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因不涨工资辞职报告、提了涨工资没涨要辞职吗

时间:2023-03-09 21:47:5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在超凡入圣与无恶不做之间还有第3选择,这是所有成熟的成年人多会选择的一条路。两害相权取其轻,尽力将善意放在面前。” ——《肖申克的救赎》


职场魔鬼语录:“你好好总结下自己的问题,再来找我谈!”

小鹿进入职场快一年了,虽然工作十分认真、任劳任怨,但是因为内向话少,跟同事和领导都没有什么交流,在公司的存在感非常非常低。

刚进公司三个月的时候,她参与的一个项目完美收官,领导很开心,给项目组的成员都给了奖励,唯独她没有。

她很沮丧,消沉了几天后,还是安慰自己,肯定是因为她进公司不久,领导还对她不够了解,只要好好干,下一个加薪、拿奖励的肯定是她。

可是前两天的事情,让她感到既生气又寒心。

刚刚入职不到两个月的项目组同事,竟然涨了工资,比她还要高。

这一次她决定不再沉默,大不了就辞职!


小鹿找到部门领导,开门见山:“主管,我想申请涨工资。我工作从没出过什么岔子,加班从来没有推脱过。”

主管看着气冲冲的小鹿,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我知道,你们部门的小马涨工资,你心里不舒服,对吧?她出的那次岔子,是因为想帮助公司节省成本,虽然客户有过质疑,但最后也被她安抚好了,给公司省了一笔不小的成本;上周加班她没来,是去帮客户办事了,今天我们顺利的签下了订单。”

小鹿一听,顿时语塞,但又不想轻易败下阵来,“我也想给公司创收,但是我的工作太碎太杂了,所有人干不完的活都丢给我,我实在是没办法。”

主管摆摆手,根本不愿意再听,“行了行了,我最不喜欢听这些理由,涨工资是不可能的,你好好总结下自己的问题,再来找我谈!”

被草草打发的小鹿觉得委屈极了,而她的主管也因为她的“不开窍”气得不轻。


相信许多职场人都遭遇过小鹿的这种尴尬境地,也有不少领导因下属的“无礼”要求深感无奈。

难道小鹿只能选择反抗或忍受?

而这位主管面对她加薪的要求,只能选择同意或拒绝?

其实,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有“第3选择”。


职场困境破局:这东西无处不在,你确定不了解一下?

作为一个人,无论何时你都有选择的权利。 ——《第3选择》

当人们面对任何问题,大部分都会产生两种选择:

【场景1】一对夫妻因为做家务吵了起来,非要争个输赢:

妻子认为:“我天天带孩子,也要上班,你就知道玩手机,不能多分担点?”

丈夫认为:“我干的活你又看不上,完了还要自己干一遍,我还废那个事干嘛?”


【场景2】老师跟青春期的学生吵了起来,非要争个对错:

学生认为:“你讲的题我听不懂,我也没办法,怪我咯?”

老师认为:“我都讲了多少遍了,你学不会,难道是我的错?”

【场景3】妈妈跟10岁的女儿吵了起来,非要争个公平:

女儿认为:“为什么你们大人都能看手机吗,我不能看,不公平,妈妈不爱我了!”

妈妈认为:“我不让你看手机就是不爱你?你能对我公平点吗?我还不是为了你!”

瞧,人们在某些“刺激”下做出的“回应”,总是习惯于“非黑即白”的选择,在职场中也比比皆是:

【场景4】项目出了问题,两个重要成员推脱责任:

A认为:“我已经给他说了,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找我,他没弄明白,又不是我的错。”

B认为:“这个东西本来就应该写在简报上,我手上又不止一个活,肯定记不住啊,这个锅我不背。”

【场景5】跟客户沟通,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A认为:“您指定的这个时间太紧张了,我们做不出来。”

B认为:“这批订单后天下午必须送到,要是迟了,以后就不用了续约了。”


【场景6】还有不少职场人自己跟自己较劲:

A决定:“我三个月必须学会编程,要是学不会,我就不干这行了!”

我们面对“刺激”,总是下意识的做出“回应”,而通常只有两种选择:

打或者逃、我赢或者你赢、正确或者错误、支持或者反对、成功或者失败……

那么,如果进行“第3选择”,会怎么样呢?

妻子可以选择放低一下标准,而丈夫可以选择多问问妻子该怎么做,家庭和睦;

老师可以选择换一种讲解方式,而学生可以选择主动向老师提出疑惑,师生和气;

妈妈可以选择认同女儿的感受,而孩子可以选择撒撒娇,亲子和谐。


职场人,同样有“第3选择”:

项目出了问题,关键不在划分责任,而是选择一同找到补救的措施;

与客户沟通不畅,双方立场都没错,可以选择寻求折中的方法;

为什么非要逼自己不成功不成仁,只要学习,就有收获,有时候只要选择再坚持一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既然“第3选择”无处不在,我们要怎样才能打破惯性思维,顺利的与其邂逅呢?


职场牛人技巧:你倒是换一种方式开门呀!

如果⼀个⼈不去拉门⽽是推门,那么他永远会被困在⼀扇没有上锁、向内开的房间⾥。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或许有人会认为,只有情商高的人才能掌握“第3选择”,大部分人想寻求这种方法根本不现实。

其实,发现“第3选择”,选择“第3选择”,都是有技巧的,只要足够主动积极,并且愿意在职场中去应用,那么人人都能掌控“第3选择”。


1. 对“刺激”作出积极主动的“回应”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论语》

还记得上文故事中小鹿的那句话吗?

“我也想给公司创收,但是我的工作太碎太杂了,所有人干不完的活都丢给我,我实在是没办法。”

小鹿在“刺激”到“回应”之间,第一反应就是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他人。

但事实上,这两者之间,还有很大一部分空间,可以做出自主的选择。

就像是前面那两位推卸责任的项目组成员,“刺激”就是“项目出错了”,而他们的“回应”都是错不在我。

如果他们愿意坐在一起讨论补救措施,这就是积极主动的开端,选择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

那么对于小鹿来说,她怎样才算积极主动呢?

她可以选择拒绝其他同事的无理要求;

她可以选择去做更有价值的工作;

她可以选择去向那位2个月就涨工资的同事取经……

核心就在于:“我,永远有选择走哪一条路的主动权。”

2. 这3个思维,让你顺利发现“第3选择”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要先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第3选择》

1) 看到自己:将自己看作一个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个体。

乍一看像是废话,但事实上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别,想想上文那些场景中的主人公们……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身不由己,所以遇到难题就会告诉自己“没办法,只能这样了”,因为你轻易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就无法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就像是小鹿,如果她辞职了,那么她到了下一个公司,会更好吗?就不会再出现同样的情况吗?

所以,一定不能轻易放弃,从自身开始改变,才有机会去进行“第3选择”。

2) 看到他人,如同一句古语所说“视他人为人而非物”。

貌似又像是一句废话,不过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给对方下了定义,“他是富二代”、“他是一个奸商”、“这人没文化”……

用现在的网络语言,就是在打“标签”。

再回头看看小鹿的主管,他给小鹿打的标签是什么呢——“不开窍的员工”。

这时候,他看到的不是小鹿这个人,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定义,甚至包含偏见,才会说出这句话:“行了行了,我最不喜欢听这些理由,涨工资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感知,跟你沟通的是个人,才会想要和他探索“第3选择”。

3) 与人协同,找到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

小鹿的主管的话还有后半句:“你好好总结下自己的问题,再来找我谈!”

这是一种回避,而上文中客户撂下的狠话“不再续约”,是在自卫,他们的情绪都很激动,不愿意沟通,也不愿意倾听,很容易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

如果小鹿的主管愿意问问,“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听听小鹿的想法,而不是让她自己总结问题,这场谈话的结果会不会更好呢?

领导愿意倾听,员工才愿意协同,双方充分沟通才能发现“第3选择”,而不仅仅是同意或拒绝“涨工资”这个要求。

3. 选择“第3选择”,只需3步就够了

上面两点可以当做思维准备,如果不能理解“第3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怎么会选择去做“第3选择”呢?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那么是真的很想积极主动的做出改变,可以按照以下3步去做:

1) 询问: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很简单是吗?

但这其实是个革命性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减少防御,与你一同探索。

比如:

“主管,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的经验有限,您愿意给我提些建议吗?”

“小鹿,你的工作一直没有突破,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项目出了这样的问题,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你有什么补救的想法吗?”

……诸如此类,先缓和情绪,再积极主动的考虑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界定:讨论“更好”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可能有点抽象,我们依然举些例子:

“小鹿,我认为,你现在最为迫切的是对项目有全盘操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埋头做执行,这样你才更有加薪的资本。”

“如果我3个月没法完全掌握编程,但是我至少学会了写个程序快速整理一堆数据表格,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

看出来了吗?给出具体的建议,或者发现更多的可能才是关键,而不是陷入非此即彼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3)创造:经过探索和努力,达成“第3选择”

我们来说说本文开头小鹿和主管的故事,如果经过了这一系列的思维准备和具体步骤,会有怎样的结果:

小鹿因为主管的尊重,看到了今后工作的希望,按照主管的意见,最终提高了收入;而主管在工作中,不断向小鹿提出建议、传授经验,最终收获了一名成长型员工。

这就是他们在根据前2步的询问和界定后,经过探索和努力去创造,从而达成了“第3选择”。


谁也无法说服别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无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第三选择》


综上所述,“第3选择”的核心是我们自己积极主动去寻求改变。

当你能够意识到“看到自己、看到他人、与人协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开始去“询问、界定和创造”。

你会发现,职场中并不是每件事都在你的对立面,“第3选择”会让你的职场之路更为顺畅、从容。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