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后,社工入编已无可能。
体制意味着身份,编制是保障。有了编制一般不用担心那天突然下岗,家里房子断供、车里没油。尽管体制内工资待遇不高,但温饱线还是可以保证,也就促使了人们对编制情结的热衷。
社区与村委会都是自治组织,只是管理对象不同,工作性质大同小异。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现如今,社区的工作已经偏离服务居民的主业,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应付县直单位的一些考核和侧重参与配合一些副业。
凡是县直单位工作,只要与老百姓有关,需要开展活动、统计数据之类的工作,最终都会落在社区。还有各个地方的中心工作,比如征地拆迁、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都需要社区参与配合。
社区人员,大多是聘任制,也有街道委派或者大学生村官。工作待遇偏低,福利待遇几乎没有,社保、年终奖等会根据政策地方不同等会有一些差异保障。
这种工作强度和待遇的不匹配,导致了社工队伍的不稳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在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同时,要将社工的工资待遇正常增长一并纳入,而不是看街道主官的率性而为,靠主官人品拿钱活命。
二是在县级层面以上,理顺县直部门工作职能,不搞工作摊派,为社工工作减负,让其回归服务居民的主业。
三是畅通社工考录晋升渠道,加大在优秀社工当中选拔考录比例,让社工有盼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