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下车村党支部始终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紧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结合下车村民风村情,以党建带动、乡贤联动、群众互动探索推行“党建+乡贤理事会”基层治理新模式,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抓手,持续赋能基层治理新思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织密为民办事三张网。
支部引领、乡贤助力,织密政策落实网。下车村不断开辟党史学习新路径,打造下车村乡贤工作阵地,建设乡贤理事会,引导建立乡贤参议制度、乡贤理事会年会制度和乡贤志愿承诺制度,组织乡贤理事会成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参谋建议、示范引领、推动发展、评议监督等作用,邀请村内有威望的老党员及离职老干部、老教师以及乡贤能人对村“两委”工作建言献策,共召集各类贤达人士20余人,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村支委会议审核,确定热心公益、公道正派、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老党员、离职村组干部、道德模范和自主创业的优秀人才、能者贤人为乡贤理事会会员,以组织联谊、增进乡情、加强联络、听取乡音、聚财聚智、服务乡亲,参谋议事、共建乡村等方式,协助加强党群联系,参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村事民议,村事民治”;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基本制度以及村民代表大会、村组组长工作部署会,向全体党员及群众介绍下车村乡贤理事会成员,宣传乡贤理事会工作职责,受理下车村群众小事急事困难事,打通乡贤为民办实事工作第一道门坎,依托乡贤优势为群众真办事、办真事。
党员带头、乡贤参与,织密互动信息网。通过走访调查、民情访问了解群众所急所想所盼困难事,以乡音引路、乡贤入户,打造下车村两委群众互动信息网。为民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下车村通过打造办实事工作群,乡贤受理群众事,支部梳理为民办实事清单,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细微事,当成大事要紧事来办;面对下车村工作人员少、事务多、压力重以及村民诉求不一致、意见难统一、执行难落地等难题,在实践中,村“两委”推行村“两委”党员干部搭配乡贤理事会成员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乡贤在凝心聚力方面的独特作用。乡贤在了解民情民意、做好下情上传的同时,融入基层治理网格,与支部党员、各组组长组成“下车村政策宣传队”,用家乡话宣传,以乡里味答疑,党员志愿者和乡贤拉家常式地向群众宣讲解释相关政策,做好正面教育引导,让党委政府的导向、要求,与群众的意愿、诉求,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彼此互动,在惠民政策落实、矛盾纠纷化解、征地拆迁等村级事务中形成合力,着力推动矛盾调解纠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任务落实落地。通过会议、入户宣传等形式,逐步改变丧葬陋习以及婚事攀比、铺张浪费等行为。
两委统筹、乡贤先行,织密为民服务网。在“两委+乡贤理事会”的治理模式引导下,乡贤理事会积极组织乡贤,依据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认真梳理辖区内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热心决心办理好每一件困扰下车村群众的难心事。乡贤理事会成员在村“两委”带动下深入参与先锋防疫值守岗、防洪防汛值班、下车村志愿服务队、下车村妇女之家,保障构建下车村互动信息网,多方面多角度及时响应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回应群众期盼。截止目前,召开乡贤联谊会多次,支部与乡贤共同话乡愁、出建议、谋发展,通过乡贤理事会成员的身体力行,打通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渠道,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
下车村现有饮水管线铺设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年久失修,时长破损,严重影响了辖区内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支部与乡贤理事会了解到详细情况后,立即组建了维修工程队,沿线排查后对饮水管线进行了2处大型维修和多次小型修缮,切实解决下车村饮水用水难题;面对村落内夜间照明暗、出行不便的问题,支部和乡贤理事会协调多方力量,将村内路灯与西新线路灯进行联网,实现了夜间不间断照明,并为村庄主干道安装修理照明路灯8个,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问题;在春灌开始前,村“两委”会同理事会成员对农灌泵房、水管以及灌溉渠道进行了排查,发现并解决了存在的泵房渗水、水管破损以及渠道堵塞问题,确保春灌工作不受影响,为农作物收成提供保障;面对下车村存在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在落实失地养老保险的同时,开设多期实用技能培训班,为群众增长一技之长;支部党员以及理事会成员经常性开展志愿卫生清扫,持续为提升下车村人居环境做出贡献。
在“支部+乡贤理事会”的治理模式引导下,积极组织乡贤,依据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在基层治理中的参谋建议、示范引领、桥梁纽带等作用,与村“两委”形成有益补充,夯实了基层基础,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通过乡贤理事会的积极参与,乡贤以乡音开路,带乡情进村,乡贤代表通过有事上门解决、无事串门聊天的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民愿,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有效化解下车村各项困扰老百姓的“心头患”,以党建引领,乡贤助力,激发下车村基层治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