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和一个CEO一起工作,他经常说:“如果你的报告书是用钉出机订过,那我一定不会看。”
对于他的说法,我一直表示怀疑,难道更详实的计划不比几张纸更有说服力吗?
1
真正有价值的报告,2张纸足够了
有一次,我的团队签了个大单。
在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后,他们终于结稿。
我的团队抱着厚厚的计划书兴冲冲地前去汇报。
到了客户的会议室,在开始阐述前,他们交上了一份长达30页的报告。
CEO拿起报告,做出了一个似乎是在称重的动作,然后猛然把报告书扔到了房间的一角,厉声说道:“告诉我,你们想要什么,我非常忙,没时间看这些。”
我的团队当时震惊了,房间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向客户汇报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汇报进入死结?
让我们看完另一个故事,再回头说明。
我有一个做文案的朋友,他现在已是公司的骨干力量了。
他曾与我分享他刚入职时的经历。
那时,他还是一个小文员。
有一回,领导让他做一个报告,并告诉他这个报告很重要,要向省市领导汇报。
他接到任务既兴奋又紧张,终于到大显身手的时刻了。
花了几个星期,他终于写完了报告。
为了展示他缜密的思维,逻辑的推理,报告长达30页。
当他将报告交到领导手中的时候,领导很随意地将报告放在一边,并请他坐下。
领导笑着问他,“我给你5分钟,你能用最简短的几句话说明一下你的报告内容吗?,。”
朋友呆住了,他不知从何说起,支支吾吾半天,都有没有说清楚方案。
领导有些厌烦了,眉头锁成了一个疙瘩,但对他的态度尚好。
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回去将报告总结成2页纸,领导们没有时间看这些报告。
朋友僵硬地走出办公室,他所有的兴奋都消失殆尽。
要将30页的报告压缩在2张纸内完成,难度非常大。
他焦急地忙了几天,即使费尽全力,写出的总结报告仍长达5页。
不得以,他向公司前辈请教。
公司前辈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写领导想看的!”
想着这句话,突然间他茅舍顿开,很快完成了任务。
他是怎样做到了呢?
就是去繁留简,只表述领导最关注的问题,用几句话提出他的建设,说明建议能带来什么好处,并附以理由与数据。
向领导汇报
在现实生活中和工作中,越是高级的领导越忙,他只想听核心建议,给我们的时间常常仅有10分钟。
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核心建议被称为“电梯游说”,你只有大约30秒时间向他人传达你的信息。
也就是说,你与你的利益相关人在电梯间见面,只有从一层楼升到另一层楼的时间进行交流,当你们走出电梯,交流就结束了。
如何在30秒内完成你的工作描述,并得到你想要的回复,这很重要。
有研究表明,人在一秒钟内只能说3-5个字,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员的语速,每分种在300字左右,中国说话最快的主持人华少,最快也仅为一秒7.44个字。
而我们普通人,每分种平均语速仅为120个字,每秒2个字。
30秒,我们所要表达的话语字数大约在60-150个字区间,也就是3-5句话。
当然,“电梯游说”只是一个形象的举例,但却说明了简短陈述的重要性。
它要求我们必须高度浓缩思想,语言精炼,主题突出,理由充分,建议简洁明了,逻辑条理有序。
你的话要准确表明态度,说明事项,让对方快速理解,并最好得到准确回应。
所以,总结与归纳的能力比你写一份优秀的报告要重要的多。
就此,你也许已经明白了文章开头举的例子,为什么CEO会将厚厚的报告扔到一边。
他需要的只是简洁明了的汇报,不是你厚厚的报告。
在实践中,我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在准备详细报告后,要附上1-2页纸的内容摘要或说明,以便对方快速了解我的方案。
报告是给他的助手看的,内容摘要才是给领导或客户看的。
2
掌控会议节奏,直奔主题
你是否经常参加会议?
在你汇报时,是不是会议进程完全超出了你的掌控,最终你的汇报一团糟?
让我们来做个复盘。
项目汇报
试想一下,经过几周的工作,繁杂的数据分析,无数的思考和推敲,你带着你的报告和想法去参加项目评审会。
你坚信自己的想法将会创造巨大的利润,因为,你仔细整合了所有分析,润色了演讲稿,每一页PPT都力趋完美,报告长达40页。
在会议现场,你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因为你看到对手的报告仅有10页左右,你稳操胜券了。
你信心十足地站在项目委员前,脸上不自觉地露出微笑。
这份报告,你已经竭尽全力,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否决它。
当你把报告分发给每一个人,他们开始浏览,看起来这个开始不错。
你镇定自若地走向讲台,打开PPT,开始向他们阐述这份报告的背景和环境。
突然一个委员举起手来,开口道:“第35页,我有一个问题”。
你紧张地翻到这一页,却想起你才刚刚开始,还没有说到这一页呢。
委员指出你的分析有偏差,推出的结论有些唐突。
你有些慌乱了,事先没想到这里会有状况,尽管你有充足理由。
渐渐委员对你的回答感到厌倦。
很快,另一名委员也指出一个问题,他认为你的方案将增加财务预算,没有钱来支持你。
你已经焦躁了,为什么你没早点想到这个问题。
30分钟很快过去,提问,抱怨、质疑和叹气声此起彼伏,你的汇报已经一团糟了。
终于,负责人打断了进程,他说,很抱歉,你的汇报已超时10分钟,无法继续,鉴于报告仍存在很多问题,无法通过。
你像一团泥一样走下了讲台,你的“完美”在一瞬间溃败,一切都完了。
与此同时,你的对手走上了讲台。
他只有20分钟了,仅有的10页报告根本经不起委员们的质问。
他走上讲台,清了一下嗓子说道:“请大家着重看第2页,我想先说一下我的观点。”
“这个计划可以提升销售30%,虽然预算有些增加,但增加的利润可以弥补支出……”
委员们顺从地翻到第2页,阅读之后抬头看看他,并没有说什么。
“有什么问题吗?时间有限,请说一下你们对这个计划的顾虑吧!”
刚才提问你的委员又一次举起了手,“你说销售提升30%,你的依据是什么?”
“请您翻到第7页,那里的数据可以说明原因。”
他简短解释了数据的来源和支持理由,然后接着问:“还有什么问题?”
每个人都摇摇头。
“那么请翻到最后一页,请大家讨论一下所需资源和时间表。”
很快,报告结束了,他转向负责人,请求最后意见。
负责人说“项目不错,我很喜欢,其它人是否同意呢?”
所有人都点头表示同意。
“OK,你的方案通过,请做出具体执行计划后找我汇报。”
就这样,你的对手在你的吃惊中,愉快地结束了汇报,全程用时仅10分钟。
认真分析
为什么你和他的差距如此大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你的对手直截了当阐明了自己想法,并主导了会议全过程。
他考虑了可能被问到的所有问题,事先规划了方案结构,并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汇报从一开始就直奔主题,最终,结果与预期一致,完美达成目标。
其实,并非他的方案做得比你好,只是对手更清楚地明白方案是用来做什么的。
对,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汇报的目不是为了展示你的思维过程,那不是客户关心的,他只关心自己的问题,你提出的建议是否具有建设性,是否能完美化解矛盾。
任何方案,无论你的思维过程多么严谨,背景与环境分析多全面,其实都不重要。
领导或客户交给你做,就认为你具有这种能力,你无需向他们解释这此细节,他们也许比你更清楚。
所以,优秀的汇报应是从结论开始的,提出你的建议,列出支持理由即可。
你需要强调的,是你的方案将带来好处,会使每个人都受益。
你不用担心领导或客户看不懂,他们在某些方面比你更懂行。
明白了以上道理,你就应该知道,为什么你的对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他的想法,他的建议会让销售提高,这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对于委员们所不关心的,或细枝末节的东西无需说明;另外,就可能存在的疑问,他提前准备了相关材料。
他将问题简单化了,参会委员们的思考也就简单化了,因此,他轻松掌控了会议进程。
3
简化思维,强化你的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犯一个错误,就是过于关注数据和分析过程。
我们总是从数据开始,通过分析来推导结论,这将消耗大量的时间,得出的结论或许还不是领导或客户最想要的。
这种思维模式导致我们一味地强化自己的分析能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不仅要写好方案,更重要的是有客户思维,了解他的顾虑和关注点,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问题。
你的问题是解决问题,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并清晰明了地告诉对方你的方案具有建设性,能够解决他难题。
不要过于炫耀你的分析过程,得出的结论多么精妙,那不是重点。
迈克·费廖洛,来自世界顶尖咨询公司的优秀策划人,在他的《极简思考》一书中指出:让方案通过的关键在于——让沟通对象在乎它。
而让对方在乎这个方案,就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的核心建议是什么,你是如何推进的。
费廖洛将这种方法叫作“结构化思维过程”,即将问题的解决过程简单化。
为了拥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必须摒弃固有习惯,不要从数据和分析着手,而是反向思维,即从问题着手,先试着找出最佳答案,然后再去找支持材料。
看起来,这种方法可能会忽略很多东西,可那有什么重要呢?
有些问题虽然存在,但对最终方案并不会产生影响,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考虑呢?
费廖洛指出,将问题和思维过程进行“简练”,看起来有些“过时”,但既使是象麦肯锡这样的国际顶尖咨询公司,也会采用这种高效的工作方法。
他的方法就是用假设解决实际问题。
先假设一个可行的结论,然而以事实为基础,以数据为辅助来证实这一假设。
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方案策划人的观点必须与利益相关方的目标相吻合,策划人必须了解阻力和支持分别来自何方,进而找出一个令人相信的阐述方式,并提供准确的数据加以支撑,目的就是要在首次提出方案时就能够让人信服。
结构化思维过程有着诸多益处,它可能让建议更清晰、更引人注目,通过更简短的沟通,使分析更有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决策,并大大增加方案的通过率。
结构化思维会让工作变得更简单。
你不需要事无巨细的做很多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只需要找方案所需要的材料就足够了。
太多的数据和分析会让你的领导或客户盲目,因为他们不知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他们无法从你的分析直接过渡到你的结论。
你冗长的分析会把他们吓坏,问题还不至于这么糟吧?
你如果总是强调分析,你的领导或客户会认为你缺乏行动力。
少即是多
费廖洛提出,“结构化思维过程”只需要九步,
- 第一步,提出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
- 第二步,提出核心建论。这可能是一个合理假设,但关键是这个假设能够被接受。
- 第三步,建构框架。要细述你的逻辑,罗列事实和分析数据,这一步很重要。
- 第四步,创建故事。这应当是一个简单的进述,能让对象对故事感兴趣,并从中得出你的结论。
- 第五步,讨论和打磨你的故事。在你收到反馈前,先引导别人进入你的故事中。
- 第六步,选择重要事例。你无需收集太多资料,只要包含重要资料即可。
- 第七步,证明与推翻假设。分析的完成只是为了验证和推翻,专注于必要的分析就能提高效率。
- 第八步,整合信息。无论是演讲稿、备忘录或是邮件,都必须简单明了。
- 第九步,分享想法。你的想法要分享给相关利益人,了解他们的喜好可能使你的沟通更成功。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不断迭代和优化,让方案坚不可摧。
应用这种方法时,你的思维模式是直截了当地进行开头,及简洁准确地完成结尾。
在方案陈述中,你只需要重点表述理由即可,即将专注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部分上,不要让注意力分散在没有意义的思考上。
你的建议要有核心重点,并有要极强的触动点,让对方感兴趣,先说最重要的部分。
你要明确汇报对象,你的方案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对象只想吃糖,就不要说盐是咸的。
多未必好,少既是强。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我们常常遇到。
当你想看书时,是不是看到厚厚一本就不想读了?
当你看报告时,是不是只想看前5页,如果前5页不如所云,你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为什么微信和微博能大行其道,其精髓就是“精简”。
所以,现在就改变,用“用结构化思维过程”重塑你的思想,简即是好,少即是多。
不妨试试。
我是东方既白,欢迎联系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