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编者按: 近年来,重庆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u003c/pu003e 为展现重庆教育系统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人民网重庆频道联合重庆部分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立德树人守初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重庆基础教育百名校长署名文章》大型主题宣传。u003c/pu003e
人民网重庆1月13日电 “‘和悦课程’,是指向学科内延伸的拓展课程;‘和融课程’,是指基于学科间联系的学科融合课程;‘和创课程’,是综合运用多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近日,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谌清淑在署名文章《优化课程结构 推进高质量素质教育》中谈到,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学校建构系统化课程结构,整合校内校外学习资源,拓展儿童学习场域,指向儿童完整生活,大力开发跨学科课程和融合课程,致力于推进高质量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胡虹、代峥、林果)
以下为文章全文:
创优课程结构 推进高质量素质教育
谌清淑
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在历时五年的创建过程中,不断进行素养改革实践,根据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课程结构。大力开发跨学科课程和融合课程,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系统化课程
课程建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调学科育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从一种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纲领文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养导向是新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的显著特征,而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在历时五年的创建过程中,也不断地在进行素养改革实践,根据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坚持系统化原则。课程要发挥其实效性,就必须在课程设计时深入、系统的思考,进行科学的顶层规划设计。理清思路,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学校在规划、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上采取了新的策略,优化校本课程结构,创新构建“双基+三拓展”的四级系统化和美课程体系。
“双基课程”是指基础类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总称。“三拓展课程”是指和悦课程、和融课程与和创课程。和悦课程,是指向学科内延伸的拓展课程。和融课程,是指基于学科间联系的学科融合课程。和创课程,是综合运用多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
学校把国家课程与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课程作为课程箱,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与多元化选择,把基础与可能的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更深层次的个性化与整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指向儿童完整生活 实施跨学科课程
教育在于培养完整的人,那学校培养的儿童需要成为完整的儿童。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完整的,相应的,学校也要在完整的生活中培养完整的儿童。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提及新课标相关信息时说:新课标将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和协同育人功能,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新课标要求每门课都开发跨学科主题,跨学科成为新课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何开展跨学科学习成为所有学校关注的重点之一。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在建构课程结构之初,便将讨论聚焦于整合课程,开创了跨学科的和融课程与融合的和融课程。
一是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融课程,基于学科间联系的学科综合课程,它是由多个学科融合而成的课程。学生的发展是以知识融合式发展为基础,以课程综合为条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和融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基础上的整全发展,为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条件。
此类课程活动,旨在使学生能够对学科知识有更深的认识,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整合和运用学科知识;实现学生由认知到行动的转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扩展学生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角度,促进各感官协同发展;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培养有想法、有能力、有兴趣,会协作、会思考、会包容的儿童。
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的和融课程作为跨学科融合的课程群,主要包括六大课程:桂语课程、双节课程、生命课程、漫游戏剧、魔幻3D、啦啦操课程。各课程分别以两个及以上的国家课程为基础,以某一大主题或文化背景为载体,结合学科间紧密联系的知识体系,展开课程活动。
二是综合课程鼓励学生创造性生长。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方式,以社会实践场域为现实载体,以项目化实施为目标,是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只有贯穿于社会生活中,才能更好深化发展。学校的四级课程和创课程,就是多学科学习之后的综合课程,是综合运用多学科解决实际问题课程,是将行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