近20%。因为改革开放前20年,日本是对中国输出资金最多的国家!包括无偿援助、免息以及贴息贷款前前后后达到4000多亿人民币,这笔资金帮了我们大忙。同时,日本也是前20年对华技术输出最多的国家。我们的制造业起步,很多都是日本的技术。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排名第二的是美国,包括基辛格、尼克松、福特都获得这个称号,这个也可以理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是最好的时期。
更有意思的是,苏联一度还是中国的盟友,结果没有一个人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直到苏联解体后,历任俄罗斯领导人包括叶利钦、普京等等都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自2003年开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短语在《人民日报》出现的频次骤减,进入2011年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就只出现了2次——这代表着中国国力逐渐增强后,外交方式的转型,从过去注重私交转向更注重国与国之间的正式的关系。
中国老友遍天下不仅仅因为中国统战工作了得,最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做人厚道,只要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那是几十年如一日待遇不变啊。
比如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下台后来中国散心,中国依然按照外国首相规格接待,我们主要领导人纷纷请田中吃饭聊天,新闻媒体也隆重报道。日本政坛发现下了台的田中在中国还能这么红,又为田中积聚了不少人气。
最有趣的是基辛格。为中美建交做出过很大贡献,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每次基辛格拜访中国,中央领导人再忙也会抽空接待。作为犹太人的基辛格,利用这个待遇成立了“基辛格访华之旅”,只要付给基辛格一笔钱,基辛格到中国就带着他引荐给中央领导。这个“基辛格访华之旅”一开张就生意火爆,欧美跨国公司巨争相报名参加,能有一个私人场合结识中国领导人,毕竟这种机会称得上可遇不可求。
中国也十分大气,对于基辛格借此敛财的小算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基辛格引荐的跨国公司巨头也是以礼相待。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当下,基辛格之旅贯穿了半个世纪,基辛格赚得盆满钵满,对于中国的厚道,基辛格心里也十分清楚。这才有了后来,中美爆发贸易战时,96岁高龄的基辛格不远万里再次来到中国,告诫中国——对美国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美关系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3 低调中国的潜实力
很多人看新闻时,总有一种在国际上我们好像总是势单力薄的感觉。其实这是中国刻意保持低调,实则中国潜实力深不可测——很多关系只会在关键时刻动用。
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当时中国的情况很特殊,当时联合国会员国席位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是台湾蒋介石政权,理论上台湾政权也是五常之一,有一票否决权。那么,怎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弄进来,再把台湾踢走呢?
于是把中国加入联合国变成“是否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席位”的议题——避开了走安理会程序被台湾一票否决掉,让联大来投票决定。
美国自然不想看到属于自己势力范围的台湾从联合国退出,于是提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同时不剥夺中华民国的联合国代表权资格。
美国的意图很清楚,本质就是搞两个中国。
搞“两个中国”?想都不要想!与中国交好的阿尔巴尼亚等十几个国家针锋相对提出一个提案,与美国提案不同的是,阿尔巴尼亚的提案不仅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将台湾踢出联合国。因此,无论哪个提案通过,中国都会入场,唯一的焦点就变成了踢不踢台湾的问题。
1971年联合国会员国有131个,过半数就要66票。1970年阿尔巴尼亚的提案就在联大表决过一次,当时只得了51票,71年中国新建交9个国家,满打满算中国最多能有60票,过不了半数。
美国提前也做了工作,当时拍着胸口保证要对阿尔巴尼亚议案投反对票的国家已经超过66个。因此,美国非常自信阿尔巴尼亚的提案是过不了的
在这个历史关键时刻,我国把数十年苦心统战潜伏的力量全拿出来了。
1971年10月25日,联大表决,阿尔巴尼亚提案竟然获得了76票赞成!比66票还整整多了10票,比美国事先估计最多会有60票赞同多了16票!反对票竟然只有35票。
估计美国当时也是傻眼了,之前信誓旦旦要投反对票的一大批国家全倒戈了?以美国关系最铁的欧洲为例,整个欧洲投反对票只有一个马耳他,其余几十个国家不是投赞成票就是弃权票!
70年代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在国际交往中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利益让这么多国家在关键时刻支持我们——特别是还可能触怒美国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神奇的大逆转,只能说明中国统战工作真的太厉害了!天下何人不通共!蒋公此言不虚也。
现在大家明白了吗?关键棋子平时是不会动用的,只有在关键时刻中国才会拿出来一锤定音!想想国共战争中我党在国民党军政两线埋下的暗棋,哪个不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一件趣事是掺沙子的G20,1975年11月,美、英、德、法、日、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次年加拿大加入,形成了G7集团。相当于搞了一个联合国特别长老会,什么国际大事,首先就是G7内部协商,达成一致后就拿到联合国去通过——而且基本都能过。
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立。美国向中俄抛出橄榄枝,提议建立一个G7+2,或者直接就是G9,以后国际上的大事都在这里商议。美国其实是挖了一个坑,等着中俄跳进去。
当时中国直接拒绝了,美国这点小心思中国看得一清二楚。新成立的俄罗斯迫切希望能够得到西方国家的圈子,屁颠颠地跳进坑里。
中国不加入G7,不代表中国甘愿自己在国际事务上被边缘化,然后中国就发出呼吁,国际事务不能由发达国家说了算,应该让发展中国家参政议政!
中国这么振臂一呼,立刻应者云集。
美国没办法,只能同意中国的提议—以G7为基础,吸收了13个发展中国家参与,搞了一个G20。而俄罗斯参加G7后不久就觉得自己上当了,G7会议上,西方一票国家同气连声,几乎就穿一条裤子,俄罗斯但凡有点不同意见,立马就会被美国组织6个小伙伴搞批斗会,俄罗斯环顾左右,连个帮腔的都没有!俄罗斯这才后知后觉地明白中国为什么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加入G7。最后俄罗斯干脆就退出了G7。
这就是中国的智慧,我不参与你的G7,我要让这13个发展中国家参与,所以中国拉着一大票国家搞了个G20——这是掺沙子;国家数量一多,中国正好发挥自己搞统战合纵连横的优势。
现在G20已经成为讨论国际事务的主要平台,G7反而被边缘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自此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势不可挡,纵观历史,中国能够在国际上取得如此高的地位与声望,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言行一致,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