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
@游戏新春创作纪
民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校长,他一生曾经辞职无数次,其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二十四次之多。1919年6月15日,这个校长再次宣布辞职,并且发布《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毫不客气地质问北洋政府说:“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有点儿新思想的人,提倡点儿新的学理,发布点儿新的印刷品,用世界的新思想来比较,用我的理想来批评,还算是半新的……现在教育部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吗?还要我去充当这种大学的校长吗?”敢于这样气势汹汹质问教育部、国务院的校长不是别人,他就是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
思想转变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蔡家相当富裕,蔡元培的祖父蔡嘉谟是当地著名的商人,他的长子也就是蔡元培的父亲蔡光普是钱庄的经理。蔡光普性格善良,待人温和,他有七个孩子,蔡元培排行第四。蔡元培从小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他6岁进入私塾,学习《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书籍。11岁的时候,蔡元培的父亲不幸去世,好在蔡氏家族很大,六叔蔡铭恩负责指导他学习,蔡元培很快就熟读四书五经,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基础。
1883年,15岁的蔡元培考取了清朝的秀才。第二年,蔡元培开馆收徒教书,同时准备继续进学。1889年,21岁的蔡元培赶赴杭州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这一年,蔡元培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第二年,他前往北京参加会试,再中进士,顺利进入翰林院担任了庶吉士的官职。身居清要的职位,名声又响彻京城,按说新任翰林应该对生活感到惬意,可身处一个腐败无能的朝廷之中,满腔爱国热情的蔡元培深感报国无门的苦恼。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腐败的清王朝战败,于1895年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蔡元培对此悲愤交加,他逐渐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开始接触西方的民主思想。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开始鼓动光绪帝变法维新,蔡元培对此也非常支持。可百日维新很快失败,清政府还杀害了蔡元培非常钦佩的维新志士谭嗣同。蔡元培看透了色厉内荏的清政府,他毅然辞官南下,回到绍兴老家,担任了绍兴中西学堂的校长,创办新式教育。然而该所学校中守旧派势力不小,他们对蔡元培的改革妄加干涉,蔡元培对此无法忍受,愤然辞职。
蔡元培肖像画
2011年10月8日,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之际,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推出辛亥人物肖像画展,其中包括孙中山、黄兴、蔡元培等历史人物。
再婚与留学
1901年7月,蔡元培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的教师。这时蔡元培的妻子王昭已经因病去世,很多人都劝刚刚33岁的蔡元培续弦,以照顾他的起居生活。不知为何,这个事情传了出去,大批的媒人跑到蔡元培的住所,都想为声名在外的蔡元培保媒。不堪骚扰的蔡元培就在门口贴出了一个娶妻标准。这个标准一共包括五点:第一是不缠足的女性;第二是识字的;第三是男子不得娶妾、不能娶姨太太;第四,如果丈夫先死那么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五点在当时来说有些惊世骇俗,说媒的人几乎全部吓跑了。可上海毕竟不是一般的小城镇,最不缺乏有学识的女子,其中江西名士黄尔轩的女儿黄仲玉就为这五点标准所吸引,两人在朋友撮合下很快结婚。1902年元旦,蔡元培在杭州举办了他的第二次婚礼。这次婚礼不再是传统的中国式婚礼,而是中西合璧,这也体现了蔡元培思想的转变。
婚后不久,蔡元培去日本游历。目睹日本在新式教育以后,全国已经出现锐意进取的势头,蔡元培大感震惊,他认为中日最大的差距就是在教育上,更深感清政府愚民政策的毒害之大。他回国后开始公开谈论革命,并和陶成章一起在上海建立了光复会,被推为会长,密谋发动武装起义。1905年8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蔡元培经人介绍又加入了同盟会。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蔡元培剪掉了辫子、脱下长袍,与年轻学生一起搞起了军事训练,甚至传授给学生们暗杀的知识,希望用起义和暗杀来摧毁腐败的政权。1907年5月,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蔡元培前往德国留学,就读于著名的莱比锡大学,前后学习了四年之久。蔡元培的此次留德是完全自费的行为,再加上上海的妻儿也靠他养活,所以他留学期间打了多份零工,不但给人当家庭教育,还为国内的商务印书馆编写教材,翻译德文著作,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可就是在这样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他从一个只读四书五经的旧式知识分子转变成了一个通晓西方教育精髓的教育者。
为教育而努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应同盟会同志、上海都督陈其美的邀请,蔡元培取道西伯利亚返回上海。1912年1月,45岁的蔡元培被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此时蔡元培的主张改变传统儒家教育,实行新式教育改革,将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基本内容。可以说,当时蔡元培是雄心勃勃的,他准备了一整套改革计划,可遗憾的是,他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就宣布解散,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为了粉饰民主,北洋政府仍然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在任期间,蔡元培精简人员,消除陋习,让整个教育部成了政府中最具生气的部门。然而随着袁世凯独揽大权,内阁中的国民党籍人员日益受到排挤,蔡元培就主动辞去了教育总长的职务。袁世凯为了笼络人心当面挽留他,还假惺惺地说:“我代表四万万人坚留总长。”蔡元培则坚定地回应说:“元培也向四万万人之代表辞职”。袁世凯见其去意已决,只好同意。
1912年,蔡元培带着家眷再次前往德国留学。第二年3月,国民党领袖人物宋教仁遭暗杀,蔡元培非常愤怒,全力支持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蔡元培又前往法国考察。在法国期间,蔡元培和法国的进步人士组织了华法教育会,组织国内的有志青年前往法国以半工半读的方式留学。这个活动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很多青年正是通过这个活动才得以前往法国,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回国后又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之中,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改组北大
1916年袁世凯病死,称帝闹剧结束,蔡元培接受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的邀请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他已经49岁了。北京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随后改名为京师大学堂。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又改称北京大学,学生数量增加到1500人。在京师大学堂时代,受清王朝教育腐败的影响,学校教育水平极差,很多老师是开后门进来的,就为拿一份国家给的薪水,上课时先发给学生一些印好的材料,然后照着读一遍就宣布下课,学生们根本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这还不算,学校风气也很不堪,每当放学以后,都有大量学校老师直接“杀向”八大胡同,在里面喝酒闹事,经常大打出手,这些都成为一时的笑谈。当时妓女们都称“两院一堂”是最好的主顾,这里的两院指的就是北洋政府的参、众两院,“一堂”指的就是京师大学堂。由于学校官僚习气太重,腐败问题难以解决,只能连续更换校长,蔡元培是作为“扛炸药包的勇士”被派去的。
蔡元培赴任之前,一些友人认为北大的问题难以解决,如赴任有碍名望,都劝他不要去。而孙中山却劝蔡元培迎难而上,将民主思想带到北洋军阀的心脏。蔡元培听从了孙中山的建议,毅然前往北大上任。蔡元培到任的第一天,就用实际行动给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当时全校所有的校工们都在学校门口向新校长表示欢迎,蔡元培当场脱帽,鞠躬向校工们还礼,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的师生,大家这才明白平等待人原来要从小事做起。此后,蔡元培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改变了北大领导体制和学科、学制设置,创办科研机构,倡导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蔡元培认为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学生的求学观念和老师的教育观念。他读过四书五经,知道传统儒家读书人求学就是为了做官,做官以后好贪污腐败,名利双收。而民国初年大部分学生读书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做官。他努力改变学生们的这种旧观念,教育学生应当以学术研究为重,不能将神圣的大学视为升官发财的阶梯。他还要求学生们要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都有益的人,不能成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引进人才
进行完思想道德方面的“软件升级”后,蔡元培又开始提升北大的“硬件”。他认为学校水平如何,绝大部分取决于老师的水平,因此必须将国内最好的教师引入北大。可问题又来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剧变的时代,各种思想、理论层出不穷,老师中既有倾向民主革命的新派人物,也抱残守缺的旧式文人,到底引进什么倾向的人才在北大高层形成了争论。最后还是蔡元培拍板:北大一切以学术为主,政治倾向没有关系,不影响教学。只要是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则不管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全部加以聘任。这样,诸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刘半农、马寅初、梁漱溟、辜鸿铭等人纷纷加入北大。其中梁漱溟进入北大,更能体现蔡元培用人方面的不拘一格。梁漱溟最初想考入北大学习,却因为成绩原因而未被录取,他在上海的《东方杂志》发表了一篇讨论佛教哲学的文章《究元决疑论》,蔡元培看完后认为虽是一家之言,但水平非常高,于是决定聘请梁漱溟来北大任教,主讲印度哲学。这一年,梁漱溟年仅24岁。后来,梁漱溟在北大这个舞台上尽情施展,终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哲学家。梁漱溟欲当北大学生而不得,却一下子就成了北大的老师。如此用人的魄力和慧眼,除蔡元培外,恐怕全中国也没有第二人。经过蔡元培的大力整顿,北大教师团队成为全国最年轻,也最具进取精神的队伍。当时的报纸就曾做过统计,北大90多位教授的平均年龄仅为30多岁,其中50岁以上者仅有6人,35岁以下者居然高达43人,像胡适、刘半农、梁漱溟等人被聘为教授时仅有二十余岁。
蔡元培在北大期间,还开成立了各科研究所,包括文科、理科、法科、地质学、国学等。这些研究所都给予充足的经费,以全国学术水平最高的人领导,所以获得了很丰厚的学术成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别的不说,北大图书馆也赫赫有名,在李大钊的精心经营下,北大图书馆在有限经费下迅速扩展,特别购买了国外大量书籍,成为全国最有名的图书馆。连毛泽东也曾经在北大担任过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中获得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毛泽东晚年说,在北大图书馆那段时间,对他一生有着极大的意义。
在蔡元培的努力下,北京大学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中国数得着的高等学府,当时很多的西方记者也认为北大是最接近西方模式的大学,也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大学。而正是这种活力,让北大的青年学生更加向往民主和科学,为后来“五四运动”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晚年蔡元培
蔡元培一生热心教学,清廉自守,晚年生活贫困,连固定的住所都没有。当时继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提出要为老校长造一所“可以住家藏书的屋”,也被蔡元培婉言拒绝。
五四浪潮
1919年5月2日,时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钱能训密电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令其在承认日本掠夺中国山东权益的《巴黎和约》上签字。当时任外交委员会委员长的汪大燮得知后十分着急。5月3日凌晨,他乘马车专程到东堂子胡同75号的蔡元培住处告知消息并向他求援,蔡先生听完后大为震惊。当日上午,蔡元培急招部分学生代表在东堂子胡同75号通告情况,之后各校学生召开了紧急会议,一致认为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决定第二天举行游行示威。5月4日下午,数千名学生在天安门举行示威大会,就此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就在学生们上街游行之时,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傅增湘打电话给蔡元培,让其召回游行的北大学生,蔡元培断然回答说:“我不会制止这种爱国行为!”很快,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消息传来,北洋政府决定出动军警镇压学生,将32名学生逮捕入狱。为了营救学生,蔡元培邀集北京13 所大专院校的校长在北大开会,并当场表示:为使学生出监狱,他愿意“以一人抵罪”。随后,他便带着校长代表团前往警察厅、教育部等部门请愿,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在连续奔波了两日后,被捕学生终于得到释放。事后,北洋政府决定撤销蔡元培的校长职务,但在北大师生的强烈抗议声和社会贤达的反对之下,又被迫收回命令,蔡元培得以返回北大任教。
病逝香港
1923年1月,担任北大校长七年之久的蔡元培因抗议教育总长彭允彝提出辞职。在三年之前,蔡元培的妻子黄仲玉在婚后第十三年因病去世,蔡元培再次成为独身,当时他已经54岁了。在友人的劝说下,蔡元培和33岁的未婚女孩周峻结婚。当年7月,蔡元培和周峻在苏州留园举行了隆重的婚礼。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开始北伐,蔡元培紧急回国参加革命运动。
1927年,蔡元培倡议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被任为大学院院长。当年11月,蔡元培和萧友梅于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即现上海音乐学院),这也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九一八事变”后,蔡元培奔走呼吁,主张枪口一致对外,共赴国难。1932年,蔡元培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还曾试图营救杨开慧、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为抗日大业做了很多贡献。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时蔡元培已经是古稀之年,他于当年11月移居香港。1940年3月3日,蔡元培在寓所失足跌倒,被送入香港养和医院急救。3月5日,蔡元培病逝于医院之中。蔡元培去世后,蒋介石在重庆主持公祭,延安也举行了各界追悼大会。毛泽东在唁电中称颂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也是历史对一代教育大家的公正评价吧。
徐志摩 多情诗人
"即使命运叫您在得到最后胜利之前遇到不可躲避的死亡,我的爱!那时您就死。因为死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一切有我在,一切有爱在。”“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分,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这种富有魅力的爱情诗句曾经感动了一代的人,很多的女子为诗人而痴狂,而写出这种动人诗句的诗人就是民国大名鼎鼎的情种徐志摩,徐志摩一生为爱活,为爱死,连诗歌创作都是为了一个爱字,在中国的历代诗人里非常难得。
无爱婚姻
徐志摩原名章,字 森,后改名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徐氏家族在海宁是名门望族,出过很多知名人物,比如民盟主席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作家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女作家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等等。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拥有一座发电厂、一个梅酱厂、一间丝绸庄,在上海还有一家小钱庄,是海宁当地有名的实业家。由于徐家家境不错,徐志摩又是家里的长房长孙,自然备受全家人宠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私塾读书。徐志摩11岁时完成了启蒙教育,进入当地的开智学堂,师从张树森学习四书五经。他的成绩非常优秀,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
1910年,14岁的徐志摩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了杭州府中学堂。徐志摩从小就有很好的文学天赋,在杭州读书时就开始发表文章。1915年,徐志摩从浙江一中毕业,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在当年10月,徐志摩在父母包办下,和上海宝山县巨富张润之的女儿张幼仪结婚,当年徐志摩18岁,张幼仪年仅15岁。徐志摩当时已经很受新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由恋爱,他对这次婚姻非常不满意,却没有办法拒绝。其实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也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她12岁时就考入苏州师范学校,后来又成为中国第一个女银行家,开了一家在上海很出名的服装公司,是民国历史上很有名望的女性之一。不过张幼仪的相貌普通,不太符合徐志摩心中“美貌加智慧”的爱人标准,所以两人的结合算是“强扭的瓜”,并不甜蜜。
徐志摩故居中的本人铜像
结婚以后,为了躲避妻子,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仅仅一年后的1916年秋,他就离开上海,来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预科攻读法学。第二年,北洋大学的法学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又随着转入北大就读。这段时间,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由于徐志摩文采斐然,人又潇洒,好交朋友,再加上他拜当时北平最有名望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很快就成为北平知识界和社交界的双料名人。
不过这段时间里,在父母的严令下,妻子张幼仪也来到北平,跟徐志摩生活在一起。不久,张幼仪身怀有孕,徐志摩的父母都非常高兴,认为儿子的心会被孩子牵绊住,小两口的日子也会转为和美,可后来的事实证明徐家老人的想法有些一厢情愿了。1918年,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出生,徐志摩并没有像其他父亲那样欢天喜地,反而为了躲避妻子和孩子,决定再次逃走。
相识林徽因
1918年8月,徐志摩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留学。留学第一年,他在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徐志摩本人是相当聪明的,他入学后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学完了所有课程,获得了学士学位。随后,他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学习经济,后来又学习文学,获得了文学硕士的学位。徐志摩在美国读了两年书,获得了硕士学历,学有所成,之后他前往欧洲,进行一次新的游历。1920年,徐志摩来到英国求学,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了半年,后来又进入了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正是在英国,徐志摩终于遇到他人生的第一个挚爱,同时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性林徽因。
林徽因也是浙江人,同徐志摩也算是老乡,当时她不过17岁,正是女性最具有青春活力的年纪。林徽因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她本人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算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兼具的新女性。不过当时林徽因已经订婚,她来到英国就是陪同未婚夫梁思成读书的。而梁思成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的儿子。因为彼此之间有这层关系,又是在异国他乡道左相逢,三人很快就熟络了。随着接触的越来越多,徐志摩被林徽因的个人魅力所倾倒,很快就爱上了林徽因。后世的历史学者一般认为,这才是徐志摩的初恋。当然,林徽因是有未婚夫的,不过当时民国知识分子阶层风气相当开放,至少在徐志摩看来,只要女孩子还没有结婚,那么任何人都资格追求。
在交往之中,徐志摩向林徽因诉说了自己婚姻中的不幸和无法挣脱的痛苦,林徽因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善解人意,表示了对徐志摩的同情和关心。徐、林两人在心灵上很快出现一定程度的相通,至少在徐志摩的感觉中,两人是在热恋。徐志摩后来回忆起英国的时光,就提笔写下了“我不仅要爱的肉眼认识我的肉身,我要你的灵眼认识我的灵魂。”在这段时期,本来从不写诗的徐志摩的灵感大发,他写下了许多理想主义的诗句,比如《我所知道的康桥》,等等。遗憾的是,其中大部分已经流失了,留下的大约30首左右。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在当时的民国算得上代表性的诗人。比如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偶然》是这样写的: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得失寸心间
可惜现实不是诗歌,1920年,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徐志摩被迫同意妻子来英国同他相聚。
当时张幼仪对徐志摩还是很有感情的,她带着孩子不远万里赶到英国,心情相当激动。但当她看到徐志摩的时候,满腔的喜悦都变成了无限的失望。她在晚年回忆到:“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张幼仪的感觉是正确的,两人一见面,徐志摩对妻子表现得非常冷淡,夫妻两人除了晚上睡一张床以外,基本形同路人。到了1921年,徐志摩终于向妻子摊牌,表示想离婚。当时虽然已经是民国,离婚也绝对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如果两人离婚,对张幼仪的打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她还有一个孩子,而且她已经再次怀孕两个多月,这一点徐志摩也是知道的。张幼仪是位性格坚强的女性,面对丈夫的无情,她没有哭泣哀求,而是果断同意离婚。夫妻两人就此分手,张幼仪离开英国去了德国的二哥家,一心待产,次年张幼仪在德国生下了次子徐德生。这时徐志摩赶到德国,但他不是来见妻子和孩子,而是来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两人在柏林见面,几乎一言不发地签订了离婚协议。这是民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其实在同张幼仪签订离婚协议之前,徐志摩已经去找林徽因,向其求婚。然而徐志摩不知道的是,此时林徽因也在进行巨大的心理斗争。林徽因确实对徐志摩有些感情,但这究竟是不是爱情只有林徽因本人知道。当时林徽因的父亲和众多朋友都反对她和徐志摩来往。林徽因的未婚夫梁思成也向其表白,表示会给林徽因一个幸福美满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下,林徽因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和自己的父亲离开英国,回到了中国。徐志摩匆匆回到英国,却发现所爱的人已经不辞而别,他又心急火燎地返回了中国,去劝说林徽因回心转意。据说两人曾有一次闭门长谈,具体的谈话内容没有外人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徐志摩颓废地离开,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
新感情的开始
徐志摩因为这次失恋非常失落,在这段时间,他写下了不少的诗句,比如“爱是一场催眠,醒来之后你被谁吸了灵。这就是为什么爱过之后,总觉得不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被爱的人总是掌灵者,去爱的人反而失魂。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总有一个人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等等。为了安慰这位学生,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还给他写了一封长信,希望他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为不可得到的感情而陷自己于不能自拔的境地。
弥补一段感情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开始另一段感情。不知道徐志摩懂不懂这个道理,但至少他是这么做的。徐志摩回到北平以后,因为情绪低落,经常与朋友们聚会。他有一个好友叫作王赓,徐志摩经常去其家里做客,一来二去就认识了王赓的妻子陆小曼。陆小曼也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位女性,她的父亲陆定是留日学生,曾经担任过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在北平是个很有名的人物。陆小曼12岁的时候就进入法国圣心学堂读书,其父为她聘请了英籍女教员教她英文,阅读英、法名著。她十六七岁已通晓英、法两国语言,还能弹钢琴、画油画,再加上她年轻貌美,性格直爽,在当时算是交际广阔的一代名媛。
徐志摩(后排左一)、林徽因(前排左二)等人与泰戈尔的合影
1923年春天,应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邀请,印度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泰戈尔准备访华,后因其身体原因而推至1924年的4月,徐志摩是他访华活动的主持人和翻译。
性格开朗的陆小曼非常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但丈夫王赓在陆军部工作,是一名在职军人,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妻子。为了让妻子高兴,王赓就请求徐志摩帮忙陪伴妻子。不久,王赓被任命为哈尔滨警察局局长,他带着陆小曼去哈尔滨上任。当时哈尔滨还是个小城市,同北平、上海无法相比。陆小曼对哈尔滨极为不满,跟丈夫大闹了几次,最终自己回到北平娘家去了。王赓不能放弃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职务,于是夫妻两人被迫两地分居了。一分居,夫妻间的问题也很快出现。丈夫不在,陆小曼就经常喊徐志摩一同出去参加各种活动,一来二去,两人就产生了感情。其实陆小曼也知道丈夫王赓是很好的伴侣,但她当时已经迷失在徐志摩的才华和热情洋溢的情书之中,大胆泼辣的她决定结束自己的婚姻。
再婚生活
1926年,陆小曼找到丈夫王赓摊牌,要求离婚。王赓虽然有些恼火,毕竟妻子是和好友走到了一起,不过王赓也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人,知道没有感情的婚姻没有价值,最终他还是同意了离婚。这个消息传到徐志摩的老家海宁,可把徐志摩的父母气坏了。他们认为儿子不走正道,抛弃妻子,去追老师儿子的未婚妻,现在居然又爱上了朋友的妻子,简直是莫大的丑闻。他们坚决不同意徐志摩再婚,并且威胁要中断徐志摩的生活费。
可是徐志摩我行我素惯了,他根本不在乎父母的强硬态度,还是下决心要和陆小曼结婚。徐志摩父亲徐申如见不能挽回儿子的心意,最终勉强答应他们结婚,但有三个条件徐志摩必须答应:第一,结婚费用必须自理;第二,婚礼由胡适担任介绍人,梁启超证婚;第三结婚后必安分守己过日子。这三条徐志摩都予以答应。而陆小曼这边也出了问题,陆母坚决不同意女儿和王赓离婚,她认为王赓稳重老实,比徐志摩要可靠得多。女儿如果嫁给徐志摩,十有八九还会离婚,会毁掉自己一生。可陆小曼的性格更为固执,她最终还是跟王赓离了婚。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举行了婚礼,他们结婚时给陆小曼的前夫王赓发了请帖,王赓虽然没有去,却也很大度地回赠了一份礼物。结婚的时候,徐志摩还找了老师梁启超做证婚人,梁启超因为徐志摩和儿媳林徽因的事情,也很心疼这个学生,很爽快地答应了学生的请求,为其主持了婚礼。
然而感情是感情,婚姻是婚姻。恋爱的时候徐志摩曾经嘲笑王赓不解风情,照顾不好陆小曼。这时轮到他自己的时候,他才知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远比写一封洋洋洒洒的情书要难得多。陆小曼从小生活在富贵人家,从不缺钱,所以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结婚以后,陆小曼住在上海的豪华公馆中,这个公馆每月租金就有100大洋,家里还有众多仆人,包括司机、厨师、男仆、贴身丫鬟等等。此外,陆小曼还非常喜欢购物,而且从来不问价钱,所以尽管徐志摩算是高收入群体中的一员(大学老师),但家中经济仍然是入不敷出。为了解决经济问题,他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还得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非常辛苦。往往徐志摩熬夜写稿到凌晨三四点、刚刚上床睡觉的时候,沉溺于跳舞、打牌、看戏等夜生活的陆小曼才回到家中。更为要命的是,陆小曼居然还吸上了鸦片,并且传出了绯闻。此时的徐志摩非常苦恼,他毕竟只是个文人,性格也比较软弱,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家庭的乱局,他只能再次选择逃避。
1928年,徐志摩回到英国剑桥(旧名康桥),目睹完全没有改变的景色,回想起自己的短短几年内经历的无数事情,不觉百感交集。在这里他爱上林徽因,不惜抛弃了妻子和孩子,没想到最终的结果是被林徽因拒绝。现在他不惜一切地同朋友的妻子陆小曼走到一起,结果现实却又是这样。感慨万千的徐志摩,在回中国的轮船上写下了他最著名的诗篇《再别康桥》。
空难离世
再次陷入颓废的徐志摩,显然又想起了初恋林徽因的种种好处。当时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徐志摩也经常去北平,两人难免有一些接触。陆小曼知道后非常生气,两人关系急剧恶化。1931年11月17日这一天,徐志再次见到陆小曼在抽大烟,他忍无可忍地说了妻子几句,陆小曼反唇相讥,还质问徐志摩为什么跟林徽因来往,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口角。
此时心情极端苦闷的徐志摩,显然想找个人诉说一下,他很想见到林徽因。
1931年11月19日,林徽因要在北平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也决定前往北平。他于早上八时,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也许徐志摩对未来的悲剧有所预感,在出发前,他给刚刚吵过架的妻子留下一封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然而,飞机在大雾中撞上了济南开山,徐志摩在这场空难中离世,年仅34岁。徐志摩死后,陆小曼非常悲痛,她戒掉了大烟,还著文《哭摩》悼念丈夫。随后陆小曼细心整理了徐志摩一生的作品,编成《志摩日记》、《徐志摩诗选》、《志摩全集》等,也算为丈夫做了很大的贡献。对于徐志摩的一生,他的好友胡适的评价也许是最贴切的: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四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身上,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
陆小曼像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非常悲痛,以至于病体缠绵。后来在友人的建议下,她开始学习山水画以寄托情感。新中国成立后,陆小曼先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及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5年在上海病逝。
[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