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作文基本训练,同时又按作文过程——审题、构思、列提纲、写初稿、修改、打开思路、收集积累作文材料、语言和文风等的训练项目来组成初中作文的训练线索,故可称“文体、过程平行双轨”训练模式。这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作文过程训练体系。
(2)“三线并行”写作训练模式
这是扬州师范学院上世纪 80 年代编写的《中学作文教学设计》所创设的一种写作训练体系。所谓“三线并行”是指写作内容—— 写作手法——写作过程三线索的并列安排。这个模式在把训练方向转向写作过程的同时,还将思维能力的训练纳入了作文训练的视野。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是对“熏陶模式”、“模仿模式”的超越,它形成了以“过程为中心”的训练模式,为新课程改革提出重视过程开了先声。
(3)情境作文训练模式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作文训练,其核心思想是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四步:创设情境,观察情境,审美体验,开拓思路。情境作文训练的特色:
一是创设情境,适应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二是重视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李吉林老师强调作文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应处理的三个关系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情感的关系,语言与训练的关系。而作文教学过程则要处理好:导与作的关系,美与实的关系,情与理的关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技巧、认识水平都得到了锤炼和提升。
4.重视“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
针对学生大都怕作文、恨作文的心理,许多优秀教师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文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于是诞生了一批以增强作文兴趣、作文乐趣为宗旨的作文教学模式。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产生较大影响的体系。
(1)“兴趣作文”教学法
这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央教科所中学语文教研室申报的一个题目为“农村兴趣作文教学训练体系研究与实验”的课题。这个训练体系的目的就是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改变目前农村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这一课题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
(2)“广义发表”作文教学法
这是将学生的作文用多种形式发表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发表方式多种多样,有全班宣读、学校广播站广播、利用手抄报或校园报刊发表乃至公开出版,等等。
(3)“活动作文”教学法
“活动作文”训练模式又称“现场演示”作文教学法或“题型作文”教学法。它是由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的一种作文训练模式。演示作文教学法是一种以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在作文课上设计可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的游戏演示活动为作文内容,通过游戏演示活动,激发学生情绪,诱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并大规模提高思维创造力及写作水平的作文教学法。
5.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流派
2002 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正式启动。这一课题依据新课标精神,针 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缺乏个性、概念化、成人化、抄袭成风的种种弊端,组织研究人员,确定实验学校,很快在全国试点。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倡要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课题研究的着力点:
(1)需要
作文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书面表达。这种表达的起因,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没有书面表达的需要,就不可能有书面的表达。 过去作文教学中没有表达的需要,只是为作文而作文的现象必须改变。
(2)自主
让学生自主,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不要因希望提高学生的某一篇作文水平而“拔苗助长”,或者“越俎代庖”。二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表达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有需要,有兴趣,才能更好地自主。
(3)真实 。真实,说真话,写真 话,真心真意,真情实感,这是端正文风的第一重要的因素。真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世界实际存在的真实,另一种是想象中的、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真实。想象中的“真实”,常与创新联系在一起, 是十分可贵的,千万不要因为片面理解“真实”而把想象中的“真实”给否定了。
(4)创新。创新,有新意,这是个性化的核心。
尽管近 30 年来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但是,客观分析还有许多遗憾,许多名家指出:
(1)训练体系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
例如,重视模仿的写作训练体系,这种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模仿”,而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作文活动起始于作者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或感受,作文的逻辑起点应是源于作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用“模仿”的方法训练结构材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有时可以取得一些效果,但这只能有限地解决一些表达的问题,却难以解决认识过程这一重要环节。
(2)训练体系存在明显的理论失误或盲区
例如,“三级训练”体系把观察、分析和表达这些在写作中本来该融为一体的东西,硬性地进行历时性划分值得商榷。其次,这种训练体系的起点是“观察”,并且强调对材料的“分析”,而事实上在写作活动中,仅靠冷静、客观的观察是不够的。在作文过程中,观察应是与人的感觉、知觉等情意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在观察 时对所获得的素材总是经过情意选择的,主观情意不同,观察得到的素材就不同,素材中所蕴含的内容也不同。因此,将作文训练的起点设置于“观察”不如设置于“感知”更为准确。
(3)有的训练体系有轻视写作理论的倾向已有学者指出:“活动作文”模式主张“训练大于理论”、“训练先于理论”,因此是一种非理性的写作教学思想和训练体系,它 不能使写作教学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还有一些作文教学改革实验,往往只着眼于对作文在表达层面上的描述,只重于对表达技法的传授,而不注意对作文本身内部规律的研究,不完全符合写作过程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不认真研究写作的基本原理,并在写作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探索和研究作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的结果。
回顾语文教师们在探索作文教学方法上走过的路,更激发起我们不断探索的勇气和信心,我们要踏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做件新的实践研究,因为,它离成功、离终极目标还有着长长的路程。
二、国外写作教学模式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每一个国家的教育家、教师对写作的看法也不同。由于“写作观”不一样,所以形成的写作教学方式也不一样。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进行“作文教学”,因此都得把“写作理论” 实践化——变成可操作的“模式”,以便语文教师的掌握和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下面评述不同国家几种不同的模式,以作参考。
1“. 作品范例——作文示范——写作知识——预备活动——正式作文”教学模式
这是美国流行的写作教学模式,它的创立者是威廉·W·韦斯特。他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按照由简到繁、从易入难的序列进行各种文体训练;根据分解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依次进行“作品范例分析”、“学生作文示例”、“写作知识讲授”、“预备活动(各种练习)”、“正式作文”等内容的教学和训练。这种写作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它“除了在写作要求上有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序列以外,写作技巧的知识、修辞与逻辑的知识都有适当的分工,编排在不同的章节内。这些内容的排列,打破了过去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力求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重新组合成便于实践的训练步骤。”
2.“启发性导言——范文分析——写法指导”教学模式
这是日本流行的写作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在每次的作文教学中,一般都包括“启发性导言”、“范文”和“范文分析”、“写作方法指导”等几个部分。作文的体裁主要是:生活文(写人记事)、意见文(就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文(读书感想和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感触)、报告文(与理工科学习有关的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
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日本重视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有写作的动机,想写;第二,要有写作的生活素材,有东西可写;第三,有表达能力,能够写出来。并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视为写作教学的基础,这是十分有道理的,值得我们学习。另外,日本语文界认为写作学习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作文与阅读联结;作文与生活联结。这也是非常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
3.“基本写作能力——特殊写作能力”教学模式
这是前苏联中小学流行的写作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写作能力”训练,训练分写作一般能力(审题的能力;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系统整理材料的能力;语言表 达的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和特殊能力(选择文章体裁的写作能力)。一部分是“文体写作”训练,即特殊写作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记叙文(记叙能力)、描写文(描写能力)、议论文(议论能力)写作训练。
这种模式把写作一般能力与写作特殊能力(文体写作能力)结合在起来,先“一般”后“特殊”,阶段分明,重点突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遵循了“循序渐进”原则,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逐步提高。
4.“写虚——写实”教学模式
这是英国流行的写作教学模式。英国人认为,学生绝不会写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而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用自己的“想像”去解读外部世界,所以学生最想写的东西应该是“虚构故事”,因此写作训练要从“写虚”开始。其基本线路是:故事文——生活文——记叙、描写文——论说文。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写虚构的故事入门,唤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以兴奋和喜悦的心情,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去完成自己的作文。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写作教学模式。
5.“词汇——句子和合成用语——作文”教学模式
这是法国流行的写作教学模式。法语教育与许多国家的语文教育有所不同。法国特别强调语言学习。这里所讲的“语言学习”主要是指法语的词汇学习和句子、合成用语的教学。因此,法国的作文教学过程是从阅读背诵开始的,接着学习词汇和语法,然后练习表达(说话和作文)。最常见的写作学习步骤是:①词汇学习(常用词汇;重叠法;反复法;专用词语及其确切的使用;对偶句;借喻——隐喻 ——比喻;抽象用语)。②句子和合成用语学习(句子种类;句子构成;合成词语的多样化;复句和同格句;句子的多样化)。③作文学习(主题;内容的探究;文章的构成)。写作学习也分阶段,小学、初中、高中侧重不同。小学——由一句话到数句话的作文;初中— —由几段话组成作文;高中——真正的作文。
法国这种写作教学模式是以培养法语表达能力为出发点,以词汇和语法学习为中心,口头作文与书面表达并重的模式。这种模式从对文章的直观理解入手,通过对词句的分析学习,掌握素材方面的知识, 最后把这种知识汇总起来,集中反映到作文中去。它保持理解(听、读)与表达(说、写)的一贯性,使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与作文学习相结合起来,保证了写作的规范性和基础性,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
上面我们先来回顾 30 年来的作文教学改革走过的路,也借鉴一下欧美、日本、俄国的作文交中有价值的因素。
下面我们来谈谈作文常规指导方法
三、 作文常规指导方法
作文常规指导方法一般必须有五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五个环节为:明确目标,激发情趣→范文引路,点拨章法→交流构思,当堂训练→多元批改,重视讲评→自我修改,总结提高”。一个完整的、认真的、科学严谨的课堂作文教学过程必须有这五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一)明确目标,激发兴趣
教学目标是作文教学的指南,也是学生作文训练的指南,它不仅规定了教与学的方向,而且确定了本篇习作训练在整体作文训练系统中的位置。因此,作文必须篇篇有目标。教师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适时、适度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方可主动地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次作文的目标是单一的,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得高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增强作文信心。这一环节教学时间不长,仅几分钟而已,但关系重大。要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非从此处下手不可,此环节要突出一个“明”字,即目标明确、讲解明白、学生明了。
(二)范文引导,点拨章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通过例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导”字上下功夫,将作文目标具体化、知识化,重在“授人以渔”,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但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此环节应突出一个“精”字。
1.“例文”要精心选择典型的例文,是落实教学目标的第一操作程序,它直接影响着本环节和本节课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
2.“导学”要高质量。导学要突出重点、教师要精导,学生要精学。导学法应多样化,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满堂灌”为“满堂学”。可以采用“自学法”、讨论法”、“讲解法”、“评析法”等,以多种导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规律,运用规律去学习,真正领会作文章法。
(三)交流构思,当堂训练
在导学之后,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就作文的材料、构思、章法发表看法,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活跃思维,开拓视野。这种交流是否面广、是否充分、是否达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直接影响到这次作文的效益。交流之后,当让学生当堂动笔,进行习作训练。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习作,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于是让学生回家作文。使本应严谨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突然出现了断层。无疑,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肯定是有害而无益。
其实,学堂训练抓住了学生习作的最佳时机。在课堂上动笔习作,一般是紧随导学环节之后。从作文心理来说,学生刚刚经过有效的指导,情绪正处于亢奋状态,思维极为活跃,头脑中万象纷呈,文思泉涌。此时,他们具备了最佳的习作心境。当堂练笔正是抓住了这一最佳时机,趁热打铁,其效果起码应当是正常发挥,肯定还会有超常效应。
当堂训练,为学生提供了最优的写作环境。当堂动笔训练,为学生创设了最优的写作环境,它有助于形成全神贯注的写作气氛。当全班同学都沉浸在习作之中,便产生了该集体的特有气氛,这种气氛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影响到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思维与行为。
当堂训练,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个别困难,及时帮助;普遍问题,下一步重点解决;取得成绩,突出表扬,使学生的习作情绪保持活跃状态。
当堂训练,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当堂动笔训练,有时间限制,讲究一定的习作速度、长此以往,促使学生养成一气呵成的良好的习作习惯。
当然,由于课堂练笔的时间的确太有限,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形式、方法等,使其达到运用知识、领悟方法的效果。
(四)多元批改,重点讲评
作文之后,自然是批改。怎么批改?叶圣陶不主张全由老师批改。叶圣老曾提出:无须精批细改,提倡重点讲评,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自改能力。他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尤其是对所谓的“精批细改”,叶老几乎是予以全盘否定:不赞成这种“徒劳无功”的劳作,他认为:应该“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经常有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鉴于此,我们主张作文批改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作文批改主要让学生自主互批。叶圣老曾指出:老师批不如学生批,学生批不如集体批。当然要学生批、集体批要经过示范、训练,有一个指导的过程。
第二,批改要及时。在完成作文后,尽可能地及早安排批改,时间长了,印象也淡漠了,效果不会好。
第三,批改要有重点,不求面面俱到。正像钱梦龙老师所说:达到预定的要求就可以得满分。每次讲评应当突出重点,不可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必然是面面不到。这个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作文讲评首先是对作前指导时提出的要求的检验。因此,在作文批改时,必须关注当初提出的要求是否达到了?达标率有多少?哪些同学没有达标?还存在哪些问题?老师在作文批改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掌握典型材料二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例如在作文训练中发现多数学生选材不严,材料缺乏一定的意义,那么在讲评时则把这一问题列为重点,必要时可针对这一问题调整作文训练计划。老师虽然不精批细改,但必须浏览全班作文,对全班作文的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哪些学生作文写得好?哪些学生这次作文有进步? 哪些作文有亮点?存在哪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批改中哪些学生批得准?哪些有冤假错案?教师要做到一清二楚,切不可一笔糊涂帐。否则,互相批改的结果必然挫伤学生作文积极性。
(五)自我修改,总结提高
古人云“文章三分写七分改”,要让学生在批好后再修改,这样才能达到批改的预想效果。批改讲评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尽可能的写一段作后笔记。这是学生进一步消化作文要求,体现“讲评”成果,提高习作水平的不可缺少的最后一个环节。自我修改,贵在“自我”,强调态度认真,重在习惯培养。学生从修改作文的实践中得到的感悟,教师如果不诱发其总结整理,这些感悟就会成为过眼云烟,这对促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损失。
为了使学生实现对写作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每讲评一次作文,要求学生写作文“后记”,把作文的得失总结出来。这样写,成功了,为什么?那样写,失败了,原因何在?应该怎样写?通过写作文“后记”,学生会不断从中悟出一些有关写作文方面的道理,从而又用以指导以后的写作实践。这种方法,代替了教师的理论说教,因此收效较大。
上述“五环节”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以明确目标、激发兴趣为起点,以范文引导、点拨章法为基础,以交流构思、当堂训练为重点,以多元批改,重点讲评作保障,以自我修改,总结提高为助力,切实、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四、 作前指导的要旨
作前指导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建设作文课程的过程。尤其在没有现成作文教材的情况下,更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和特长,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依凭学校、社会的环境因素,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思路,明确写作要求,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做好作前指导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认真写好作文指导教案
做好作前指导,备课是一个关键。现在有些教师的作文备课比较粗梳,缺乏细节的甚至关键过程的考虑。每个语文老师要在作文教案的备课上下功夫,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准备一点东西。作文教案一般需要有以下内容和环节:
教学目标:教学需要达到的要求。作文要求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常规要求,即贯穿于各个年级各次作文的要求,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结构条理,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准确运用标点符号等。一层是特定要求,即这次作文与别次作文不同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指这次教学要达到的特定要求。
教学过程:要尽可能仔细地考虑各个教学环节,从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讲授、范文的讲读、训练的安排等要有较充分的准备。要讲清写作方法的关键点,提醒可能犯的毛病;要有较为充分 的资料,范文可多印发几篇,以利于开拓思维,借鉴学习。
第二,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方法
备好教案仅仅是上好作文指导课的基础。作文指导课上,要力求落实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真正把握写作方法,尽可能地安排预备性训练,从感性上理解方法并初步转化为写作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作文训练的成功。
作文的指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情况,充分运用教学智慧,既要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榜样作用,同时不要忘记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帮助和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五、 作后讲评的要旨
作文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作文讲评串起了本次作文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作文讲评既是对本次训练的评价,更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讲评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多用激励式评语
教师要善于“戴着放大镜”,竭力在他们作文的字行间睁大眼睛寻找优点,让学生品尝 到成功的喜悦,如果学生作文整体质量不佳,就运用“沙中淘金”式的方法,从学生的能力角度出发,尽量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利用眉批和总批进行赏识,这是最有效的方法,遇到作文的妙词、佳句、精段,除了用赏识的符号外,尽量多批赞美语。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第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
作文完成后,学生很有发表评论的欲望。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讲评。要教给学生作文讲评的方法,既找优点,也找不足。对于成功者,要让他们读自己的作品,谈写作的体会,找更上一层楼的方向;对暂时不成功的学生,也要以鼓励为主,肯定他们的努力,作文讲评不只是指出,不只是纠正,更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一种对话。要从肯定学生作文出发,多发现作文中的亮点。要打破教师一人批改的讲话局面,把教师批改与学生互评、自评结合起来。要善于培养学生自评的习惯。只要真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作文讲评课常常会出现热烈动人的场景。
第三,要运用多种讲评方式
讲评形式要做到常变换。以下几种做法值得学习:
1.对比性讲评。选择优劣习作各篇, 引导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在阅读分析对比中获取写作知识。
2.欣赏性讲评。选择或学生自荐优秀习作,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评论,从中领悟一些语言表达方法。
3.挖掘性讲评。选择中下游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以调动他们作文的积极性。
4.挑剔性讲评。选择优秀习作,让学生找“岔”、挑“刺”,以鞭策先进、鼓励后进。
5.小老师讲评。让他们主持讲评,促使同学们互相欣赏、互相鼓励。还可以运用其他形式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潘新和教授指出,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他至少应当分出一半力量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特级教师管建刚说:“写作是一种公众的言说,没有读者的写作是没有生命的写作,要把学生的文字看作是有分量、有价值的话,要让学生的文字具有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权利感、尊重感和成就感。”以上观点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我们可以在教室内开辟作文专栏,组织优秀作品展评,举行优秀作品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尝试成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上面我们阐述了作文应遵循的“五步作文指导方法。只要我们教师精心备课,悉心研究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定能有美丽的回报。那将是一种美的境界与享受!真如一位老师所说:语文教学不仅靠嘴和粉笔,它更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浇灌、去融合,奇迹往往就出现。