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书育人,传道受业,自古以来受人尊敬。
当然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追求理想,有人追求稳定,有人渴望假期。
最近有人发出感叹,为什么很多一线老师刚到四十几岁,就愿意荒废专业,去后勤岗位呆着?是不是太可惜了?
有人把教师当作一份事业,呕心沥血,扎根一线,坚守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比如最近大红大紫的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有人把教师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既然是职业,就有选择,有对比,就可以调整,甚至跳槽,所以最近也经常有教师集体辞职、跳槽的新闻见报端。
职业的分化和流动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在不同的年龄段都存在,伴随人的一生。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讲,人一直在进行人职匹配,寻找最优组合。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高度细致的今天,职业的流动和分化更加频繁。
之所以很多一线老师到了四十几岁,就愿意荒废专业,去后勤、管理等岗位,也是基于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有以下几个原因。
职业倦怠
人在一个岗位上干的时间长了,会产生分化现象,有些人如鱼得水,越干越来劲,越干越出彩,各种荣誉、获奖纷至沓来。
相反还有一部分人随着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的成就感和新鲜感大大下降,会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
教师这个岗位,学生迎来送往,一级一级迎来,一届一届送走,学生在变,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工作节奏基本是在重复,真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另外,现在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年轻教师一茬一茬进来,老教师会产生危机感和挫败感,转换岗位也就成为了一种合理选择,并且也有了转换岗位的资本和资历。
发展受阻
人们常说,人挪活,树挪死。有些老师选择转岗或换岗是被迫的,并非主动选择。如和主管领导关系不融洽,经常给穿小鞋,和同事关系僵化,发生严重矛盾,已经无法在原来的岗位待下去了,换岗是一种明智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学校每一个学科都有教研室,有相对固定的编制,如果很多有精力、有学历、有水平的年轻老师进来了,有些老教师出于让位年轻人的考虑,选择换岗到后勤、图书馆等压力较轻的岗位。
此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40多岁的老师已经看到自己职业的局限或者看到了自己职业的天花板。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到了40岁以后,考虑的事情和问题会比较多,会寻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所以这个时候选择换岗也是正常的。
换岗锻炼
换岗锻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一般来说,现在学校提拔领导人选,需要在基层数个岗位锻炼的经历,熟悉各方面情况。
40多岁刚好是青壮年,人生黄金期,有些年轻有为的老师也会寻找换岗经历,为以后被提拔积累资本。
还有些老师本来可能就不适合在教学岗位上干,经过职业初期的磨合后,主动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岗位,比如管理、安保等,可以更好发挥作用和特长。
总之,合理的职业分化和流动是正常现象,适当的流动,补充新鲜血液,有助于工作开展。当然,如果流动性过大,教师岗位留不住人才,那就要分析具体原因,寻求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