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周昆毕业于一所211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他曾是知名花卉报的记者,所在的报业集团更是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
周昆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好工作,却在29岁时选择了辞职。
爸爸曾劝他:“如果社长要挽留你的话,你还是在这里待着吧。”
但他还是坚持辞职创业,成为了一名自媒体工作者。
转眼9年过去,如今的周昆已是花卉领域主播的领头羊,月收入高达10万元。
他的经历登上热搜后,很多人质疑:“创业真的那么容易吗?”
今年有200万人报考公务员,但实际就业人数只有3.12万人。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也不为过。
或许当年辞去公务员的人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在就业、投资、出口、消费都受阻的今天,如果再从体制内辞职,这个决定可以说是相当鲁莽的,后悔的概率自然更大。
其实道理并不难理解。两百万人竞争三万人的岗位,那么多人要进去,就算有想法,也必然是极少数。
如果后期不后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运气,个人实力和后期情况。
我们曾经有一个员工,从公务员辞职创业。后来因为生意失败,负债累累,无法去公司上班。
他后来后悔了吗?
用他自己的话说,肠子都悔青了。
这位同事以前在公务员基层工作,在某县做税务工作。虽然工资不算太高,但确实是一份很稳定的工作,朝九晚五,没有压力,没有动力。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位同事才“硬”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这个年纪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亲戚朋友都劝不动他,他毅然辞职去大城市创业,说是想“见见世面”。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开过茶叶店,和别人合伙创业,但越做越亏。奶茶店算保本,但他和别人做生意,就什么都亏了。
最后系统进不去,还欠了一屁股债去创业。我别无选择,只能开始我的老工作,加入我们公司做财务工作。
其实辞去公务员,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转型,都是有非常大的风险的。经济学中成本的概念是“放弃的最大成本”。
越是厉害的人,越懂得量力而行。
我读了一篇短篇小说。
有一个农民诗人,学历不高。他喜欢在干完农活后的空闲时间看书,他经常通过写诗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感受。
有一次,他去外地参加诗歌交流会,一个诗人对他说:“你以后可以写情诗了,受众会更广。”
诗人摇摇头,答道: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民。怎样才能理解情诗?
“只有走进农田,看着自己亲手培育的大片庄稼,心里的诗句才会蹦出来。”
人生路人千千万万,别人永远看不清楚你的真实水平。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真正的强者从不逞强,懂得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