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餐厅主管辞职报告50字,餐厅员工辞职报告?

时间:2023-03-10 03:48:1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20年,伴随着新冠疫情而来的,是猪肉价格的坚挺。

那被人们吐槽的猪们不知道有何感受,而那些养猪者,姑且以老式叫法称之为“猪倌”,却禁不住心中的雀跃。

而浙江省却有这样一个面对世界风云变幻却宠辱不惊、且已年近花甲的老猪倌,他的履历之丰、命运转折之大,足以让人大吃一惊。

这位59岁的男子在此之前做过县长、报社老总,然而却为了一个梦想,突然辞去公职去养猪,迄今已经是八年之久。

但无论如何,在当代社会,这绝对是一种人生断崖式或者称之为崩塌式的转变,他自己也承认,曾经因为困难而痛哭过,但他绝不是后悔,那只是一种情感的渲泄。

天生“爱折腾”

“我就是一个很纯粹的猪倌”,这八年来,远离城市、专心养猪,59岁的他头发蓬乱,穿着褪色的运动服,似乎越来越符合人们认知里的猪倌形象。

这个老猪倌名叫邓唐良,1963年,他出生在缙云县大洋镇的一户农民家庭,从小养过猪、干过农活,但邓唐良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于是1984年他顺利地从大学毕业。

学而优则仕,按照家里人的期望他走进了公职机关,可以说是一路坦途顺风顺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机关开始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主要是通过考试进行公开招聘。

当时的丽水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对外公招一名副主任,这可是一个副处级的职位,心思活泛的邓唐良报名了。

头脑灵活、勤奋好学的邓唐良顺利当选,上任后,他就干了一件大事,主抓了丽水第一家上市公司凯恩集团的改制工作。

当时这家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遂昌造纸厂,通过资本运作改制后该公司投资电池、氟化工、房产等行业,获得极大的成功。

3年后,邓唐良调任松阳县任常务副县长,并在37岁时成为一县之长。

他始终坚持“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发展与改革的机遇”,带着重新包装的松阳银猴茶参加在杭州、上海举办的茶博会,推动松阳成为“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

2005年,邓唐良的职位发生了新的变化,头衔改为丽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在安全生产监督领域干了两年后,他又不安分了。

这时候《浙江工人日报》公开招聘总编辑,他又是一考即过,这一次,邓唐良从正儿八经的官员变成了记者。

文笔极佳的邓唐良一干就是七年,到了2014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老邓又按捺不住那颗爱“折腾”的心。

在别人都在向退休过渡的时期里,他却来了个人生大转弯,从正处级的官员一变而为毫无品阶可言的“猪倌”。

邓唐良的这个人生规划和选择,在浙江省官场内曾引起一定层级的热议,然而他却毫不为之所动,他自我判断为已经“无法突破自己去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因而面对着“事业触到天花板”的瓶颈时期,他那颗躁动的心决定向远方走去,这是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活在彼岸的人,总觉得更好的世界在远方”。

事实上,这不是邓唐良才有的想法,早在任安监局长时就有了这种感觉,于是他才报考《浙江工人日报》总编辑一职,那时的他就是想要换一个环境试一试。

邓唐良在总编辑任上,一直以工作能力强、工作精力旺盛而受到同事的拥护和爱戴。

但是初期的新鲜感一过儿,他又觉得满心疲惫,“职业生涯精华已尽,事业发展再次触及了天花板”,而“熬时间等退休”非他所愿。

邓唐良自己也承认,“有一万个理由选择不折腾”。但是每逢心情压抑时的那种油然而生的失落感,让他不想要继续这种生活模式。

这时候的老邓开始接触一些“心灵鸡汤”,其中一篇名为《鹰的重生》的文章,使得邓唐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文章讲述一只鹰的寿命是70岁,但是在鹰40岁,它的喙、爪子都会老化,而羽毛会又浓又厚。

此时的鹰有两个选择,一种是顺其自然的等死,而另一种则是将喙撞掉、将趾甲和羽毛拔掉,当所有的东西重新长出来后,鹰就会再次飞起度过30年的岁月。

只不过这种痛苦的更新过程较为漫长,蜕变期长达150天,而且伴随着各种死亡的危险。

这篇文章与邓唐良当时的年龄、心境和状态极为契合,他认为正是这篇文章的描述,使他下定决心,要当一只重生的老鹰,寻求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从那时起,邓唐良每天都要阅读“心灵鸡汤”类的文章,他自嘲式地说:“虽然乐于折腾,但年纪大了,偶尔也需要额外打鸡血来提神。”

心动决定行动

2014年,邓唐良正式辞去公职,并且从杭州那个让人向往的“天堂”,反其道而行之地回到了老家缙云县乡下的山里养猪。

他的这个决定不但在外界引起热议,在家里更是掀起轩然大波。

除了义无反顾疼爱他的老母亲外,所有人都反对他的做法。

当然,最强烈的是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她认为老公“50多岁再去创业就是疯了。”

而且当时他们的儿子刚刚考上大学,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为打消妻子的反对和疑虑,邓唐良决定不动用家里的存款,而只是将自己多年的住房公积金全部取出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这样一方面避免亏损,另一方面也为了保证妻儿的生活不致受到干扰,生活质量不至于降低。

当邓唐良搞定了妻子后,在农村的老父亲又给了他一记重击,一直以有个当官的儿子自得的老父亲告诉他:“不要到我家门口来养猪,我丢不起这个人。”

好在母亲理解邓唐良,她拿出5万元现金交给他,告诉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而上了大学的儿子也以一个年轻人的豪情鼓励他追逐自己的理想,支持父亲的新生。

事实上,邓唐良辞职养猪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早在2009年,邓唐良作为报社总编辑,到英国考察学习,从那时起,在他的脑海里就牢牢刻印下国外发达的有机农牧业和成熟完善的配套商业模式。

2年后,当到西藏出差的邓唐良第一次接触藏香猪时,那漫山遍野的猪群使他的思绪飘到了山高林密、流水潺潺的故乡。

这两次出差是深刻印象的撞击,再加上他对中国高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研究,使得一向能“折腾”的邓唐良觉得养猪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邓唐良经过审慎研究认为,藏香猪需求市场极为广大,而且猪肉经过深加工后自然会延长产业链,他甚至在展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打造一个以藏香猪养殖为基础的休闲文旅基地。

说干就干,2013年底,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缙云县大洋镇租下一片林地。

这个地方的气候条件与藏香猪的故乡西藏林芝相仿,只是海拔比林芝稍低一些,更为可喜的是,首批试验性的种猪存活率还不错。

然而第二批从西藏购买的287头种猪,在经过长达7天7夜的运输后,种猪早已疲惫不堪。

再加上水分和土壤的差异,每天死亡的种猪都在10头以上,死亡率高达95%,最后只剩下了20头种猪。

而第三批326头种猪也只存活70头,“一下子就亏掉了几百万元,对我打击非常大。”

有些慌神的邓唐良一边延请畜牧专家问诊,一边加大呵护和喂养力度。

好在剩下的种猪生命力都十分顽强,在新猪场---大央泱云上牧场安下了家,邓唐良开玩笑地称之为“猪坚强”。

其实早在邓唐良开始养猪之初,就有专家直言:“我不敢保证藏香猪能在浙江喂养存活。稍懂常识的人都不会去做这样冒险的事。”

但是在邓唐良的持之以恒坚持下,从“藏地江南”来到“江南藏地”,藏香猪终于走出了高原。

然而2016年一场台风,使得这个刚刚走上正轨的养猪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猪舍倒塌,野外放养的藏香猪被洪水冲走。

邓唐良和员工们先是抱头痛哭,然后大家一边哭一边去下游寻找搜救生还的藏香猪。

养猪只是第一步,作为肉质鲜美、价格高昂的特种猪,他养大的数千头成品藏香猪却根本没有市场渠道进行销售。

为此邓唐良联系过火腿加工企业,价格低到地板却依然没有被对方接受。他还自己开饭店准备以店销猪,最终却是以亏损收场。

这一次一次的磨难,使得邓唐良的心理落差不时出现。

从以前的秘书、司机跟随到现在的独来独往,从以前的邓县长、邓局长、邓总的尊称变成了“老邓”。

如果这些只是心理波动的话,当猪场困难时无法发出工资时,整宿睡不着觉的邓唐良只能咬牙坚持坚持再坚持,他坚持认为,这些都是人生破晓前的黑暗,黎明终将到来。

知识分子的浪漫

黎明确实被邓唐良等来了。

2016年那一场台风危机,竟然成为了邓唐良销售藏香猪的转机,他也因此成功地开拓了销售市场。

刚开始,邓唐良只是因为心中伤痛而在社交群里发布了一条牧场灾难的视频。

没想到视频引起了好多人的好奇,并且成交了好几单生意,其中有一个顾客对藏香猪养殖极感兴趣,最后还投资成为了公司的股东。

现在的央泱藏香猪在浙江等地已是小有名气,而邓唐良和他的大央泱云上牧场也已脱离小打小闹的范畴,整个牧场占地2735亩,藏香猪存栏量达到1.1万头。

现在,邓唐良的注意力更多地倾向于企业的风险控制和股权机制的建立,为规避采购过程中的贪腐,他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规章体系。

邓唐良把猪场命名为“牧场”,实行封闭管理,定期消毒,他笑称,用这种模式养出的藏香猪“幸福指数猛飙”,他自己把这种坚持看作是“知识分子的浪漫”。

现如今,邓唐良在建成浙江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基础上,正在着手开发浙江省10万头以上标杆猪场项目,一期工程3.6万头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规划建设12万头规模。

对于科学养猪和互联网技术极为关注的邓唐良还打造了线上商城,完善了中高端的产品线。

度过最艰难时期的邓唐良开始“野心”勃勃,2017年,他在西藏那曲建立公司投资藏牦牛和藏香猪产业。

2018年,邓唐良投资贵州丹寨黑猪产业,后来又到四川红原投资牦牛产业。

这些举措既有他想要丰富产品种类的设想,也有他深藏在内心深处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东西部协作和精准扶贫工作的理想。

邓唐良接下来的目标,是打造属于大央泱云上牧场的藏香猪知名品牌。

“融资的事宜已在洽谈中,我希望能在未来的3到5年内做到上市的规模。”

邓唐良终于一改往日的愁苦,颇有意气风发之感。

邓唐良对未来的展望极为宏大,他主张建立“藏式牧场、藏香旅游、藏风文化”的江南藏北·云上牧场,以藏香猪特色养殖业为核心,融生态环境、山水景观于一体,全域整合山水、村落、景观等空间资源,发展“一带一路一心六群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为此,邓唐良“决心用下半辈子所有时间和精力专注藏香猪的养殖与销售,心无旁骛”。

人间自有真情在,功道自在人心,邓唐良在西藏那曲的精准扶贫举措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老邓的行为模式一直带着古代文人的做派,他敢于打破一些常人固有的思维习惯,并敢于付诸实践。他来自于农村,也能够把更多的理想信念投入到“土地上”。

当人们认为邓唐良的人生转折极为励志时,他自己却坚持认定,这只是一次发现机遇谋定而后动的职业选择。

他很不希望自己现在的“猪倌”身份与以前的“县长”、“总编辑”的身份作对比,不想自己的择业被打上特殊的标签。

8年前开始重新创业的邓唐良,就仿佛一只40岁的鹰一样获得了重生。

2022年,快60岁的他总是一副充满活力的样子,他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喜欢打篮球,喜欢“上网冲浪”,他还喜欢在蜿蜒的山路上把车子开得飞快。

然而你要跟他交谈时,他又会慢条斯理、逻辑严谨,极善于遣词造句。

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似矛盾的人,才成就了今天的大央泱云上牧场,成就了他从县长、总编辑到“猪倌”董事长的惊天转变。

参考文献:

[1]《浙江58岁男子做过县长、报社老部长,突然辞职养猪,曾感受心里落差巨大》,《北晚在线》,2021年1月25日;

[2] 《铁饭碗不要了!58岁男子做过县长、报社老部长,突然辞职养猪:痛哭过但绝不后悔》,《河南商报》,2021年1月31日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