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处北江、西江、东江交汇之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广州历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是“天子南库”。但鲜为人知的是,明清之后,广州还是中国沿海城市中海防系统最完整、炮台最多的城市。
清朝中期开始,广州炮台布局沿着珠江一路往前。珠江长洲岛段南北多处建成一系列炮台,扼守着狮子洋进入广州航道;同时,虎门一带构建“金锁铜关”,打造了中国近代海防史上第一要塞。
时光荏苒,昔日“金锁铜关”处向海南行约17公里,就是如今“货如轮转”的南沙港,作为世界最繁忙港口之一,南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流量入口”。据统计,2022年南沙集装箱吞吐量超1800万标箱。滔滔珠江水,不仅承载着粤人向海图强的脚步,也见证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横档月台遗址上还保留着清朝早期的前膛土炮。
早期炮台主要为保障广州对外贸易
日前,广州日报记者登上南沙区虎门水道中的上横档岛,跟随南沙区虎门炮台管理所(文物管理所)负责人栾成寻访虎门炮台。
“提起虎门炮台,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联想起鸦片战争和虎门销烟,其实虎门炮台不仅仅是广州的海防工事,还是粤海关管理海口和进出口商贸船、查禁走私船的重要关卡。”栾成告诉记者。
珠江水系,素有“八门入海”的说法,“八门”中的虎门、蕉门、洪奇门都在南沙。清初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中记载,“潮汐之所出入,东西二洋之所往来,以此为咽喉焉。出虎门咫尺,则万里天险,与诸番共之。”虎门炮台管理所原所长黄利平所作的《清代民国广州城防、江防与海防炮台研究》指出,在珠江航道,进广州的大型船舶只能由虎门珠江口而入,北向经狮子洋至长洲后转头向西,沿珠江到广州城下。
作为广州联通外洋的南大门,虎门成为守护广州至关重要的关卡。鉴于此,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明政府为防倭寇骚扰,开始在这里设防建塞。清初,广东实行迁海。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前后,清政府再次实行开海贸易,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负责外贸事务。同时,为了管控虎门海口,清政府在虎门建设海防,建塞筑城,修筑虎门炮台群最早的南山、横档和三门炮台。这一时期的炮台主要是为了防御,以保证广州的对外贸易,当时仍不具有军事功能。据《清史稿》记载,“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
上横档岛的横档月台遗址
从过海码头出发,乘船大约20分钟就能抵达上横档岛。如今,这里的一草一木葱葱郁郁,斑驳炮台正对江口。走进炮池巷道,仿佛步入时空隧道。
在上横档岛的横档月台遗址上,至今仍保留着清朝早期的前膛土炮。“前膛炮指的是从大炮前面放置炮弹,在后面点燃后利用推动力将炮弹推出去。”栾成解释,当时的土炮用的是实心铅球,并不会爆炸。“铅球砸到对方的船上,只能将船砸坏,让船停下来无法继续前行,并不会伤害到人。早期的炮台主要是为了贸易安全,而不是为了打仗。”
虎门是当时外国商船进出广州的重要中转
在上横档岛,仍有光绪十年(1884年)时后膛炮池八处及兵房、官厅、库房、坑道等鸦片战争时期留存下来的炮台遗址。记者刚登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就映入眼帘。栾成介绍,根据1985年国家文物局划定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门炮台旧址”的保护范围,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群有10座炮台,其中6座(南北台,蕉门炮台,大虎炮台,上、下横档炮台,蒲州台,大角炮台)都在南沙区。
从上横档岛码头上岛,踩着满是苔痕的台阶,穿过树荫就来到岛“中心”——这是被山坳包围着的平地,分布着火药房、练兵场等遗存,最显眼的莫过于西洋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官厅”。门前即为阅兵台,台下是阅兵场,左右为清代风格的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