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真正的谦虚,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事物都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对于来自任何方面的意见,都能听得进去,并加以考虑。这样的人能做到在成绩面前不居功,不重名利,在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主动进取。他们的谦虚并不是卑己尊人,而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有一次,孔子带领众弟子去参观鲁桓公的庙宇,发现了一种叫做“溢满”的容器,这种圆形容器倾斜而不易放平。孔子不解地问守庙人,守庙人说:“这是君王放置在座位右边的一种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就会倾斜,装入一半水时就正立着,灌满了就翻倒过来。”
于是孔子就回头叫一个弟子往容器内灌水,果然是在水灌满的时候容器就翻倒过来了。孔子感慨地说:“不错!哪有满而不翻的道理呢!”针对这种现象,孔子又趁机向弟子们讲述了一番做人的道理,即做人一定要谦虚,不能骄傲自满,要像大地一样低调沉稳,承载万物;像大海一样虚怀若谷,容纳百川。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需要提高的时候,就好像被灌满的容器一样,马上就要倾倒了,自满是一个人成长路上最大的阻碍。我们应当做的就是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唤醒自己内心深处对学习的渴望,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用持续的成长,带给自己持续的成功。
有一个年轻人,由于工作出色,很受董事长的重视,不少人隐隐看出来,他已经被董事长作为接班人在培养。
面对工作上的成就和董事长的支持,这个年轻人变得很高傲,自以为是,对不同意见总是无法接受,导致和其他人的关系急剧恶化,而他并没有察觉到。有一次,董事长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批评了他一通。对这突然的打击,年轻人很受不了,甚至当场就哭了。晚上回家后,他准备写辞职信。
但冲动过后,他冷静下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他想通了,认为董事长对他的批评是对的,在公司里,任何人都没有成绩、都没有过去,一切都只从现在开始,为将来努力。于是年轻人将辞职报告撕毁,写了一份检讨书。
从辞职书到检讨书,年轻人的态度终于由骄傲变得谦虚。一个人不管自己有多丰富的知识,取得多大的成绩,或是有了何等显赫的地位,都要谦虚谨慎,不能自视过高。人们应心胸宽广,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进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如能这样,则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处。
意大利的达·芬奇在《笔记》中感叹道:“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谷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谷穗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其实,人们不应为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成绩感到骄傲,容器的容量是有限的,假如人能够保持谦虚的心态,则人的心胸可以扩展到无限。人们如能谦虚处世,无疑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大事者往往能够审时度势,低头挺住,办成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