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奶爸汽研所
2015年7月4日,我从第一家公司离职。
第二天,我飞到了重庆,投奔素未谋面的“网友”强哥。
出发前一个星期,我跟强哥说要去摩旅川藏,但是车还没找到。强哥说他来帮我搞定,没两天就找到了一台比亚乔罗宾汉。到了重庆强哥驮着我去当地的机车俱乐部溜达。第一次见“网友”的感觉,很不错。
强哥骑着小踏板带我在重庆的夜晚各种压弯
我的单车岁月
跟强哥认识是在2014年,那会我入手了人生中第一台摩托车-大地鹰王350,透支了我好几个月的工资。
猜猜旁边那台是什么车
在这之前我大概玩了10年左右的自行车,公路赛、山地车、攀爬特级车都有涉猎,那会跑过比赛、冲过山、骑过长途、身上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烙印。以前总吹牛逼说自己骑车没出过事,但是回想一下好像也没少摔,不过幸运的是都是皮外伤,没动到骨头。
陪了我最久的好朋友,现在还挂在家里头
这个叫攀爬自行车,大学骑这个没少被同学笑话:看!那个二货的自行车连座位都没有!玩这车也没少摔
工作没几个月就用几乎全部积蓄买了台软尾,自行车界的“陆虎”,佳能戴尔
工作后的前两年骑过湖南,环过海南岛,后来开始摩旅,现在大多时候都是自驾。如果你尝试过骑行,那你一定会觉得开车自驾实在是差点意思。一脚一脚蹬出来的美景,和一脚油门掠过的风景,自然是不一样的。
那年骑湖南,有一天的行程山路多,为了赶路我们早上六点多就出门了。沿着北江,迎着朝阳,突然一列火车从江面上呼啸而过,哇。。。
可能是对这个画面的印象太深,后来我又开车来过一次,骑摩托也来过一次,但是都感觉不到第一次那种震撼。
去年去北江边上拍的照片
如果时间允许,我最喜爱的一定还是单车旅行。可惜单车只能一个人骑,并且行进的速度太慢。所以在有限的假期内,想带上一个人一起,摩旅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中有段话完美诠释了摩旅的魅力:
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聪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是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他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在那儿,虽然因为车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我的第一次摩旅
14年刚买摩托那会,我连摩托车驾照都还没有。所以只能低调的在家附近练练手。到了15年,我开始怂恿老婆出去摩旅。毫无疑问,她一开始是坚决反对的。不仅如此,家里的大人们也都是拒绝的。对于一个从小没怎么骑过单车,没有接触过摩托车,现在又生活在一个禁摩城市的女孩来讲,这太正常了。在大多数正常人眼里,摩托车=危险。
我也忘了是威逼还是利诱,老婆最后答应了五一和我一起去骑阳朔。
总行程五天,从广州出发,去程经贺州到阳朔,回程经梧州肇庆回广州,全路程共1000公里
第一次出行,装备上绝对不敢怠慢,凭借我多年的骑行经验,各种装备必须应有尽有
不过,第一天出门,老婆就哭了四五次。
先是碰到了暴雨,两人淋成了落汤鸡。
接着距离目的地100公里开始,马路被拉木材的大车压的千疮百孔,下雨过后,根本无法判断路况。坑在哪,有多深,只能凭运气往前摸索。车辆多次侧滑,险些滑倒。并且这种哈雷式的大型巡航车虽然样子唬人,但是根本就不适合长途旅行。第一车辆太重,操控性很差;第二悬挂很硬,坐久了颠的屁股很疼。到后头老婆一见到前面有坑,就得提前站起来。
最后到达贺州的时候天色已黑,还被在艺龙订的酒店放了鸽子,想想还真是倒霉。
出师虽不利,后面的行程还是挺顺的。可能是第一天经历的太过艰辛,后面几天虽然也有些小插曲,但是都轻松愉快的度过了。
总体上第一次摩旅是很“成功”的,一路上没出啥岔子,关键是让老婆体验到了骑行是怎么回事。虽然每次回忆起来她总把这次摩旅称作这是“自虐”,但是不她脸上表情和说话的语气,我能感觉出她是很开心的。
这次摩旅回来后我就把这辆大地鹰王350卖掉了,因为除了外观拉风,找不到它有什么更多的优点了。
我的第二次摩旅
第二次摩旅就是孤身一人去川藏了,当时家人是极力反对的,毕竟摩托是危险的,每年川藏线都有出事的,谁知道我会经历些什么呢。后来老婆说她在我骑行那段时间天天单曲循环着《小幸运》,一度还想过分开,不过为了不让我在路上分心,从没和我提起过。
那会我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自己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不管别人怎么想。老婆说我这是自私,仔细想想,说的一点没错。
从重庆出发一共走了10天到拉萨,路上经历了很多故事,之前我做过回顾视频,感兴趣的伙伴可以看看。
这次我就每天挑一张照片,再说一个注意点,当是给想要摩旅的伙伴一些建议和指引。Day 1: 重庆-成都九泉
虽然看上去我的川藏之行比较仓促,但其实我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我制作了详细的计划书,每一天的行程如何,住什么地方,路上有哪些注意事项,都已经提前查好。此外我有着丰富的户外骑行经验,如何在路上安全的保护自己,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心里都是有数的。这次摩旅途中没少碰到出事的,所以切忌打无准备之仗,没有经验的新手也不要冲动行事。骑行固然有风险,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杜绝人为造成的风险,其次就是将遭遇自然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
Day 2: 成都-雅安
由于出发比较仓促,加上我又想按自己的节奏规划行程,所以一开始我打算独自一人完成旅行。但是后面在旅途中发生的很多事都证明,一定要结伴出行。一来互相有个照应,二来有人一起乐趣会增添很多很多。
如果提前在网上没有约好也不必担心,雅安是川藏第一站,可以在这找个青旅多呆几天,一定能碰到合适的人。我当时住的是东升竹庄,在川藏线上算是很有名的客栈,我组队也是在这完成的。
Day 3: 雅安-泸定
这是我们在雅安组建的队伍,有北京的,重庆的,石家庄的,年龄从二十多到六十多,有老师、军人、厨子、摩托店老板、退休职工。跟不同阅历的人在一起,能学到不同的生活哲理。能在旅途中结识并且互相照顾的朋友,都是值得珍惜的。
Day 4 泸定-雅江
Gopro真的很实用,既可以粘在头顶拍风景,又可以超广角自拍,还不怕风吹雨淋,成像质量也完全OK,一路上用的最多的就是这它了。
Day 5 雅江到巴塘
这一天的风景特别漂亮,应该是整个旅途中最震撼的一天。要是有时间可以多留一留。
Day 6 巴塘-左贡
在东升竹庄的时候老板跟我们讲过,摩旅途中出现过摩友被抢劫的案例。
这一天的下午四点左右我刚翻过通往目的地的最后一座山,在一片草丛上歇息下来,悠闲的弹骑了尤克里里,突然,三个藏名把摩托停在路边,蒙着黑色面罩径直向我走来。我装作淡定,跟他们打了个招呼,接着谈琴,他们围在我身边看了看,接着就在我旁边躺了下来。机智的我主动拿出了Gopro,和他们合了一张影,然后就赶紧收拾东西走了。
我现在也没搞明白他们三个是什么意图,有可能就是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息下?总而言之,旅途中尽量不要单独行动,山上的信号经常不强,要是有同伴可以随身带个对讲机,有情况的时候方便联系。
Day 7 左贡-然乌
自从骑完了怒江七十二拐,心里就一直有个想法,要是在这举办个汽车或者摩托车赛事,绝对能成世界之最了。
Day 8 然乌-波密
这条路上有好多冰川。开发较完善的米堆冰川因为修路不能进入,于是我们就一路沿着沿着小路溜达,跟着路牌到了朗秋冰川附近。听当地藏民说徒步三个小时可以到冰川脚底下,晚上可以在那边露营。当时因为时间和准备都不足,就没有继续前行,也算是给下次进藏留了个念想。
Day 9 波密-林芝
听今年刚进藏的同事说,通麦已无天险。挺高兴的一件事,但心里头还挺失落。好多山都修了隧道,川藏线会越来越好走。可是骑川藏线的意义不就在于征服这一座座的山吗。
Day10 林芝-拉萨
出发的时候盼着早点到拉萨,越往后走,越想这一天晚点再来。
因为到这,就不得不停下来了。
我的第三辆摩托
从西藏回来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碰过摩托,专心搬砖干活。一直忍了一年,实在太怀念风直接吹打在身上的感觉,于是买了人生的第三台摩托,本田的CB190R。
骑上这台摩托,我惊讶的认识到,中国的摩托车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和国际品牌的差距竟然还是这么大。
这台车我现在一直留着,各方面都非常满意。
我的第四份工作
三个月前我又辞职了。
和三年前不一样,这次我几乎是一刻没停就投入了新的工作中。
三年前的任性和自私呢?想有但却不敢有。
前阵子车队聚餐,自己创业的ET说,想不工作很简单,你只要算出来你一年的开支是多少,把这些钱先赚出来就可以了。我试着拿计算器加了一番,房贷、车贷、重疾保险、日常支出、孩子支出。。。。。
后来我又在想,假设我把这些钱攒足了,我还有勇气像三年前一样不顾一切吗?
前阵子给老爸刷了个新手机他在亲朋好友面前很有面子,假期带老妈去市中心吃顿好的她很开心,别人家小孩琴棋书画样样都在学,咱以后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吧?身边年长的同事跟我说,现在我们不敢有什么奢侈的爱好,如果有那就是养娃。要赚更多的钱,换更好的房子,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说的很实在,这就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现状了。
人是该为自己活着,还是该为周围的人活着,我觉得这是个没有对错的选择。
下一次摩旅会是什么时候
这次辞职我从一家汽车国企到了一家汽车类的数据咨询公司,第二次从甲方跳到了乙方。我的目标很明确,要让公司和自己都做到行业中新能源领域最专业的,不论是数据服务,还是研究咨询。
前两周公司有个刚毕业一年的小伙子要辞职,老板让我找他谈谈。我最后给他的建议是,想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坚持去做就对了。每个人的路需要自己来选,没有人能为你的人生负责。
下一次摩旅是什么时候我还没想好,但一定会来的。孩子还太小,这两年先把工作上的目标给完成了,摩旅的路上才有牛逼可以吹。
不过下一台摩托我倒是已经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