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三十多年前的程序员是怎样的吗?
最近在 Hacker News 上有一则帖子引来了许多讨论:一封来自 1985 年的程序员辞职信。
据这则帖子的分享者 @systems_glitch 介绍,这封辞职信是 Ta 从运行 CP/M 的 S-100 系统上的 8 英寸软盘中所恢复的,内容如下:
“我很遗憾地通知你,我将于 85 年 1 月 25 日离开 General Optronics 公司。
如你所知,我对应用工程师这个新职位不满意。我已经有 3 个多月没有写代码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没有在软件领域学到任何新东西,而是一直在扑灭这里两年前遗留的“老火”。
之后我将在 Lear Siegler Inc. Avionic Systems Corps 担任系统程序员。
我想借此机会感谢过去两年和我一起工作的每一个人。我知道我会想念你们的。”
辞职信不长,却令人意外。
原以为时过境迁,从上世纪 80 年代到如今 30 多年过去了,各类新兴技术都经过了飞速发展,彼时程序员的辞职理由与现在相比总该有所不同。可看完却只想说一声:原来 30 多年前程序员离职的原因也是这样啊!
这封辞职信明显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他们在这则帖子下激情讨论:
网友 @bsd44 :
“我已经有 3 个多月没有写代码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没有在软件领域学到任何新东西,而是一直在扑灭这里两年前遗留的老火。哇,这就像 2021 年的我啊!好吧,原来就算技术改变了,人类行为也保持不变。”
网友 @postit :
“每 10 年,我的职业生涯就会重演一次。我现在正在解决我在 2011 年解决的相同问题。”
网友 @literallyaduck:
“这封信让我想起了我最近的离职。我不再真正编码了,因为多年以来,前公司一直无视我的建议。我们也一样,在公司的时候一直与曾经的“火灾”作斗争,但什么也没学到,因此我只能压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实现自我成长。不知道这封辞职信的主人后来有没有找到梦寐以求的工作。”对这种数十年来一成不变的情况感到愤慨。
.....
没想到,30年前的程序员们和30年后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
一直在处理之前代码遗留的问题,项目没有新的进展;
入职三年很少写新代码,旧代码反复使用,有需要就复制黏贴,没有自我提升的动力;
每天时间都花在和产品经理扯皮以及改bug,很少有时间精力思考软件架构设计;
......
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了程序员自身的职业困境,一方面也暴露了软件开发行业多年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人员招聘难、培养难、留人难、技术沉淀难等,基于此,软件开发的质量、安全性、成本及效率怎么会得到保障呢?
不管是程序员还是企业主,皆迫切需要找寻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01编程不再敲代码
在飞算SoFlu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上开发软件,编程逻辑流程化,输出的也只是流程应用,没有代码。也就意味着,IT工程师们便可以从重复的敲代码中解放出来,不用重复“造轮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具创新价值的事情。
同时飞算SoFlu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开发与我们传统开发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使用人员完全不需要具备很强的Java编码能力,就可以快速的上手参与到后端编码工作中去。编程逻辑可视化、降低开发上手门槛、平台将各种复杂的开发工作自动化的运作起来,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开发效率。
02“拖拉拽”让软件开发更简单
使用飞算 SoFlu 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编程逻辑可视化、降低开发上手门槛、将各种复杂的开发工作自动化的运作起来,对于效率的提升非常显著。
以开发后端接口为例,使用飞算 SoFlu 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的人员完全不需要具备很强的Java编码能力,甚至一些简单需求都不需要掌握Java就可以快速的上手参与到后端编码工作中去。比如一个略懂SQL的产品经理通过拖拉拽实现编程逻辑可视化,写写查询语句即可完成一个后端接口的开发。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飞算 SoFlu 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上,数据访问(SQL、事务)都被封装成了图形化的组件,所以只需要通过拖拽不同的组件,然后填入要执行的SQL,来编排接口的业务逻辑就能完成整个后端接口的逻辑开发。
实现开发效率的提升,则意味着项目周期进一步缩短,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也随之下降,对于受困于成本难题的行业企业无疑是一次解放。
使用了飞算 SoFlu 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告别无休止的敲写代码,技术只需要懂基础的业务逻辑,专注“流程”的制作,像搭乐高那样简单易操作即可。
可以说拥有一个飞算全自动软件工程平台ID,就等于拥有了一个互联网技术小而全的团队,帮企业简化团队管理,降低人员、沟通、管理成本,提升项目开发、测试、运维效率,真正做到标准化、自动化、服务化、数据化。
......
这样的一个平台,你想使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